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曹景行:清华园住了三千天

2017-07-17 | 曹景行 | 来源 文汇报2017-07-15 |

一个老新闻人能够退下来到大学教书,才算是完整的专业生涯。刘惠群 摄影

最能感受到清华园之美的那一刻,是2008年5月末的那个早晨。结束汶川地震现场报道,我上一晚刚回到北京。早上骑车去“六教”(第六教学楼)上课,经过挂着“清华园”三个大字的“工字厅”(校长办公室)附近,突然停下来就想坐一会。四周是翠柳和各色花丛,美得不像是真实世界,尤其和脑子中仍然十分强烈的灾区印象对比着。

清华很大,从我住的“西南小区”宿舍楼去新闻传播学院小红楼或者去几处教学楼,都有好几条路可以选择。无论春夏秋冬,我最喜欢的就是绕行“工字厅”前的这一片花园,而且每次都会放慢骑车速度,多享受一下四季美景和空气中的负离子。明清在北京留下的皇家园林,今天平民百姓任何时刻都可以随意走一下的,大概就这一两处了。

能在清华园里面住上三千天,应该是我的福分。去年底重回清华参加一个全国新闻教学研讨会,我表示一个老新闻人能够退下来到大学教书,才算是完整的专业生涯。我自己年近六十时就有三个愿望,一是能到北京住上几年,感受国家政治中心的氛围;二是能到大学住上几年,边教书边整理提升;三是最好能到清华大学住上几年,那是我哥哥景仲读过书的地方;他比我年长两岁,1968年工作后不到两年因公殉职;我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清华有着特殊的记忆和怀念。

2005年7月,我来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三个愿望就这样同时实现了。开始的打算是三年,没想到延续到三个三年,成了老清华。学校提供的最好待遇,就是在老宿舍区有一套不大不小的住房,配备家具电器,三十年的旧楼冬暖夏凉。已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的妻子,和我就在清华的这个家中生活了三千天,同我们早年皖南上山下乡时间差不多长久。

一进校园马上就有松弛下来的感觉。学生已经放暑假,白天除了外来游客,只有刚入学的新生穿着迷彩服在大操场上列队军训。这场面还第一次看到,一张张红润的面孔让我感到自己真正老了。休息时间,他们拿起整齐排列在操场边的水杯,五颜六色一片。回想一下自己读大学时上课用什么样的杯子,最后记起根本就没有杯子。旁边传来一位女孩的稚嫩声音:“曹爷爷,我爸爸一直看您的节目……”

从那一天开始,我就成为清华学生口中的“曹爷爷”,新闻学院还有“范爷爷”、“刘爷爷”、“王奶奶”。学院的小红楼在清华园的正中央,左邻为灰色的百年“清华学堂”,正面朝着校内最著名地标大礼堂和大草地,再往左就是毁后重建的“二校门”牌楼,上面有着清朝垮台前夕军机大臣那桐题的“清华园”三字。大草地一直让我惊奇,四周没有围栏绳索却极少有人上去走踏穿行。外来游客也如此,即使每天都可见到的拍婚纱照新人,最多也只是踩在边角上摆摆姿势,是尊重传统还是敬畏这一大片绿色?

清华出名人,新闻学院右侧就是水利系老楼。我们所在的小红楼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底层楼梯前有文字介绍朱镕基总理七十年前就在这里读书,那时为电机系。我的办公室在三楼朝西方向,外面红墙上缀满了爬山虎,新嫩的枝条甚至伸进关不严密的旧窗。夏天早上看出去一片浓绿,傍晚则是满屋金光渐渐转成赤红,与对面西下的夕阳融为一片。冬天为了挡风只能用塑料布把窗子覆盖严密,免得先前久住曼谷的米勒老师(美国人)一直寒冷。小红楼属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文物,学院还不能随便自己修理。

骑车穿行校园,常觉得自己就在历史中漫游。清华人也许见惯世面,2005年李敖到北大访问时被围得重重叠叠,几天后到清华就自在许多,好多学生看了他一眼就去干自己的事情。对历史名人好像也如此,要不是别的老师指点,我就不知道每天都要经过的那片灰不拉叽旧砖房,正是林徽因、梁思成、杨绛、钱锺书的“新林院7号”故居,也就是他们做学问以及为猫闹架的地方。

后来旅游卫视要我拍一集片子介绍北京我最喜欢的地方,我立马就说拍清华,私心也想趁机增多了解它的过去。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带的熙春园和近春园,就是咸丰皇帝当皇子时的府邸,也是清王朝巨典《古今图书集成》修书之地。又如“工字厅”西侧校宣传部所在的“古月堂”,早年为女生宿舍,学生戏称作“胡堂”。男生不准入内,要追女孩只能隔墙飞书或者门口约会,钱锺书与杨绛一见钟情也是在“胡堂”门口。

