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邓亚萍:打足人生大满贯

2008-02-26 |

陈汉辞

  奥运会的16天充满着无限想象与猜测,但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邓亚萍能够肯定的是,那16天,家,她是回不去了,因为奥运村59个项目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要做到位。

  “问题究竟会有多少,那是无法计算得清的。就一个简单的换床单都要经过清洗、储藏、安保等一系列严格细致的过程。”邓亚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10年前,她夺取了18项世界冠军,是中国女乒实现乒乓球生涯大满贯的第一人。10年后,她取得了清华学士、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目前攻读剑桥博士,她要完成她的第二次大满贯。

  “曾经是作为运动员享受奥运村的服务,现在是为运动员服务。”弹指一挥间,已做妈妈的邓亚萍的奥运角色发生了转变。

  奥运村的中国元素

  身为奥运村部副部长的邓亚萍坦言,自己的压力也很大,毕竟2008年是决胜之年。奥运会是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国际形象的一个机会,这不仅仅是媒介去传播,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融入到氛围中来,亲自感受这个国度究竟是怎样的。

  奥运村无疑又是一个好的“氛围服务点”。

  北京奥运村占地66公顷,距离鸟巢不到3公里,全村分为居住区、国际区和运行区三个区,分别是代表团居住的区域、提供商业服务等活动的场所以及物流、交通等后勤保障区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16000名运动员和官员将居住在新建的奥运村中。205个代表团都会居住在奥运村之内。

  “2008年,我们会让他们在奥运会期间明确地感受到,自己身处的是中国北京的奥运村。邓亚萍告诉记者。

  邓亚萍表示,国际奥委会对奥运村有基本的标准,比如房间的面积,一个房间的人数控制等,但在奥运村内有浓厚的中国元素。景观设计凸显中国风情:A区采用木本色的廊架,体现中国西南部风情;B区线条笔直,展现西北部的大漠风情;C区采用园林式布局,体现东南部的小桥流水江南景观;D区紧邻森林公园,呈现的是东北部白山黑水粗犷风格。

  北京奥运村的商业街区将做成极具特色的北京四合院。在四合院的设计上,也将采用折扇等传统工艺装饰,如同老北京传统商业步行街一般。

  另外,奥运村还将利用国际区内的升旗广场为运动员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其中不乏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村内的和平广场还将安排太极拳表演等中国传统体育展示,让运动员感受并参与北京的“晨练文化”。

  “当然,中国元素的体现会有尺度,毕竟,房间将来还要出售,而运动员来这里还是来比赛的。”邓亚萍认为。

  “奥运会也是一种blend(融合),他们了解我们的做事方法,我们也要了解他们的规则。邓亚萍和许多海归一样,谈话间,英文自然地吐露。

  让国际人士了解中国人做事的方式和背景

  其实,邓亚萍本身就是“中国元素”的一个符号,她坚韧、自强不息。按照常规,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苦练,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在取得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冠军三大满贯后,邓亚萍在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攻读英文。

  1996年底,邓亚萍被萨马兰奇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时,一次严峻的挑战摆在她的面前,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这时她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

  另一个现象是,当中国运动员在各种体育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大多数都是通过翻译回答问题。萨马兰奇曾表示希望中国运动员学好英语,加强与世界的交流,把中国的体育成就展示给世界,使体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一种渠道和动力。

  邓亚萍正是在这种鼓励下,进入清华大学英文专业攻读本科学位。她给自己定的计划是严酷的,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20021212日,邓亚萍获硕士学位。

  在此期间的邓亚萍不仅能够用流利的英文交流、写论文,参与北京奥运的申办,而且能够解释她曾无法说清的问题。在与很多国外人士交流时,邓亚萍被问到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中国的乒乓球水平为什么这么强?第二是中国体育事业中,女性所表现的能力为何很强,所谓“阴盛阳衰”之说。

  在西方很多资料解释中,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也多是一些主观的揣测和说辞。这无疑让更多的人对于中国的体育事业以及乒乓球发展有更大的误解。

  这让邓亚萍很意外。“他们的观点不客观,但要想让外国人了解这个问题,并最终了解中国,就必须找到根源,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别人。”

  最终,邓亚萍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期间,选择了中国当代研究专业,毕业论文,她选择的课题是《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例子用的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邓亚萍的英文论文足以回答西方人的疑问。

  “这只是一个小切入点,也不是要写自己,更多的是让国际人士了解中国人做事的方式和背景。”邓亚萍表示,“奥运会更是让双方彼此了解、融合的一个绝佳平台。”

  “奥组委让更多的人体会国际化运作的规范性。”邓亚萍认为,奥运会给中国留下的绝不是场馆、基础设施的改善这么简单,国际化进程该怎样融合与相互尊重是更为重要的财富。

  体育产业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2007年结束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工作,邓亚萍进入奥运村部任副部长,但市场开发部的工作让她更直接地接触到奥运会这一大项目的具体运作方式。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只是时间问题似乎也成为共识。邓亚萍本人也在攻读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融合与尊重其实是方方面面的,比如,我们的企业懂得了如何利用奥运会这个平台做漂亮营销。”邓亚萍认为,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它将人类美好的最高精神和运动会绑在一起,通过与企业置换获得商业价值,像奥运会火炬传递,这是企业玩的最高境界。

  “几年前,中国的企业还不怎么懂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但奥运会中,很多中国企业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做得非常好。”邓亚萍表示。

  “奥运的标识如何和企业结合起来?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企业该如何整合?这些实战性的运作对于中国体育产业今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邓亚萍认为。

  对于奥运会后的工作,邓亚萍并没有明确表示她是否会在体育产业一线工作,但她认为,理论知识方面的积累可以让体育产业运作起来更为充实。“要不,你怎么和企业谈判?”

(转自 第一财经日报 2008222日)

相关新闻

  • 052011.08
  • 082010.10
  • 262010.09
  • 012007.08
  • 292021.11

    邓亚萍:人一定要走出舒适圈

    频频出现在新媒体平台,评论无论是褒是贬,邓亚萍都不会计较:“我想要传递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

  • 222021.08

    邓亚萍:体育是安全边际下最好的锻炼

    如果你要问我这么早退役遗憾吗?答案是不。我相信如果加上现在的科学训练,自己的运动寿命会延长。但这就是不同的时代赋予我们不同的东西,我们的状态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最好的了,对吧?邓亚萍习惯了飞来飞去,有时在北京,有时在上海。她生活重心很大一部分是工作,其次是公益,包括推广全民健身。“这样挺好,因为人生非常的短暂,你能够做(让大家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其实不容易。”24岁之前,那个“有意义”的事情是乒乓球。...

  • 272019.09

    邓亚萍有很多故事要讲

    从一个因身高局限屡次被职业队放弃的小女孩,到得过18次世界冠军的顶级运动员,再到剑桥大学博士,她打破了很多不可能,完成了一场惊奇之旅。最近十年,她的身....

  • 282009.12
  • 192022.10

    邓亚萍:进攻进攻再进攻

    运动员和别人不一样的一点:我们知道,得先输,输了我再来,再输我再来,得有这个劲

  • 062018.05

    听邓亚萍讲述她和清华外文的故事

    提起外语系,她提到“我很庆幸,当初选择清华作为我退役后求学生涯的开始,在清华学习的这几年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更加重要的是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