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汪燮卿:创新是责任也是兴趣

2018-12-06 | 贺迎春 施麟 | 来源 人民网2018年12月1日 |

“1978年我在干什么呢?”著名的石油炼制分析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告诉记者,他在研究“路和油”的问题,那时的柏油马路因为沥青不行,夏天流油,冬天龟裂,他的任务是分析大庆油能不能做高速公路的沥青,用哪个油田的原油作沥青好。

“现在高速公路的沥青非常好了,我们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出口。”汪燮卿说,1978年,中央很明确,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发展科学,现在国家的变化和进步太快了,这是千百万人千辛万苦共同劳动的结果。

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创新就是劳动,成果就是荣耀。舍得下苦功夫,不惧下笨功夫,汪燮卿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主持研制成功具有独创性的用重质原料生产轻质烯烃和高质量汽油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成功符合DCC(以重质石油为原料生产气体烯烃的催化裂解技术)等工艺要求的系列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化;指导研制成功钛硅分子筛作氧化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现场指导研究人员(图片来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读书救国 走上科学之路

汪燮卿出生于1933年,祖籍安徽休宁。休宁属古徽州府,在江浙一带,从徽州出来经商的人很多,素有“徽帮”之称。汪燮卿的父亲就是刻苦耐劳的“徽帮”一员,他从做学徒开始了经商生涯。汪燮卿没有延续父亲的经商之道。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抗日战争爆发,校门上的“读书救国”四个字深深留在了他的脑海里。从那以后,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的愿望,就在他的心中逐渐形成。他在教科书扉页写下了岳飞的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51年,18岁的汪燮卿考上清华大学。而他之所以选择读化工系,则是因为中学上化学课的时候,老师带他们做制肥皂的实验,将油腻腻的牛油和烧碱反应以后怎么会变成能洗油腻的肥皂呢?这使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汪燮卿很幸运,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率先走出国门的人。1956年,中国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派出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到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深造,因为表现优异,汪燮卿被派到民主德国留学。留学需先过“语言关”,此前汪燮卿一个德文字都不认识,而到了国外,德国老师不会讲中文,于是大家在前一天晚上备课把德文单词查出来,上课就在比手划脚的条件下学习。一年的语言学习期结束,汪燮卿已经基本上能够讲德语了,随后他被分配到麦塞堡化工学院莱勃尼茨教授的门下作研究生。

初次见面,莱勃尼茨要求他先补两年大学的课程,汪燮卿对此很不理解,他和两位同学一起找教务长曼雷教授“谈判”。曼雷说道:“你们如果只想带点技术回国,就好比用剪刀剪点资料拿回去,那容易得很。但这不是我们培训你们的意图,我们是要你们用知识武装自己的脑袋,打好基础,为国家作贡献。”“谈判”彻底失败,只有认认真真地补课。

多年以后,汪燮卿回忆起当时的补课,深有感触地说:“那段时期的补课为我以后搞专业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德国人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甚至刻板,让我受益匪浅。”

经过近五年的留学生活后,1961年,28岁的汪燮卿成为了麦塞堡化工学院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回国后,汪燮卿被分配到石油科学研究院。

从1961年到1986年,汪燮卿一直从事军用油品的分析工作。1972年,上级领导要他参加马王堆出土西汉古尸千年不腐之谜的研究。汪燮卿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到现场调查研究,通过用多种仪器综合分析,发现女尸防腐棺水中含有硫化汞(中药叫朱砂),说明汉代已把它作为药材或防腐剂来用了。马王堆西汉古尸之谜的研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勇挑重担 开发催化裂解新工艺

“可以把我这85年划分成前45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汪燮卿说,前45年比较动荡,改革开放以来的后40年国家强起来了,人民富起来了,中国进入尊重科学、倡导法治、遵守规则的时代。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为相继发现了多个油田,我国石油供应实现了自足,并且还有富余,当时中央提出要用好我国一亿吨的原油。由于我国生产的原油轻组分少,难以兼顾汽、柴油的生产供应与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用重质原油生产乙烯和丙烯。该项技术的开发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986年,时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汪燮卿被委以重任,主持开发重质油生产轻烯烃这个重大课题,“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临危受命,应该义无反顾”。

