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何吉林校友在“江上舟传”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2-07-09 |

尊敬的江上舟夫人、老同学吴启迪,尊敬的各位来宾:

今天召开这个关于江上舟的新书出版座谈会,是对江上舟去世周年的很好纪念。作为他的老同学和老朋友,我愿意借这个机会谈谈我所认识的江上舟,与大家共同缅怀和纪念他。

我和上舟是北京四中高中同班同学,65年一起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94年和97年我和他又先后来到上海工作,直至他病逝,近五十年的交往充满了深厚的情谊。在他去世前我最后一次去医院探望时,他动情地对在旁边护理的妹妹说:“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正是这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却让我常常想起他一生不求做大官,只愿为国家的发展做大事的崇高风范。

若论江上舟一生的功绩,在海南洋浦开发区的建设上,他是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和创新的“闯海人”;在国家集成电路芯片产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和我国大飞机等高科技项目的启动组织上,他都是居功至伟的功臣。在告别仪式上的大幅挽联:“散英魂寄千万雄鹰翱翔神舟,尽智魄载十亿慧芯呼唤华夏”,就是对他在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方面所做贡献的高度概括。这些功绩都无需我去细说,我只想从一个老同学和好朋友的角度,说说我所认识的江上舟。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心目中的江上舟,那就是“真诚”。他是一个对同学和朋友,以及对他为之奋斗的事业,都无比真诚的人。我相信这也是他的四中和清华同学,以及许多老朋友共同的感受。

上舟在学生时代,是个有远大抱负和勤奋的好学生。他于高一的第二学期随父亲的工作调转,从福建转入北京四中高一(5)班学习,已经耽误了近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当时担任学习委员,和他同桌,负责帮助他补习落下的功课,从此成了朋友。他不仅天资聪颖,学习更是刻苦,到高二时就完全适应了四中强调启发性和自觉性的教学方式,赶上了学习进度,高三毕业时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无线电系。他在校期间生活艰苦朴素,不讲吃喝玩乐,常常穿着洗得发白的打着补丁的裤子。他常常早起练长跑,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当年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要热爱劳动,不脱离劳动人民。学校曾经组织我们学习劳模时传祥,背上掏粪桶走街串巷,深入普通居民住宅去淘粪。还组织我们背着行李,长途行军三十多里路,到西北旺农村去劳动锻炼。在这些活动中,上舟都表现得很好,不怕苦不怕累。由于上舟积极要求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同学团结互助,得到班级同学和团员们的一致认可,高三时由我介绍他加入了共青团组织。上舟对别人给他的一点点帮助都会牢牢记在心上,后来在上海工作时期,他向别人介绍我时总是说:“这是我当年的入团介绍人。”他对我工作中的需求和困难也总是非常关心,尽可能地给予宝贵的帮助。大学期间正逢文革动乱时期,但上舟并没有荒废时光,他一直坚持学习耽误的基础课程,也广泛阅读感兴趣的历史、文学等书籍,为后来学业和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大学毕业27年后,我们相聚在上海工作。我去看他时,两人就在同济大学宿舍区的食堂吃中饭,边吃边聊,非常高兴,对我们来说形式上的讲究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我早到上海三年,上舟就让我尽量给他多介绍些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企业情况。我说我只是在一个基层单位,了解的情况很有限。上舟很诚恳地说,基层的实际情况很重要,解剖麻雀嘛,就是需要多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做好工作。上舟这样说并不是客套,他在市经委主管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先后工作过的外资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情况特别感兴趣,见面就问个底儿朝天。

