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黄润乾”星命名仪式在昆明举行

2008-12-19 |

来源:中国科学院 2008年12月18

12月17下午,“黄润乾”星命名仪式在昆明举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李焱主持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宣读了小行星命名证书,黄润乾院士致答谢词。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两院院士参加了命名仪式。

为表彰黄润乾院士对中国天文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于1212批准,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20569小行星命名为“黄润乾”星。

黄润乾院士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50年代从德国席勒大学毕业回国后,先后从事国防科研和天体物理研究。在天体物理研究中,他建立了有物质和角动量损失的非守恒双星演化理论,建立了转动双星演化理论,和星风碰撞激波理论,为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7月,荣获200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

黄润乾,1933年生,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气象系。在清华学习期间公派到德国席勒大学留学,1958年回国后在兰州物理研究所工作。1976年被调到云南天文台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先后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天文学会首届张钰哲奖等多项奖励。黄润乾长期从事恒星物理研究,在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研究中建立了有物质和角动量损失的非守恒双星演化理论,建立了转动双星演化理论和星风碰撞激波理论,为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