“重质油生产轻质烯烃,这就是走中国的科技发展道路。因为我们的原料性质、市场需求决定必须开发这个新技术,它是我们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自行开发的一个技术。”汪燮卿说。

汪燮卿担任这一重大科研课题的矩阵攻关组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组织、主持并亲自参与了DCC以及配套催化剂的一系列科技攻关工作。

他着手主持了研究课题技术方案的论证工作,制定了技术研究总体方案和研制任务书。首先调整科研方向,适时地将石科院相关研究室科研重点转向该研究领域。果断停下了研究室已开展的另一项科研探索课题,将研究室有限科研资源向该研究课题集中。

创新研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生产技术的专家,工程设计的专家,工艺开发的专家,也有催化剂生产研究的专家,大家凑不到一起去,吵得一塌糊涂。”汪燮卿说,他性格比较冷静,每当争执到顶点的时候,都让大家先冷静下来。“你挑谁的毛病都可以,你把每个人的优点收集起来,形成完整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果实,就是我们前进的基础。”

1990年11月,开始进行催化裂解技术(DCC-I型)的首次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初期,开车不是太顺利。汪燮卿就召集现场各方面专家,釆集数据,分析操作,寻找原因,商讨对策。当时该试验万众瞩目,首次工业试验成败关系重大。那时现场技术小组的专家们去车间分班倒,聚在一起碰情况、讨论技术问题一天几次。他带队同大家一起吃住在企业,一待就是一两个月,每天必到车间,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时上、下午一次还不算,吃完晚饭还要进车间“溜一圈”。未进油前,装置运行一度不太正常,在停下来和继续运行两难境地,到底下一步怎么办?需要有人果断决策和担责。那次关键会议从晚上12点讨论到凌晨4点,各路专家也拿不定主意,汪燮卿静心聆听大家意见,最后还是他陈述了理由,拍板决定:“工业试验不能停。装置暂停下来,按修改方案再开车。有什么责任我来担。”第二天,经过短时间的操作调整,结果装置再次按试验DCC-I型方案开车运行渐转顺利。

“他考虑问题非常的细致和深入,一般不武断否决别人意见,也不轻易发表意见,但是一旦作出决断,就必定是深思熟虑的。”石科院原副总工程师蒋福康说。

1991年催化裂解工业化技术(DCC-I型)通过了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意见认为,催化裂解成套技术开辟了一条用重质原料生产以丙烯为主的轻质烯烃的新途径,有独创性,属当今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已转让到国内众多企业,并通过美国SW工程公司于1994年转让到泰国并建厂,实现了我国炼油成套技术的首次出口。

参加国际会议(图片来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不为名利 将荣誉留给他人

在石油化工领域,DCC技术可谓大名鼎鼎,1991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摘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打破了国家这一奖项此前多年空缺,是我国第一个炼油技术出口的项目。

DCC项目研发获得了成功,作为组织、主持和工业化过程亲身参与者,汪燮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国家发明一等奖的获奖名单里,自始至终主持该项技术研发工作的他却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列入其中。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二研究室主任工程师许友好是当年跟汪燮卿一起做DCC工业试验的成员之一,他说:“我最佩服汪先生的是他在科研攻关的时候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到了分配荣誉的时候他却退到了幕后。”

“胜负成败是第一位的,是非功过是第二位的,首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把工作做好。”就这样,关于署名的争论最后由他一锤定音,申报获奖人员名单中他坚持不写上自己的名字。

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上涨,高酸原油加工存在巨大的经济价值,中国石化将此事放到工作日程上,大家才发现汪燮卿与他的博士研究生早已提出了高酸原油加工技术方案,按照此方案进行工业试验和生产,很快就产生了经济效益,并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次同样没有汪燮卿名字。提及此事,他还是笑笑,说“我的想法有用就好”。

