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青清,苏蕴年华。5月9日,江苏省清华大学校友会庆祝母校建校110周年大会在江苏省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来自清华大学的领导、兄弟校友会的代表、省内优秀校友代表以及政产学研金各界的嘉宾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庆母校华诞。

大会礼堂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嘉兴市委副书记王涛,江苏省科协原主席、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江苏清华校友会会长欧阳平凯院士,江苏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党建办主任、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盛克勤,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院士,苏州大学化工创新实验室主任陈晓东院士,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书法协会原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言恭达,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全国人大代表、昆岳互联董事长刘怀平,南京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正局级)、清华经管EMBA江苏校友会会长步国旬,南瑞集团总经理胡江溢,华设设计集团总裁刘鹏,清华经管MBA江苏校友会会长朱晖,江苏海事职业学院院长万健,江苏省发改委原副主任郑斯征,南京市规划局原局长何惠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廉水,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鸣昊,金湖县委副书记、县长万旭东,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秘书长刘伟,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孟延春,清华校友总会联络部部长田星燕,清华校友总会理事郑健力等出席大会,江苏清华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鲍永安主持大会。

鲍永安主持大会
上午10时,庆祝大会在全场齐唱国歌中开始。大会以视频方式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江苏省科协原主席、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江苏清华校友会会长欧阳平凯院士致欢迎辞。欧阳会长表示,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母校并高度评价清华大学建校110年来为国家、民族、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让心系母校的江苏校友们深受鼓舞。同时介绍了江苏校友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搭建多种形式的服务平台,坚持“服务母校、服务校友、服务社会”的宗旨,认真做好“校友经济、校友联谊、校友慈善”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向关心和支持江苏校友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江苏校友会将以此次大会为新的工作起点,继续奋斗,为母校争光添彩。

欧阳平凯致欢迎辞
1947级校友、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谢希仁,代表江苏11位老学长宣读给母校的贺信。参会的老学长还有1949级校友、省卫生厅原副厅长(正厅级)、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刘昕曜,1955级校友、南京市建委原主任、南京校友会第二任会长、名誉会长苏则民。这些德高望重年逾古稀的老学长们追忆母校生活,感恩母校栽培,心系母校发展,期盼母校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把清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延续下去。

谢希仁宣读贺信
江苏优秀青年校友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时龙在讲话中提到,虽然毕业多年但清华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他的骨髓中,“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对他影响最深的清华精神。他时刻用学长们以祖国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故事,提醒自己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09年毅然选择回国投身科研,在南航从零起步,组建了一支一流的微波光子学术团队,并于2013年6月发展为“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潘教授感慨自己的科研道路初期非常艰难,他意识到国家想要成为科研强国首先必须成为仪器强国,下决心自主研制科研仪器,正是因为他的研究与国家的需求紧密联系,一路走来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各方的帮助和支持。“科学求真,严谨务实”的清华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科研工作,“很多重要的科研突破,就是从认真推导每一个简单的公式开始的”。潘教授同时提到,读书期间经常参加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推出的“文新论坛”等活动,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对于各种观点、各种知识,要保持“绿灯”思维的经验,工作十余年来,指导过的近百名研究生们在他的领导下,深受“包容会通,人文日新”思想的影响,在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同时积极正面的影响着周围的其他人。最后他特别感谢了清华“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校友文化,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2020年9月11日,潘时龙作为青年科学家代表参加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是参会科学家中最年轻的一位。

