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汪燮卿院士:我们是临危受命,应该义无反顾

2022-03-29 | 崔兴毅 | 来源 光明网2022-02-24 |

“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虑,才能够决定这个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局限性,看准了,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汪燮卿

“现在高速公路的沥青非常好了,我们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出口。”汪燮卿说,国家的变化和进步太快了,这是千百万人千辛万苦共同劳动的结果。

但多年前并非如此,汪燮卿的思绪回到了1978年。“那时我在干什么呢?”汪燮卿回忆说,自己那时在研究“路和油”的问题。当时,由于沥青性能差,柏油马路是夏天流油,冬天龟裂。他的任务是分析大庆油田的原油能不能用来生产高速公路的沥青,用哪个油田的原油生产沥青好。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相继发现了多个油田,我国石油供应实现了自足,并且还有富余。当时国家提出要“用好我国的一亿吨原油”。可我国生产的原油轻、组分少,难以兼顾汽、柴油的生产供应和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用重质原油生产乙烯和丙烯。这项技术的开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1986年,时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汪燮卿被委以重任,主持开发重质油生产轻烯烃这个重大课题。

“它是我们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自行开发的一个技术。”汪燮卿说,用重质油生产轻质烯烃,是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中国的原料性质、市场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开发这个新技术。“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临危受命,应该义无反顾。”汪燮卿说。

他担任了这一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组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组织、主持并亲自参与了DCC(深度催化裂解)以及配套催化剂的一系列科技攻关工作。

创新研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生产技术的专家、工程设计的专家、工艺开发的专家,也有催化剂生产研究的专家,大家凑不到一起去,吵得一塌糊涂。”汪燮卿说,每当争执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都让大家先冷静下来。在汪燮卿看来,“挑毛病不难,但如果能把每个人的优点收集起来,形成完整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果实,就是我们前进的基础。”

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高酸原油加工存在巨大的经济价值。当大家开展此项技术研究时,才发现汪燮卿与他的博士研究生早已提出了高酸原油加工技术方案,按照此方案进行工业试验和生产,很快就产生了经济效益,并获得中国石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但获奖证书上,并没有汪燮卿的名字。

提及此事,他笑笑说:“我的想法有用就好。”正是这种低调、谦虚的性格,加上韧劲和坚持,让汪燮卿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科学技术方面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DCC项目获得成功后,汪燮卿又根据市场需求,主持开发了一系列的催化裂化新技术,并使其形成系列,不断充实完善,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DCC等技术因而被誉为“催化裂化家族技术”。

如今,80多岁的汪燮卿依然关注着能源行业的发展,他对未来抱着乐观的精神。“要艰苦地工作、艰苦地奋斗,还要有科学的精神。”汪燮卿说:“在开发新技术时,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都要好好考虑,这样才能够决定这个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优越性、有什么局限性,看准了,我们才能少走弯路。”


院士小传

汪燮卿(1933— ),有机化工专家,长期从事炼油和石油化工科技开发,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我国石油组成、油品和添加剂分析研究工作;率先主持开发成功一条炼油与石油化工相结合的新技术路线,完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攻关;主持劣质原油加工的研究开发工作,完成高酸原油直接流化催化脱酸的研究,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指导钛硅分子筛的合成应用研究工作,实现有机化工氧化的清洁生产技术。


相关新闻

  • 062018.12

    汪燮卿:创新是责任也是兴趣

    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创新就是劳动,成果就是荣耀。舍得下苦功夫,不惧下笨功夫,汪燮卿取得了累累硕果。

  • 232023.11

    风云际会粤港澳,清华潮涌大湾区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照片把无限的时间定格于有限的方寸,给了我们一把回溯历史的钥匙。依珠江、傍南海,从当年的改革开放窗口深圳,到今天串珠成链的璀璨湾区,一批批清华人选择在南国这片梦想的热土书写人生。这里记录着几代人的奋斗和光荣,翻开历史的相册,像是推开了一扇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门,一条时光隧道慢慢浮现,清华人在这里书写的一段段故事,时间都知道。第一篇章敢为天下先拓荒牛们筚路蓝缕这张照片是2004年12月,招...

  • 212022.01

    迎着新中国朝阳毅然回国克己奉公的地大教学元勋和南建主帅——池际尚

    1950年8月初,“威尔逊总统”号邮轮正缓缓驶离美国旧金山港,开始了它开往香港的漫长旅程。在这艘搭载300余名乘客的远洋邮轮上,有100多名中国旅美留学生和科学家。他们是新中国诞生后归国的第一批,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批留学回国人员。在这批中国留学生中,有一位年轻学者,蓄着运动员式齐耳短发,身穿连衣裙,行囊里别无长物,只带了一架手提式缝纫机。她就是中共地下党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岩石学博士后高级研究员,后来...

  • 122007.11

    临危受命的陈岱孙教授

    1937年抗战爆发,时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的陈岱孙教授应邀到庐山参加了讨论时局的会议,会后回到天津,铁路交通中断,直到平津地区全部沦陷,两地通车后才回到北平。由于无法出城,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在北平城内开会,商定将清华大学迁往长沙,并派陈岱孙立即前往南京接洽迁校事务。他遵照会议决定于次日离京,行前没有回清华园。他在清华大学的全部财物、科研资料和手稿全部遗失。陈岱孙到达南京后,才知道北大、清...

  • 262016.09

    从点滴入手培养创新精神——汪燮卿学长访谈录

    汪燮卿院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他提到创新需要三个要素,即“异想天开”的精神、实干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 242012.11

    临危受命的陈岱孙教授 ——张友仁

    1937年抗战爆发,时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的陈岱孙教授应邀到庐山参加了讨论时局的会议,会后回到天津,铁路交通中断,直到平津地区全部沦陷,两....

  • 212007.09
  • 222013.03

    不老的院士——潘际銮——余姗

    受领导的委派,我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焊接专家潘际銮院士办理有关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能让我近距离地感受一位科学家的风采,也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 242021.05

    认识这个世界,是我们人类的天性——高原宁院士的科学世界

    在高原宁看来,认识这个世界,是人类的天性之一。而物理学正好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可见到可见,从不可及到可及,从不可知到可知——“有些时候当然会很波折、很艰难,但我依然选择乐观”。

  • 162018.05

    刘宝珺院士:做个思维活跃的“多面手”

    在谈到个人成长问题时,87岁高龄的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强调:“我们应该涉猎广泛,把各方面的东西联系起来,一专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