正是这种低调、谦虚的性格,加上带领团队所需要的韧性和坚持,让汪燮卿带领着他的团队攻克了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DCC项目获得成功后,汪燮卿又根据市场需求,主持开发了一系列的催化裂化新技术,并使其成龙配套。不仅有母技术也有子技术,并不断充实完善,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被誉为“催化裂化家族技术”。

2009 年5月,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DCC专利技术建成的450万吨/年的HOFCC装置,在沙特的拉比格公司投产成功。庞大的HOFCC装置被各国工程技术人员风趣地誉为“丙烯发生器”,显示了DCC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优异性能。

办公室近影(图片来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关注未来 创新是责任也是兴趣

1996年,63岁的汪燮卿改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1999年,他退居二线,任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在这一时期,汪燮卿仍坚持不懈的继续研发。又指导研制成功了作为氧化催化剂的新型钛硅分子筛-空心纳米钛硅分子筛,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使中国石化成为了继意大利埃尼公司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工业化生产钛硅分子筛的大型企业。

“我认为,创新是责任,创新是兴趣。创新是责任,因为一个人没有责任就没有灵魂。创新是兴趣,一个人没有兴趣就没有灵感。有了灵魂,有了灵感,事情就可以干成了。”汪燮卿说。

他是一个睿智的人,经常妙语连珠。他指导学生,做科研不要做灯泡,光芒四射却永远照亮不了现象背后的本质。要像激光一样把物体打穿,看清事物背后的本质、把问题彻底解决。

他善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他说,“我们都爱吃饺子,热饺子好吃,凉饺子就没那么好吃了,那是因为刚煮出来的饺子里面充满高温时的饱和蒸气压,吃的时候气味儿先飘出来了,自然很香,凉饺子的饱和蒸气压低,气味也不浓,自然不香。”

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汪燮卿依然关注着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他对未来抱着乐观的精神。“要艰苦地工作,艰苦地奋斗,还要有科学的精神。”“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虑,才能够决定这个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局限性,看准了,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相关新闻

  • 262016.09

    从点滴入手培养创新精神——汪燮卿学长访谈录

    汪燮卿院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他提到创新需要三个要素,即“异想天开”的精神、实干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 292022.03

    汪燮卿院士:我们是临危受命,应该义无反顾

    “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虑,才能够决定这个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局限性,看准了,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汪燮卿

  • 132021.08

    姜汉卿:妙趣横生的跨界创新“高手”

    近日,西湖大学二号楼再迎新团队入驻,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授姜汉卿及其团队正式加盟西湖大学工学院。就在加入西湖大学前夕,基于将“硬薄膜与软基底结合,探索了该结构在大变形时的后屈曲特性,并将其应用在很多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姜汉卿刚刚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颁发的伍斯特·里德·华纳奖章。该奖项于1930年首度颁发,每年仅颁给一...

  • 022008.12
  • 012021.11

    汪顺利:大飞机事业的奋斗者,5G工业创新的领路人

    有人说理想信念太遥远,但对汪顺利来说,理想信念就是切切实实的每一天,每一份坚持。他的事迹激励着清华学子,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到国家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学习、去发现、去思考、去磨砺、去提升,克服不足,砥砺前行,用青春成就梦想,让生命奏响乐章。

  • 292020.04

    “新冠疫情下生医工程的责任与担当”校友论坛举办

    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生医工程校友产业论坛线上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新冠疫情下生医工程的责任与担当”,由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简称“生医工程系”....

  • 192017.12

    圆桌论坛: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2017年12月15日,由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清华校友总会主办的“经济、创新、未来——清华大学产业创新论坛暨清华校友创新企业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 062012.06
  • 192014.09
  • 262015.11

    李佩:创新者永远年轻

    在人们的心目中,李佩是美丽的化身,是博学、爱心、优雅的象征,更是大胆创新、勇于挑战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