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追寻变化世界中的定量|校友代表王骥在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3-06-29 | 王骥 | 来源 公号“清华生命学院”2023-06-27 |

生物系2003级本科、2007级博士校友王骥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上发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祝贺大家,从清华毕业将是伴随大家一生的荣耀。非常感谢学院的邀请!今年是我们3字班入学20周年,也是清华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作为一个担任过辅导员的3字班清华生物人,能够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回来,也是我的荣耀。

博士毕业以后,我在哈佛大学学习工作了6年,随后回国到广州的中山大学工作。工字厅东南端有一块王国维先生的纪念碑,碑文撰写者为清华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碑文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为大家所熟知。大家可能不太知道,陈先生晚年在中山大学任教,中大校园里还保留着陈先生的故居。他在清华任教时,学生朱延丰撰写了一篇名为《突厥通考》的论文,希望发表。陈先生曰:此文资料疑尚未备,论断或犹可商,请俟十年增改之后,出以与世相见陈先生的治学态度可见一斑。我回国刚5年,按陈先生的要求,还需5年以后才有资格向大家汇报我们的研究工作。这里,我主要与大家分享一些在清华学习期间和离开清华以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供大家参考。

第一,勇于担当,服务他人。

清华毕业生的身份对大家而言,是荣誉,也将承载更多的期待和责任。大家不仅要承担起专业领域的工作,很多时候也需承担起业务工作以外的责任,大家是否应该去承担?今年是清华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读博期间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白天开展科研工作,9点以后到学生宿舍与大家交流谈心,再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是生物系辅导员代代相传的传统。在科研工作的间隙做好学生工作,学生工作的间隙琢磨科学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清华毕业生而言,我相信,大家都有能力双肩挑,问题只是在于是否愿意去担当。今年有幸读到了生物系成立95周年纪念文集,发现早在2012年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清华生物已经是全国第一。我从2003年到2012年在清华学习了9年,有幸经历了清华生物复系后,从平凡走向辉煌的冲刺阶段。读了众多老师的回忆,敬佩我们的老师们在科研和教学领域的睿智,更敬佩他们承担起了大量业务工作以外的责任,把清华生物打造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正如很多老师回忆的那样,良好的氛围是生物系成功的法宝。

我自己步入工作岗位后,也向老师们学习,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服务集体和他人。我们精准医学研究院5年间已经从只有我一个PI,发展到30多位PI,拥有近六万平米的研究空间,成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的团队也是获得了今年的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双肩挑是清华传统、清华精神的一部分。无论未来去哪里,都希望大家勇于担当,服务他人,优秀的工作一定出自优秀的环境,打造这样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第二,拥抱变化的世界。

毕业之后,我继续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但与多数校友不同的是,我一直在医院开展研究,先后在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中山一院是首批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北京唯一一家是协和医院。在医院从事科研工作,让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时代的变革。自2015年精准医学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多组学、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往往在医学研究领域得到更快、更广的应用,并加速改变着生命科学研究范式,使其从单点突破的战斗,变成联合攻关的战役。深入的临床基础协作,大范围的学科交叉将是未来的趋势。

我在清华从事疫苗研究时,很难想象十多年后疫苗研究领域将发生如此迅速变化,难以想象为了研究疫苗,我们今天需要深入研究化学材料、生物电子、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需要建立临床队列,从海量临床数据中挖掘免疫反应诱导的规律。这些我们之前难以想象的变化,或许正是攻克疫苗未解问题的机遇。无论大家将来是从事科研或是其它工作,世界都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变化着,拥抱这些变化,将拥有机遇。作为清华的毕业生,大家一定有这个能力。

第三,追寻变化世界中的定量。

今年校庆我也回到了清华,抽空去六教修改论文,回复审稿人对我们一项研究工作的疑问。批评非常尖锐,回复起来并不轻松。这只是我们承担的众多责任中平常的一个,也是我们在变化世界中所面对挑战中微小的一个。世界变化太快,需要承担的很多,我们如何做到不迷失,不退却?正在我非常焦虑时,上课铃声不经意间响起,竟然和20年前一样,非常感慨,又瞬间释然。原来有些东西一直不曾改变,有些东西一直在坚持。我从2006年起,追随陈应华老师开始从事疫苗研究,到现在已是第18个年头。其间有很多次离开这个领域甚至离开科研工作的机会,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我想,能让我们在众多责任和变化世界中保持积极和定力的,正是内心深处还留有一个空间,盛放着我们真正热爱和珍视的东西,能在我们焦虑不安时被唤醒,成为“以不变应万变”的利器。

今天之后大家会离开清华,或者在清华继续求学并终将离开。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知道大家离开清华以后,是否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回到开头的故事,十年以后,早已离开清华的朱延丰果真将修订好的论文寄与陈寅恪先生请他作序,彼时陈先生因为战火也已离开清华,辗转来到华南。陈先生欣然作序,其中写到:“寅恪平生治学,不甘逐队随人,而为牛后”。从清华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岭南的“不甘逐队随人,而为牛后”。清华之精神不分南北,无问西东,不随时间和环境而改变,此为变化世界中的定量。

最后,再次祝贺大家从清华毕业!从此清华校友将成为大家一生的印记。记得我博士毕业时,从校友总会领到了一把带清华校徽的伞,我们开玩笑称之为“保护伞”。随后从北京到海外到广州,总能得到清华校友们的无私帮助,我相信你们也一样。当然,伞绝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我们有着不变的精神和血脉。

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友简介

王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精准医学研究院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于清华大学获生物学学士(2007)和博士学位(2012),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接受博士后训练(2012-2016),随后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2016-2018),2018年全职回国工作。主要致力于通过免疫工程新技术研制新一代疫苗和免疫治疗方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支部书记,带领研究院科研团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2023)、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1)等荣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