江上舟对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和大飞机等重大项目和产业的努力和功绩是大家所熟知的,我再介绍一个他热心扶持民营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事例。03年当我决定离开他介绍我进入的外资企业华微半导体时,他又热心地帮我介绍去华虹集团研究所,但我决心去一家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新成立的规模很小(当时只有10个人)的民营企业闯荡。对此上舟没有认为薄了他的面子而不高兴,他深知民营企业发展的不易,还一再嘱咐我:“你们要尽快搞出好的产品来,我就好帮你们说话了。”经过两年多努力,我公司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电子产品,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中唯一得到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认可、有资格直接给汽车主机厂配套的产品。07年又在德国奥迪总部汽车电子新部件的全球招标中,与德国博世、日本电装等行业巨头同台竞争并胜出。为了这个项目,我公司需要新建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实验和生产基地,以通过奥迪总部的审核。当我给上舟打电话寻求支持时,他立即邀请我公司董事长到北京的家里见面。见面后我才知道,他当时刚做完化疗,牙床都肿了,说话困难,正在病休期间,我们很过意不去。可是上舟很了解我国汽车行业突破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采购权被外国垄断的困难,所以对我公司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很有兴趣地和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了解我们的情况和需求。不久他回到上海,就安排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和我见面,听取公司的汇报。在张江高科集团与我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后,他又多次督促张江高科管委会落实我公司建设用地和相关政策支持。在上舟逝世周年之际,值得告慰他的是:他生前关心的科博达汽车电子基地已在去年底建成,德国宝马公司考察后认为硬件设施达到一流水准,成为第一个实现与国外著名汽车厂商同步开发新车型电子部件的本土企业。上舟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我最后一次去医院探望时,他说话已经很费力,但依然关心着我们公司汽车电子事业的发展,惦念着他最后的工作岗位中芯国际。当我们相互道别时,他平静地微笑着说:“倒计时了,就不方便和你握手了。”在那一瞬间,他坦然、平静、真诚的笑容,永远地定格在我的心中。上舟中学时曾把他的名字给我画了一幅画,那是一艘扬起风帆,在江上奋力前行的航船。我很喜欢这幅画,因为它象征着江上舟的一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不达目标、决不停航。这就是我相交一生的老同学江上舟,他是我们四中和清华学子的楷模与骄傲。

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尽言,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各位!

相关新闻

  • 072013.11

    陈念念校友在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念念(1964工物)(2013年11月5日)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参加蒋南翔校长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并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我此刻的心情...

  • 092012.07
  • 272012.06

    李志民:在水二同学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2年4月28日,李志民在水二同学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发言今年是我们毕业五十周年,今天是我们毕业后的第十次聚会。

  • 272024.04

    行胜于言 止于至善︱张帆校友在校友励学金大会上的发言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承受了贫穷和落后带来的各种压力,在封闭的乡村环境中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在清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学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我最想对现场的学弟学妹们说的是,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带着老师和学长们的期待,放下包袱,砥砺前行!习总书记来清华寄语清华学生要“立大志、明大理、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我们生逢盛世,也肩负重任!

  • 132013.09

    孙光华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孙光华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2013年7月21日) 河南校友会会长、地区校友会代表 孙光华(1961级精仪) 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清华校友总...

  • 132013.09

    李竹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李竹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2013年7月21日) 清华校友互联网与新媒体协会会长、行业协会代表 李竹(1984级计算机) 尊敬的校领导、会长、秘书长以及海内外的校友们:上午好!我谨代表清华...

  • 132013.09

    刘戈平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刘戈平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2013年7月21日) 硅谷清华联网理事长、海外归国校友代表 刘戈平(1992级电机) 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们:非常荣幸能够出席清华校友总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

  • 132013.09

    邓锋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邓锋校友在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2013年7月21日) 校友导师代表、思源计划发起人 邓锋(1981级无线电) 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大家好!我是电子系81级本科86级硕士毕业生,毕业以后先后出国留学和...

  • 232007.11

    内蒙古一机校友谷志飞在研究生就业动员会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我是谷志飞,机械工程系05届硕士毕业生,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公司工作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先后在集团公司工艺技术中心和集团下属的富成锻造厂工作,从事复杂零件锻造工艺设计、分析及优化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小成绩,能够受学校邀请到这里给大家汇报工作进展和就业心得,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以及在择业过程和工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

  • 272012.09

    许丹丹同学在清华大学纪念钱伟长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很荣幸参加纪念钱伟长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并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作为晚辈,我对钱先生的认知不如各位前辈那么直接,体会也不那么深刻。今天有幸站在这里,我就说一说,我心目中的钱伟长先生。同时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年轻一辈,在谈到钱先生的时候,我心中有怎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