潘时龙发言
参会的还有兄弟校友会各位嘉宾,北京大学南京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桂爱平,南开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杨森,清华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查飞、浙江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富裕、上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威、江西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军梅、江西赣州校友会会长韩高峰等参加大会,陕西清华校友会发来贺信。韩威代表兄弟校友会发言,她亲切指出上海、江苏在文化上一脉相承,两地的校友会发展也紧密相连。韩威表示,“我们每个人既是普通的清华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其所能做好该做的事,努力活出最好的自己,又是不普通的清华人,传承着无数前辈们用生命故事凝结出的清华精神。作为校友工作的志愿者,从接触过的老学长们和新时代年轻的优秀学子们的身上都学习领悟到了很多,也更加感受到身为清华人的骄傲和自豪。”最后韩威期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校友志愿者们加入到校友会的工作中来,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同时邀请更多的兄弟校友会能够与江苏校友会建立联系,共同发展。

韩威发言
会议中程,江苏校友会向为校友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46位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并邀请获奖者代表上台领奖。其中,18位江苏校友工作荣誉奖获奖者分别是:卢穗明、刘树勋、何惠仪、邹继生、应建德、沙春元、张光仪、陈玉林、陈相近、赵阶松、赵继先、胡乃定、查长其、侯殿成、须文波、曹蔼秋、董继忠、魏德全。16位江苏校友杰出贡献奖获奖者分别是:王文鼎、王宗乾、冯建军、刘春娥、严陆根、吴新、陈协、陈建军、陈瑶、郑健力、胡勤源、祝化东、夏兰、曹克波、符晖明、董晓燕。12位江苏校友志愿服务奖获奖者分别是:王军利、王德平、任长安、孙亚云、孙鎏、苏红梅、李顺宗、茅世明、袁晨、高建华、崔相东、潘家恭。(按姓氏笔画排序)

颁奖仪式
颁奖结束后,江苏清华校友会秘书长兼法人代表沈童刚代表校友会为庆祝母校建校110周年献上了一幅“天下文枢”云锦挂图,清华校友总会联络部部长田星燕代表母校接受赠礼。

江苏校友会赠礼仪式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也为江苏校友会送来了一件意义非凡的礼物,一艘嘉兴南湖红船模型仿佛带大家回到了百年前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大会的日子。江苏省铁路集团监事会原主席、江苏校友会驻会副会长葛忠进代表江苏校友会接受赠礼并表达感谢。王涛感谢江苏校友会的盛情邀请,并指出长三角已成为清华布局科技创新平台最多的区域之一,也是校友工作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我们愿意和期待与更多的校友共同发展,互相成就。”王涛用红船贺礼祝愿江苏校友会今后能够乘风破浪,蓬勃发展,同时期盼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校友们与祖国同在,与国家发展同行,一起为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赠礼仪式

嘉兴南湖红船模型
最后,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致辞。他向给母校献贺信的江苏老学长们致敬,对江苏年轻校友代表潘教授的发言表示肯定,对参会的各地校友会代表们表示谢意。王希勤代表清华大学衷心感谢各位校友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给母校带来了无上光荣。

王希勤发言
王希勤在发言中重点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考察清华大学并和师生代表座谈的情况。他说有三点印象深刻:一是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教育自信,清华大学要自信。二是总书记强调,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对清华大学寄予很高的要求和期待,他要求清华大学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而且要出经验出示范,要为一流大学群体的建设,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总书记要求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清华大学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新阶段要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王希勤在致辞的最后对如何做好校友会工作,提出了期望。他希望校友会探索如何在校友活动中加强党的领导。他提到了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的新书《清华的风格》,其中用四个“不”,即内外“不漏气”、上下“不空转”、前后“不翻烧饼”、左右“不怕踩脚”,对清华团结协作的传统做了精彩概括。他真诚地希望校友会与校友会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能够继续传承发扬这些优秀的清华风格,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最后,与会校友们起立共同唱响《清华大学校歌》,用歌声祝福母校110周岁华诞。

合唱清华校歌
当天下午,清华校友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也在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主持,与会嘉宾们畅谈想法,交流经验,现场氛围热情融洽。
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自强的清华人将永远以创新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江苏省清华大学校友会也将坚持把“服务母校、服务校友、服务社会”的宗旨贯彻到未来的每一项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为母校续写清韵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