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吴征镒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昆明植物所召开

2009-06-05 |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弘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征镒院士的学术思想,推动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昆明植物所于近日在所内举办了被子植物“八纲系统”学术研讨会。中科院植物所路安民研究员、陈之端研究员、高天刚博士、王锦秀博士,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李建强研究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杨亲二研究员、夏念和研究员,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高信芬研究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朱华研究员、李捷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员80余人亦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中科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孙航研究员主持,他表示,被子植物的大系统反映了被子植物的各类群间的相互演化关系,引领和指导着整个植物学领域的研究。被子植物的大系统对于植物多样性的管理、编目和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被子植物大系统的作用和地位相当于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建立被子植物的大系统是进化生物学的重要任务。以吴征镒院士领衔,路安民、汤彦承、陈之端、李德铢等学者于1998年提出的被子植物“八纲系统”是以吴征镒“植物与环境三维律动的演变以及被子植物多系、多期、多域发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以吴征镒及其研究团队几十年对植物学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为基础,综合世界上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分子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而提出。“八纲系统”是吴征镒及其研究团队对进化生物学研究和国际植物学的一项重要贡献。本次研讨会不仅是认真学习、理解吴征镒学术思想的重要机会,而且对我国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讨会上,吕春朝研究员宣读了吴征镒院士的书面发言,自发表被子植物“八纲系统”以来,吴征镒院士对“八纲系统”并未停止思考和反思,他用“激将法”推动并促成了这次研讨会的举行,他希望“投石冲破水底天”,大家以“开放”的形式,对“八纲系统”作深入思考,用“深读、深思、深写”的治学精神,通过自主创新研究,提出新认识、新见解、新学说。

研讨会上,路安民研究员作“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由来和发展”,陈之端研究员作“对八纲系统未来研究的思考”,李德铢研究员作“分子系统发育、分子地理与八纲系统”,周浙昆研究员作“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从化石记录看八纲系统”,孙航研究员作“被子植物在空间上的进化——从现代地理分布格局来理解八纲系统”,彭华研究员作“被子植物八纲系统学习心得及体会”的专题报告。六位专题报告的发言者从“八纲系统”产生的历史、背景、科研基础、立论依据、学术精髓以及与植物化石、现代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分子系统发育、分子地理等方面的关联性,全面介绍“八纲系统”的由来和内涵,讨论了“八纲系统”的意义和学术价值,提出“八纲系统”需要深入研究的建议和意见。

李建强研究员、李恒研究员、朱华研究员、高天刚博士、武素功研究员、李捷研究员、王琪博士、尹廷双博士、周浙昆研究员、孙航研究员、郭双兴研究员、高立志研究员、陈之端研究员等在研讨会上作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发言,对“八纲系统”的立论依据、学术创见、涵盖领域、学科综合、观点碰撞等发表真知卓见,引起与会者,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极大的学术兴趣。大家表示要进一步对吴征镒学术思想“深读、深思、深写”,理解真谛,把握精髓,为发展吴征镒学术思想作新贡献。

路安民研究员满怀深情地提出成立“吴征镒学术思想研究会”的建议,获得与会者一致的赞许。

昆明植物所所长李德铢在会议总结中指出,这次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研讨会的召开,充分体现出学习、研讨吴征镒学术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李德铢强调,当前,我们处于学术研究发展的前沿,应该站在学科发展的新台阶上,面向世界,应在演化形式、时间、空间、生态系统、地球环境、基因组学等多方、多面的结合上就植物地理、生物进化研究提出新创见,在被子植物大系统的研究方面作出新贡献。对各位专家提出建立“吴征镒学术思想研究会”的建议,我们十分赞同,应不失时机地组织实施,逐步具体落实。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组织好、团结好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吴征镒学术思想的学习、研讨,进一步发展吴征镒的学术思想。特别希望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吴征镒学术思想,年轻一代科研人员是发展吴征镒学术思想的主力军,我们寄予厚望。

