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踏遍青山人未老——赵宗鼐学长访谈录

2016-09-22 | 黄镭 | 来源 清华大学化工系团委 |

人物简介:

赵宗鼐,1928年4月生,北京人。194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48年加入民主青年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

1951年任西北石油管理局玉门矿务局人事处干事、采油厂化验室主任。1953年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采油厂注气工程师、厂党总支部副书记、厂党委副书记。1959年受错误处分,下放当工人。1961年任玉门石油管理局2油矿副矿长、老君庙矿矿长。1967年-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下放劳动。1969年任玉门石油管理局老君庙矿生产组组长。1972年任玉门石油管理局老君庙矿革委会副主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革委会技术负责人、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常委、总工程师。1978年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总工程师。1981年任石油工业部海洋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1982年8月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1986年4月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委员会常务副书记。1988年1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4年10月-1995年任人事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3年7月按正部长级待遇)。

曾任中共第12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13届中央委员,中共14大中纪委委员。

9月6日,化工系的同学们及清华校友总会的老师们一同前往赵宗鼐学长家中,与学长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交流。赵宗鼐学长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建系后的第一级学生,如今化工系即将迎来七十华诞,赵老也已步入耄耋之年。从他的身板,他的面容,他的精神来看,难以想象赵老已年近九旬,仿佛满眼望去都是他青春年代慷慨激昂的影子。

清华的峥嵘岁月

赵老生于一个化工之家,父亲、祖父都是学化工出身。可能受此影响,也出于自己的兴趣,赵宗鼐学长1946年从北京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工系。那时的化工系,像刚出生的婴儿,什么都是新的。曹本熹教授刚从国外回来,教授、助教、讲师都是现聘的。赵老回忆起了当年的化工系:“大礼堂的东侧,那时有一排平房,化工系在最后一排。化工系后面有一间屋子,后来就被改造成实验室了。”化工系在那儿诞生,赵老的大学生涯也由此起步。

那一年,日寇的铁蹄刚刚远去,随即而至的是接连不断的内战。在隆隆的炮火声中,热血青年心头逐渐涌起了一股担忧国家民族命运的洪流,因而学生运动成为了当时的主旋律,赵宗鼐学长也参与其中。出于对进步的思想的向往,1948年,赵老赵加入了民主青年同盟,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时的共产党和外围组织处于地下状态。赵老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工人夜校。工人夜校是给工人业余上课,宣传一些党的思想,革命的道理的组织。“因为国民党的腐败,像个烂摊子,接触到的,听到的,都是一些腐败的事。所以共产党声音一出来,在学生之间引起了广泛的认同,于是我参加了工人夜校。”赵老非常认真地准备讲授的内容,也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为工人讲解。“给工人讲课不是一个班,就是很少的几个人。但是很少几个人总要吸引人,你不能光讲些空的口号和道理啊。”

访谈中赵老深情讲述

北京城解放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来说是非常兴奋的事。赵老回忆道:“当时清华参加入城仪式是在前门外。部队从永定门进来,我们就在这儿迎接。部队一批一批进来,很晚才轮到学生。”谈到后来的开国大典时,赵老回忆说:“当时清华学生在天安门对面西侧,靠近人民大会堂的地方……开国大典尤其对党员来说更是终身难忘的经历”。

赵老用他铿锵有力的叙述,再现了他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迎接解放的峥嵘岁月,生动感人,并时时激励后人前行。

祁连山上的三十年

1951年,赵宗鼐学长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甘肃玉门油田工作,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81年。“在报名的时候,我就想,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然后我就分到了西北。西北有两个点:一个新疆,一个甘肃。我就到了甘肃玉门。”

那时来自北京、天津的几位大学毕业生,有着一股昂扬的劲头。听说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大家都兴高采烈的。从北京出发,坐火车来到西安。接着又坐拉矿石的车,一路颠簸,几天后,终于抵达了玉门。“咱们年轻人有力量嘛,就唱《团结就是力量》。坐车的时候是在矿石上打的铺盖卷;不过吃的可以,大米白面都有。沿途说说笑笑,年轻人嘛,比较随便。”

