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从点滴入手培养创新精神——汪燮卿学长访谈录

2016-09-26 | 王瀚琳 冯汇宝 | 来源 清华大学化工系团委 |

汪燮卿,有机化工专家。1951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学士学位;1961年毕业于原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主持重油多产气体烯烃研究,开发成功重油催化裂解(DCC)、催化裂化多产汽油和液化气(MGG)等技术,实现商业化运行,DCC以成套技术出口国外;指导钛硅分子筛研究,开发成独创性的空心钛硅分子筛,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发明高含酸原油催化裂化脱酸技术,实现工业化。开展劣质原油裂化与制气一体化研究。发表专著3部,学术论文170余篇,国内外授权专利190项;获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石科院,见到了汪燮卿院士,汪老高兴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几句寒暄之后,便开始和我们聊起当年在清华的那段经历。

追忆清华岁月

汪燮卿院士是在1951年进入清华化工系读书的。1953年院系调整,化工系就调整为北京石油学院。虽然老师和学生都搬了过去,但那时的条件不好,做实验还要回到清华大学化学馆。可以说五年的大学时光中,汪院士受到清华教育影响还是很深的。

那时考上清华的学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中对院系有详尽的描述。汪院士的录取通知书中,有当时清华化工系最高端的设备——一台铜做的精馏塔。那时化工系在学校的北面有四台设备,其中一台就是那个精馏塔。虽然现在任何一个石油学院、中等职业学校都有精馏塔,但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这台精馏塔还是让汪院士引以为豪的。院士又回忆起蒋南翔校长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和印象最深的两门课——马约翰的体育课以及艾思奇的哲学课,第一节课大一全体学生是在大礼堂上的。他对马约翰先生冬天穿短裤跑步的事仍然记忆犹新。回忆起自1961年参加工作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年了,谈到这里,汪院士自豪地说:“我已经达到蒋南翔校长的要求了。”

培养创新意识

接着,汪燮卿院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他提到创新需要三个要素,即“异想天开”的精神、实干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汪燮卿学长为同学讲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汪院士认为所有的创新,特别是基础性、原始性的创新,一定要有一种“异想天开”的精神。他说:“‘异想’天不一定能开,但是不‘异想’天肯定开不了。这种精神,需要自己培养,自己训练,自己观察,以至于看到周围的事物都可以引起创新的兴趣。”他用房间内的空调举例,提到如今的空调和十几年前的空调在设备原理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在细节上有所创新。以前的空调风的导向叶片是向下的,而现在的导向叶片几乎都是向上的。仅仅是叶片方向上的差别,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效果。叶片朝上的空调风通过天花板反射会更加柔和、均匀,降低房间内的温差,从而减少人们患感冒的几率。这个例子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身边的很多小事都可以启示人们进行创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汪院士说,“要开阔眼界、开阔思维。如果人的思维受到某些事物的禁锢和束缚,要想创新是很困难的。”

创新的第二个要素是实干的精神,特别是在化工领域,不能搞投机,只能靠实干。在化工领域,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处理好安全上的问题,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应。他提到了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PX事件,说道:“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知识普及,消除误解,另一方面生产操作一定要做到扎扎实实,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他还提到对于一台设备、一个工艺过程,要做到“安、稳、长、满、优”。“安”是安全,“稳”是稳定生产,“长”是长周期,“满”是满负荷,“优”是优化操作。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降低成本,进而让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创新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要有团队协作能力。汪院士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就像指纹一样都不完全一样,一定要把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对于团队的领导,就要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如果发挥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忽视了另外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这就是水平问题。如果发挥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压制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这就是品质问题。”我们现在提倡竞争,但是团队里面一定要加强合作。汪燮卿院士又提到:“胜负成败是第一位的,是非功过是第二位的。如果在事情还没干成以前,就要分你是我非、你高我低,那这件事肯定是干不好的。因此只有把团队搞好,协作搞好,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缺点,才能有条件提‘创新’。”

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对社会没有负面作用,再小也是有贡献的。汪院士认为一个人的物质生活是有限制的,但精神生活是无止境的。他希望我们从点滴入手,培养创新精神,用国内外先进的知识、思想武装自己,对新的事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进行批判性接受,这样才能丰富我们自己的知识和思维。