吴征镒院士的书面发言——

2006年以后,我因听力和视力严重下降,“被迫”脱离社会、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不知道国内、所内学术活动空气怎么样了?也不了解科学院及研究所开展学术活动的情况,但我总觉得研究所的学术空气还是有待于更加浓厚才好。我想出一个“激将法”的办法,“投石冲破水底天”,想提出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目标,让大家来思考、来研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仔细阅读过Armen TakhtajanDICTIONARY OF GENERIC NAMES OF SEED PLANTS1995 New York),结合Engler系统,特别是K. Kubitzki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1990 I-IX),又结合我们国家的学者,例如胡先骕提出的多元化系统的见解,经过一番学习、一番思考,19967月,在昆明举行的“东亚植物区系特征及其演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在提出建立“东亚植物区”的见解的同时,也提及到:根据Armen Takhtajan对木兰纲所述基本科的意见,提出需要建立一个“多系-多期-多域”的系统比较符合实际,以提高对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认识。意见的提出,其目的是引起同行的关注,引起大家讨论。

其实,我是花过十年功夫,边学习、边思考,以Armen Takhtajan的系统为基础,19987月,“披头散发”地在北京植物所七十周年纪念会上,作为献礼,提出“裸子植物五纲,被子植物八纲”系统表(初稿),亲自交纪念会主席洪德元院士,算是“八纲系统”的雏形,也是“八纲系统”问题的正式提出。对“八纲系统”,不但要学,而且要思。此后,与汤彦承、路安民、陈之端发表“论木兰植物门的一级分类——一个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方案”(1998),与路安民、汤彦承、陈之端、李德铢共同发表《被子植物的一个“多系-多期-多域”新分类系统总览》(2002)。

稍后,我又和路安民、汤彦承、陈之端、李德铢合作,在“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大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家取得学术共识的基础上,撰著《被子植物科属综论》(2003),这部书出版好几年了,我因耳目有疾,对国内外的反响不大清楚。但是,我的思考和反思并未停止,我感到有的纲可能位置有不妥;有的纲可能会有分化。具体是:

1.我感到,石竹纲的位置应在第二阶段四个纲的最后,即应在百合纲、金缕梅纲、毛茛纲之后。

2.我感到,在置于演化最高层的蔷薇纲,其下的山茱萸亚纲,可能要提升为山茱萸纲,其原因是山茱萸亚纲里的古代孑遗植物较多,例如珙桐科(Davidiaceae)一类的单属科(青荚叶科 Helwingiaceae 单属东亚分布;烂泥树科 Torricelliaceae 单属 东亚华中分布;杜仲科 Eucommiaceae 单属中国特有;桃叶珊瑚科 Aucubaceae 单属东亚特有;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单属;托叶假樟科 Pottingeriaceae 单属; 多香木科 Polyosmaceae 单属;)和2属科(蓝果树科 〔紫树科〕Nyssaceae 210种,古北大陆东部特有;马蹄参科 Mastixiaceae 古老214种〔孑遗属〕)较多。

以上两点改变,需要大家来讨论,取得共识和认可。

因此,我想提出三点希望:

1.希望大家对Armen Takhtajan所述各科下面的文献以及以后若干新文献作深入的学习,系统深思,把每个纲的特征说清楚、写明白,进一步明确各纲的科学定义。借鉴R.Dahlgren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解(R.Dahlgren Diagram 1980),根据新的资料作出改进。希望大家作讨论一下,如何把显示“八纲系统”的演化用三维图形方法表现出来。

2.希望大家,通过讨论,特别是原“八纲系统”中需要作更改和补充的地方,作深入研讨,深入思考,把我们初步成型的“学派”内部的这次学习讨论,变成更大规模的讨论,甚至是世界性的讨论,讨论越深,问题越明确,真理就在其中。对在职的各位同事,希望在深读Armen Takhtajan著作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组织形式,把这一讨论向前推进。