赵宗鼐学长(一排左三)与一同到玉门工作的同学在驻地的合影

赵老在玉门的工作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期间经历了风风雨雨,起落浮沉。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就明确要把玉门建成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这就要求参加工作的人对石油工业的方方面面都要了解。于是赵老一开始就到了人事处,从事管理工作。此后几年历任化验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党委副书记等职。1959年,受反右倾运动冲击,赵老下放当了两年工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下放劳动。然后先当生产办公室主任,又当了革委会副主任。“上上下下,岗位挺多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赵老才恢复了正常的工作,一直到1981年调离甘肃玉门。

两次被下放,并没有摧垮赵宗鼐学长的决心,相反,这使他工作变得更加踏实认真。“反右倾的年代下放当工人,内心当然是很痛苦,但是我也有想法。因为我过去一直给工人上课,一直在给他们讲道理。既然我当工人,那我就在工人中当个好榜样。有的人下来以后,经常找上级去申诉,而我一次也没干。做工人就要做个好工人,支持我的主心骨就是这个思想。”赵老还回忆起那时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和他对此的回应:“周围的人对我很好奇,说过去我对工人讲了那么多道理,今天做工人,跟大家一样了,就看我怎么当工人。我就有意识地和工人较劲。你能干的,我也能干,甚至我比你还多干。”

赵老觉得清华的校训对他的工作影响非常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他一直铭记于心。所以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无论是做领导,还是做工人,赵老都努力地完成。

赵老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他原本做好了献身玉门油田一辈子的打算,但最终还是因为生产形势的发展,接受组织调动,几经辗转,回到了北京。

“北京人,在北京工作挺好嘛。其实我这北京人,生活主要不在北京,是在祁连山上。”赵老转了一个圈,最后又回来了。

访谈中同学们聆听赵老回忆往事

情系祖国一辈子

退休后的赵老,虽然无需为工作所累,但他还坚持学习。赵老说,如果没有这个,光是吃了睡了,就没有意义。

赵老订了三份报纸,每天坚持阅读,与国家、民族、人民活动保持密切的联系。“清华的《水木清华》,虽然我没看过多少文章,但是我感到清华的朝气蓬勃;我看了一些年轻的同学的事迹,对我很有启发。”《水木清华》帮助赵老重温了火红年代和青春岁月。清华的这种朝气,也是自强不息的体现,当然也给自强不息赋予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内涵。

赵老热爱书法,也把书法当作陶冶情操的方式。在他的客厅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砚台。他的客厅,俨然成为了一座“中国书法文化馆”。

赵老专门为同学们书写的寄语

然而最让赵老自豪的,却是他利用退休后的十几年时间,走遍了我国大多数的县区。“以1965年的行政区划,全国有2356个县。我跑得比较多。全国的县,只有青藏高原我没跑完,大概还差一百个,其他的县我全跑了。”接着赵老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份地图,这也是他最为珍贵的财富。赵老去过的县,和他经过的路线,他都一个不漏地在地图上标记了出来。所到之处,他都用照片记录当地的风景,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经历。“我照相的技术不高,但是我喜欢照。我也写过日记,干了点什么都记下来,像流水账那样。”不过他还谦虚地表示:“回忆录我倒不准备写,因为我觉得我那些经历不值得一提。”

赵老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走遍中国”的愿望便一直埋藏于赵老心底。退休后,“终于可以实现愿望了”。而说到这样做的原因,也让我们对赵老肃然起敬。“首先,我还能动一动,就要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二,我对古诗词比较有兴趣,对于诗中描写的景色,我也想看一看。第三,跟创新有关,一个新的建设,新的项目搞出来了,我就去看一看。最后就是跟党和国家的建设有关。”赵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着一片超乎寻常的热忱,这,或许也是赵老永葆青春,充满朝气的原因吧。

赵老作满标记的地图

这位为党和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在晚年依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余热。踏遍青山人未老。“青山”不仅是赵老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也是赵老几十年来奋斗的事业,更是赵老一生心系的祖国。这就是对赵老辉煌的一生最好的诠释。

赵老与到访的老师、同学们合影

(采访人:刘伯民、安振华、韩晴、黄镭、清华校友总会黄文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