有朋友来清华,除了会去“荷塘月色”,也一定带他们去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那是王国维自沉后两年竖立,由梁思成设计碑式,陈寅恪撰写铭文,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句应可流芳永远。纪念碑位于“一教”外的小坡上,离“二校门”不远,与“工字厅”也只隔着一座小石桥,只是附近没有特别的标识,附近还常常停放许多学生的自行车,不那么好寻找。

我经常经过杨绛他们住过的“新林院”,也应该不止一次经过老太太讲的“鬼打墙”地方。那是搭着一块石板的小沟,当年日本鬼子杀了好多战士百姓。有天晚上她“独自一人,怎么也不敢过那条石板。三次鼓足勇气想冲过去,却像遇到‘鬼打墙’似的,感到前面大片黑气,阻我前行,只好退回家。”我很想知道“鬼打墙”到底怎么回事,所以每次深夜人稀灯昏一个人骑车回家,总有着这样的期待,可惜一次都没遇上。

开头几年清华家中上网不便,常在晚上去办公室。一天熄灯回家,只见整个校园都被大雾压得严严实实,只有近处的大礼堂和“二校门”还剩下朦胧的影子,真是难得一见的美景。一路慢骑慢行,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大片黑气”。只是扛着自行车气喘吁吁爬上三楼,却发现家门变了,原来自己错进了前面那栋楼。想起早先看过的苏联电影《命运的捉弄》,那个年月造的“火柴盒”居民楼都是一模一样,那晚也算是一种“鬼打墙”吧,还好没有开门进去。

在清华住了这么久,新事旧闻纠缠一起真是写不完。最深刻的印象是校园里四季分明而强烈的色彩,还有好多好多的大树。我家四周就如此,白天阳光晚上月光都会把枝叶的影子投入窗内,随风摆动。北京本来多树,几十年前从西直门外到清华的白颐路两边都是大树,现在大概就数清华保留最多,夏日尤为浓绿。

我办公室窗外正对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秋风起时树叶几乎一夜间就会变成金黄,太阳照射下强烈得刺眼。“二校门”外的那排银杏树,更是每年秋天清华的一道风景,落叶把半条道路都铺成金色,叫人舍不得踩踏。我住的“西南小区”没有银杏,但梧桐树秋天落叶同样壮观。有一晚风大雨大,早上出门只见地下厚厚一层落叶被晨光照得一片金黄,抬头看树上的叶子也是一片金黄,上下包裹着四周楼房的红墙,宛如一幅巨大的立体油画。

又过了些日子北京开始下雪,整个清华园就会被白色覆盖。我遇到时间最晚的一场大雪,也带来了最美的雪景,记得是三月十八日,我刚完成“两会”采访回到学校。早上一睁眼发觉外面特别明亮,窗台上已积起几寸厚的白雪。我提前半小时去上课,为的就是一路看雪景、拍雪景。天空已经放晴,蓝天白云下的积雪特别耀眼,色彩对比也特别强烈。等我上完课出来,早春的阳光已把雪融化得差不多了。那是我在清华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


相关新闻

  • 102008.07
  • 262016.03

    清华园重聚

    清华园重聚(环21)

  • 072016.06

    回归清华园

    1946年10月10日,静寂荒凉的清华园,一下子热闹起来。自从1937年秋离开秀美的清华园,师生们再度聚首于此,举办复校开学典礼。

  • 292016.03

    我与清华园

    我始终觉得清华园最经典的还是老校区,清华学堂、大礼堂和草坪前的日晷还有一教等,构成了永恒的学园。我特别爱到清华学堂上自习,尽管灯光有些暗,但人均面积很....

  • 292011.04

    《熙春园.清华园考(增订本)》即将出版发行

    本书是一部熙春园·清华园三百年的园林沿革史。

  • 042023.09

    在清华园遇见傅先生

    四月,清华园最美丽的时节,山朗水涨,花木葱茏,灵秀之气,堪比江南。2023年4月15日,“纪念傅璇琮先生诞辰90周年暨《傅璇琮文集》发布会”在人文楼举行。高朋满座,胜友云集,这是“有史以来清华园内古典文学学者最多的一天”(孙明君教授语)。躬逢盛会,聆听各路专家宏论,那全场满是爱意的缅怀之情,加深了我对先生道德文章的认识和理解,让我再次忆及与先生交往的那些日子,也强烈地感到,是该写一...

  • 092011.03
  • 222021.07

    彭珮云的清华园岁月

    解放战争时期,彭珮云曾任清华大学中共地下党“南系”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北平解放后的1949年3月,不到20岁的彭珮云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党总支书记。

  • 072017.09

    方志刚:梦回清华园

    五载清华园,频频入梦甜。 梦里岂觉苦?往事动心弦。 漫步银杏道,倘佯荷塘边。 欢笑盈斗室,攻读伴群贤。 自从挥涕别,明珠播周天。

  • 182017.04

    秦晓鹏:清华园颂

    荷红柳绿水涟涟/林木隽秀碧空蓝/莺歌燕舞丛中戏/书声朗朗随风传/西区馆堂亭阁美/现代楼宇向东延/人间仙境犹如是/钟灵毓秀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