3.“三维律动演化”是我在国家基金委组织的一次项目研讨会上提出的一项科学假说,在我的“九十自述”中最后有一段话专说“三维律动”,大家可以参考。我在读过相关的许多著作后,我感到这一假说虽然有一定的地质地史及生物进化的依据,但是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希望后来者,根据事实来作检验,使这一假说成为有科学依据的学说。请大家考虑,是不是可以通过讨论把“假说”向“学说”推进一步,也使我国的植物学真正向前沿方向推进一步,使系统植物学向进化植物学推进一步,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研究在内。

我现在是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希望大家超越我们,希望每一位参加研讨的人都能成为一个好学深思的学者,像我国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思想家王元化先生一样,做一个好学深思的学者。王元化是我结识六十多年的老友,比我入党早十年,去年故逝,享年88岁。他是一位好学深思的榜样,是一位不媚时、不降志、不辱身,不赶时髦、不回避危险、刚正不阿的学者,为人钦佩。元化先生有“三深”,即深读、深思、深写的风范,元化先生说过:“做学术的工作就是要寂寞、清苦。”,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和开放是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的,我们今天的讨论特别要在“开放”的形势下推进,所谓“开放”就是要与更多的学者交流、讨论,有可能的话,要与不同学科、不同界别、不同地域的学者学习讨论,每一位参加者要自觉学习、自觉专研,要从不同的学术观点中吸取“营养”。希望这次讨论成为“开放”研讨的一种尝试。总之,希望大家在Armen Takhtajan系统的基础上,与Engler系统,特别是K. Kubitzki的新系统(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1990 I-IX)结合起来,作深入学习、深入思考,经过自主创新研究,提出新认识、新见解、新学说。

谢谢大家能来参加这次研讨,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转自 中国科学院网 2009年5月30

相关新闻

  • 232016.04

    过增元院士奖学励学基金启动仪式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

    近日,清华大学过增元院士奖学励学基金启动仪式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

  • 282018.09

    纪念郭永怀先生牺牲50周年系列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9月26日,纪念郭永怀先生牺牲50周年系列学术思想研讨会第一场在中科院力学所礼堂召开。

  • 252015.11

    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11月21日上午,“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举办

  • 122023.05

    徐旭常先生教育和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清华校友-徐旭常奖学金”启动仪式举行

    4月28日,徐旭常先生教育和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清华校友-徐旭常奖学金”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徐旭常先生的夫人何丽一女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庄逢辰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建中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岳光溪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秦裕琨院士、新疆大学校长姚强以及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兄弟高校代表、同行代表、徐旭常先生生前...

  • 302014.06

    傅正泰教育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清华校友总会派代表出席 今年是北京城市学院建校30周年。

  • 012008.08

    吴征镒院士获中国植物学会终生成就奖

    7月13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75周年学术年会在兰州召开。

  • 232021.09

    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

    日月宜长寿,天人得大通。9月22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张杰,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清华大学原校长、高等研究院院长顾秉林在会上致辞。校党委书记陈旭主持会议。会议现场下午3时许,伴随着学生艺术团演奏的悠扬乐...

  • 252013.06

    校友总会发唁电深切悼念吴征镒学长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杰出校友吴征镒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6月20日1时31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7岁。

  • 042021.09

    痴迷植物寄终身,巨著恢宏贯古今丨吴征镒的植物人生

    1933年,17岁的吴征镒准备报考清华大学生物系,立志学习植物学。他的父亲十分不解地问道:“你学植物有什么用?”吴征镒回答不上来父亲的问题,他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对植物有很大兴趣,因此一心想学植物。在看到儿子的坚持之后,父亲最终尊重了他的选择。吴征镒七十多年的植物分类研究中,由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758个,涵盖94科334属,其中新属22个,他是我国植物学家中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

  • 242013.06

    校友吴征镒先生逝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6月20日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