结合自身经历

接着,汪燮卿院士谈到在民主德国的留学经历,他认为德国的教育是“死板”和“灵活”的结合。“死板”就是死记硬背,但很多东西背熟后就会熟能生巧,思维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而“灵活”就是活用各种知识,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汪院士回忆起在德国的一次考试,一进入办公室,教授就让他把电灯打开,甩出了一大串问题:煤气灯火焰每层温度是多少?日光灯、白炽灯、冷光灯的温度又分别是多少?在没有开始正式考试时,就问了一大堆问题,考察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是否做到灵活运用。

汪院士的科研经历十分丰富,主持开发了两套成熟的技术,其中之一就是重油催化裂解(DCC)生产丙烯技术。谈到在科研中遇到的困难,他坦言很多成果都是被“逼”出来的。当时我国经济被西方国家封锁,无法进口石油。那时大庆原油质量虽然不错,但轻组分少,裂解制乙烯的原料少,而胜利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原油质量还不如大庆油,因而需要想办法从重油出发来生产乙烯和丙烯。汪燮卿院士带领团队进行研究,打破催化裂化的常规方法,开发新的催化材料、技术和工艺,最终攻克了当时石油化工的一大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技术开发成功后,还出口到了好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一套在沙特, DCC 生产规模达到了460万吨/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被誉为“丙烯发生器”。

谈到对现在科研的建议,他认为目前最需要注重的是环境保护和“零排放”。具体而言,就是对每一种污染物都要进行专一的处理。同时,对每一个产品都要精细化开发,也就是说产品要精雕细刻,工艺要精耕细作,成本要精打细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们今后长期努力发展的方向。”汪院士说道。

汪院士和采访同学合影

代代传承的清华人

汪燮卿院士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来为我们讲述创新的要求和重要性。虽然仅仅在清华化工系学习生活了两年的时间,汪院士仍然对这个园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采访中他多次提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并由衷地希望我们在清华优良传统的熏陶下,好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采访人:冯汇宝、肖维新、李英崴)


相关新闻

  • 062018.12

    汪燮卿:创新是责任也是兴趣

    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创新就是劳动,成果就是荣耀。舍得下苦功夫,不惧下笨功夫,汪燮卿取得了累累硕果。

  • 012014.08
  • 182016.09

    给你讲个有趣的故事——明毅学长访谈录

    明毅学长说,回到清华这个熟悉的环境,很多随着时间变成潜记忆的东西一下子又涌现了出来。看着新生们入学,想到了当年只身一人从外地来到北京求学,想起在大学五....

  • 122014.06
  • 012014.08
  • 122016.09

    红色清华,峥嵘岁月——滕藤学长访谈录

    滕藤,1930年4月生,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留校任教,担任校团委书记。1957年被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学习人工放射性物质工艺学。1959年回国后即与汪家鼎和朱永(贝睿)共同组织工程化学系师生从事萃取法提取核燃料钚的工艺和化学研究,该项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化工系党政主要负责人、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1985年调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此后...

  • 282024.03

    丘成桐捐赠支持清华大学数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3月26日,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向清华大学捐赠,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以其父母名字命名的“丘镇英基金”和“梁若琳基金”,用于支持数学学科发展、新一代数学领军人才培养与求真书院建设。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丘成桐,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科学中心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出席仪式。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主持仪式。丘成桐致辞丘成桐...

  • 042024.01

    李俊峰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0讲:“强基计划”与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

    2023年12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教授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50场活动,以“‘强基计划’与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了讲座,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出席本次活动。1600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李俊峰主讲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清华大学积极推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并推出“强基计划”改革基础学科招生,选拔有志...

  • 232016.09

    甘做国家发展铺路石——袁乃驹学长访谈录

    袁先生说,他这辈子对国家科学发展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但是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就像是铺路石,国家需要就第一个冲上前。

  • 222016.09

    踏遍青山人未老——赵宗鼐学长访谈录

    这位为党和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在晚年依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余热。踏遍青山人未老。“青山”不仅是赵老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也是赵老几十年来奋斗的事业,更是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