百年清华

庄文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指引我终生受益

2016-10-27 | 庄文中(1962水利) |

编者按:近日接到水二校友邮件,告知水二同学庄文中因突发意外经抢救无效于10月5日凌晨在西安去世,享年80岁。庄学长生前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美科技合作联络办公室主任(中方)、陕西省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副会长。

现将水二同学转来的庄学长在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时写的文章发表在这里,表达我们对他的怀念。

庄文中学长

(一)从安徽的淮北农村考入清华

五十五年前的1956年,我从安徽的淮北农村考入清华。说来可笑的是,从不曾见过火车、电灯的乡下娃一下跃升到首都北京清华,闹过不少笑话。比如,入学时乘船到达蚌埠后,等了两天,不懂得如何购票乘车,恰好遇到县城的程同学“见多识广”,带我去百货公司买了张慢车预售票,在徐州、济南、天津几经转车,终于到达前门火车站,受到接待站师生们的热情接待。当得知我离开家乡走了四五天时,直道太辛苦啦!(其实,在京沪线蚌埠大站,乘21/22次快车,要快捷舒适得多)。入学报到后,分配住到新斋,在高年级同学引导下吃完晚饭,天渐渐黑下来,我久久静坐在床头,后来一位唐山籍的徐同学进来,啪的一声打开墙壁上的电灯开关,室内顿时灯光耀眼闪亮,看到我呆坐在床头,他顺便问一声怎么不开灯?我好像支吾一句,没好意思说没用过电灯,不知怎么开……我第一次学会了开关电灯。

入学后第一件事,是接受专业教育,选报专业。因为高考前只看到建筑工程类才有六年制学科(其他系与专业基本都是五年制),又受“向科学进军”号召的激励,心想六年会在母校学到更多知识,于是报考志愿就填写了建筑工程类。入学后受长江委员会林一山和黄河委员会王化云二位“龙王”气吞山河的专业教育动员,我毅然填报了水利工程系,水工与河川建筑专业。

在清华的五年半期间,既获得了知识,又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值得永远感恩的是,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抚养着我和两个年幼的妹妹,家境清贫,从中学到大学全部靠甲等助学金和各种特别补助完成学业的。从1958年起兼任半脱产辅导员,延至1963年春修完全部课程,离开母校。

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校风使我终生受益。母校科学、求实、创新的治学教育体系和导师们严谨、勤奋的作风激励着我奋斗终生。离开母校至今的50年间, 一直在祖国大西北从事水电工程建设的设计与科研工作。由于“文革”期间设计院下放与解散,从1967至1981年拖家带口转战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刘家峡至中下游的青铜峡以及汉江上游的水电建设施工现场,从事现场设计。“文革”后拨乱反正,西北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在西安恢复建院后,于1982年回到西安。根据工作需要先后从事过工程结构设计、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水坝安全监控系统研发、技术情报管理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二)拨乱反正,1984-1985年赴美科技交流合作

上世纪80年代初,中美两国关系恢复并迅速升温。拨乱反正,国家制定了发展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邓小平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与美方蒙代尔副总统签署了《中美水力发电合作议定书》。议定书附件规定双方互派专家学者执行交流合作计划。我有幸通过设计院推荐—报考—专业与英语一次次的考试、选拔与培训,后经水利和电力二部审查批准,于1984-1985年赴美实施中美水资源和水力发电互派专家学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

作者在美国TVA水资源实验研究室

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在著名的美国联邦政府田纳西域管理局TVA (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和垦务局 (Bureau ofReclamation)进行科技交流与合作。美方非常重视,称中断了40余年的水利水电交流合作关系得以恢复,Daryl Armentrout总裁助理直接为我指导, 进行有关协调与联络,并委派MikeHuston先生和John-ning Sun博士协助解决工作学习及生活中的需求与不便。每到周末还特意安排有专门活动,或到他们家中做客,或参观、钓鱼、野餐、游览等,使我不仅在水力发电和水资源技术领域得以深入考察与学习,也对美国的社会、家庭、文化和生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结识了一批美国朋友,至今仍保持着经常联络。

回国后应邀作为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水利电力部的顾问专家参加了国家计委基本建设结构工程的优化技术GTSTRUDL国际合作引进项目, 协助水利部洽谈成功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 (Canadian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 500余万加元赠款的中加水坝安全合作等项目。

(三)老骥伏枥,为能继续为祖国的水事业奉献微薄之力而欣慰

学习2011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使我深深认识到水的确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完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配置与生态保护,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兴水利、除水害,是一项治国安邦的长远国策。新形势下水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应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生态环境改善的战略举措。

2009年5月初,我受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孙主席的委托,为加强中美水资源、环境、能源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在美国水资源科学家和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支持与合作下,筹备了“2010中美水资源学术论坛”。

中美水资源学术论坛于2010年7月15—20日在中国西安召开。论坛主题为当代水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与水安全,都市水资源开发管理与排水新概念,水坝安全管理和潜在事故分析与对策,水利与农业工程等领域。

论坛的成功召开,先后签署了两份中美科技合作协议书,两份中美科技合作意向书,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倡议下设立了“中美科技合作联络办公室”(中国西安和美国华盛顿),一致推举我为联络办公室中方首席代表。中美各方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文生态与水安全、水权法(Water Right)、都市与城镇供水与雨洪开发利用等领域的持续交流合作达成高度共识。

“2010中美水资源学术论坛”合影,前排左1为作者

蒋南翔校长提出的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激励着我每天学习并坚持打太极拳(剑)一小时,不断学习与跟踪日新月异的电脑网络技术,还乐此不疲地利用学习到的电脑技术为百位海内外1961/1962届水利系和西安清华校友会的校友们编辑和转发《PPT/PPS每周一题》视频节目。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中西文化交融。包括: 人生哲理、健康与保健、文学艺术(名曲、名画、名著、摄影)欣赏、节日祝福、世界各地、童真童趣、知识与典故、经典逸事、开心一笑、讽刺与幽默等领域。

回顾往昔,我为当初选择水利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而不悔,为能继续作为今日水资源战线的一位老兵而自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