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关洪野:笔耕不辍“清华人”

2009-02-17 |

  去年7月《南山文化报》第一期正式出版了,热心于文化的南村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园地,他的执行主编就是来自北方的锡伯族老人77岁的——关洪野。从北方到南方,关洪野在他晚年的时候在华南碧桂园定居,把家安在了南村。

  关洪野,1932年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锡伯族,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是我国球墨铸铁和艺术铸造专家。曾任佛山球铁研究所所长和艺术铸造研究所所长、中国机械工程协会《球铁》杂志主编、中科院“中华和钟”总工程师、岭南美术学院艺术铸造客座教授。现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国艺术铸造协会顾问,国务院津贴专家。

  “中华和钟”响彻寰宇。新世纪来到的2000年元旦,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亲临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参加“中华和钟”鸣钟仪式,并亲自敲响了世纪钟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欣赏了“中华和钟”演奏的乐曲,亲自接见了“中华和钟”工程的主创人员。关洪野是该项目的主要策划和创意人,并担任该工程的总工程师和安装总指挥。“中华和钟”的成果是关洪野与兄弟单位共同参与“曾侯乙编钟”复制工作的延续。当年湖北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曾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应湖北博物馆馆长谭维四的邀请,关洪野经过艰苦的研究,以精准的复制高仿真地再现了这套国宝。就是这套复制钟在祖国的“东方明珠”——香港百年回归时敲响了钟声,成为二十世纪的最强音。曾侯乙编钟的复制研究获得了文化部的特别大奖,从而为“中华和钟”的创制打下了基础。“球墨铸铁”现在已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的结构材料。关洪野与华觉明以严谨的科学解析和艰苦的复原试验,将球铁的科学发展铭铸在世界科技史上,他们也因此被公认为世界“球铁之父”,为祖国争回了荣誉。

  关洪野不仅建立了一个有名的球铁研究所,而且还创办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球铁》杂志,被当年中国机械工程协会会长汪道涵批准为专业会刊。他先后获得六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出版了《中华和钟——编钟之王》等多本专著,被聘为日本铸务协会外国会员,应邀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作专题讲座。

关洪野七十岁退休,但他实际上是退而不休,仍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带头组建了华南碧桂园朝霞老年艺术团,使社区老人老有所乐,老有健康,他们所排演的声乐、舞蹈、腰鼓、戏曲,不断在附近地区演出,当地报刊多有介绍。关洪野不无风趣地说:“我今年刚好完成老校长蒋南翔对清华学子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老年,也能闪烁着耀眼的彩霞。

关洪野先生(右)向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捐赠考古仪器

  200811月,他还被聘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新春刚过,他正酝酿着2009年新一期的《南山文化报》,他希望用自己的余热为南村镇的文明建设增光添彩。(王丰)

转自 番禺日报 2009年2月15

相关新闻

  • 232016.09

    江波:笔耕不辍,只为科幻创作

    2003年,江波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最后的游戏》,此后一直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30余篇,60余万字。2016年,随着“银河之心第三部....

  • 182009.06
  • 082021.05

    清华人与深圳40年 | 王汉忠:弦歌不辍,躬耕不绝

    王汉忠,清华大学1957级水利系校友,因担任学生辅导员,延后至1963年7月毕业。毕业时部队来校选拔,王汉忠成为毕业班唯二入选者,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三工程研究所,参加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现场测试工程。在部队期间立三等功一次,后一直参加国防工程建设,1982年10月调入基建工程兵三十一支队技术科。1983年9月15日集体转业深圳,先后在特区建设公司、深圳南油总公司工作。1985年担任深圳国际经济技术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开发福田保税区。1989年调入中深国际公司。1997年5月光荣退休。

  • 182011.07
  • 142019.10

    风骨清华人

    百年清华,风起云涌。清华大学的历史,承载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饱含对民族复兴的期待和向往……

  • 232018.04

    古丽蓉:我们是清华人

    从踏进清华园学习的第一天/ 我们开始拥有一个特殊的名称: 清华人/ 从手持毕业证书的第一个早晨/ 我们肩负起一个庄重的职责:清华人/ 在人生的....

  • 012011.04

    刘雨亭:毕生耕耘的清华人

    2010年5月2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为前不久去世的清华校友、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雨亭学长举行了追思会。中心领导、中心各院所代表及刘学长的生前好友、清华校友,都对这位勤勉敬业、忘我拼搏、无私奉献、毕生耕耘的清华人给予高度评价。心怀憧憬 进入清华1953年6月9日,毛主席签发《中共中央关于三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指示》,这一天成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祥日。8月,对中国汽车事业满腔热情、心怀憧憬...

  • 222021.02

    自强是清华人的精神底色

    自强是清华人的精神底色

  • 122008.05

    《广州清华人》创刊

    为加强沟通,增进交流,推进校友工作的发展,经过清华广州校友会悉心筹备,第一期《广州清华人》于2008年5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 122022.10

    刘彦昌:清华人(诗一首)

    水木湛清华,奋进新征程。一朝清华人,终身家国情。自强勇创新,厚德博尖精。振兴民族志,重任钢肩擎。培根育英才,科研登峰顶。世界大学榜,时代一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