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戚发轫与中国的航天事业

2004-04-16 |
戚发轫与中国的航天事业

戚发轫与中国的航天事业
作 者: 发布日期:2004-04-16

中青在线 2003年10月22日

  今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飞船载人升空,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的名字通过媒体也已进入千家万户。《人物》第10期介绍了戚发轫与中国航天事业的不解之缘,现摘编如下。

  1933年出生的戚发轫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当时,他攻读的是飞机专业,结果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穿上军装,跟着苏联的一个导弹营学习导弹的操作。

  1958年,组织上准备选送他去苏联军事院校学习导弹的总体设计。可等他专门学了几个月俄语,满心欢喜准备赴苏时,上级又突然通知不去了,原因是苏方不接收军人。为了学导弹,他只好脱掉军装,通过高教部到苏联去学习,行装都准备好了,并匆忙结了婚(听说到苏联一学就得五六年),可他刚准备赴苏时,苏方又有明确意见:学导弹总体设计的人员不能去。

  这样,他两次赴苏学习导弹技术的机会,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剥夺了。在赴苏无望的情况下,他只好安下心来,在国内跟援华的苏联专家学习了。

  然而,正当戚发轫憋足了劲一心一意跟苏联专家学习导弹设计时,苏联专家又突然全部撤走了!

  怎么办?投师无门,四顾无路,惟一的选择,只有丢掉洋拐杖,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干!时至今日,戚发轫和许多老专家们都说,中国的航天业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完全是“逼上梁山”。

  此后,从导弹到原子弹的研制和导弹相结合的导弹核武器总体工作,再到“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戚发轫从此与中国的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8年,作为“航天十八勇士”的一员,戚发轫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在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戚发轫和同志们遭遇了不少难题。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做卫星天线展开试验。当时没有像样的试验条件,不具备应有的试验设备,但又必须要争抢时间,于是他和同事们只好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一间仓库里做试验。这种试验很危险,卫星天线一旦折断便会伤人。为了防止伤人,在没有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他和同事们各自在头上顶一个包装箱盖,以作盾牌,然后有的爬到房梁上,有的躲到墙角边,从箱子盖的缝隙中观察卫星旋转时天线展开的运动,最后终于弄清了问题的症结,排除了因复杂运动而造成天线折断的隐患……

  “东方红”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宇宙空间,并奠定了我国空间飞行器研制和发射的基础。“东方红一号”还在天上,只是没电了,当时使用的蓄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就不能再播放音乐了。

  1992年1月,中央专委批准载人航天工程立项。9月,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决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之路,开辟一条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的发展道路。这一年,戚发轫执掌飞船总设计师“帅印”。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神舟号”飞船首飞获得成功,戚发轫这一年刚好66岁。

  为了实现几代中国人的飞天之梦,戚发轫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与痛苦。

  1967年戚发轫刚刚开始搞卫星的时候,从南苑国防部第五研究所调到现在地处北四环的空间技术研究院。当时,他爱人去了“五?七”干校,家里60多岁的老母和两个孩子全由他一人照看。由于上班路程太远,他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得起床,烧水做饭,操持家务。然后再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跋涉几十公里去上班。

  上班后的戚发轫更忙。搞卫星的任务本来就重,“革命”工作还一点不能耽误,也不敢耽误。戴着“地主子女”这顶沉重帽子的戚发轫每天上班前“早请示”,下班时“晚汇报”,中间还要开会、学习、背语录、听报告、搞大批判。其他的时间则是拼命工作,加班加点。

  晚上,戚发轫下班回到家里,已是筋疲力尽,两眼发黑。但做饭洗碗洗衣服,家务事还有一大堆。他还要查资料,绘设计图……由于太忙,每逢元旦或国庆要买什么食品时,他都只好对孩子们说:“你们如果想吃,就自己排队去买吧!”于是,每每是七岁的老大牵着两岁半的老二,去排队购买当时按计划供应的、少得可怜的各类食品。

  为了支持戚发轫的航天事业,贤慧的妻子姜福玲总是一人承担着所有的难事、烦心事。决不让丈夫有丝毫分心,这是她一贯的行事准则。

  2000年初,姜福玲的身体感到不适,去医院的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肺癌!

  研究院的几位领导经过商量,决定将这一消息告知戚发轫。此时,戚发轫正在西安测控中心紧张地忙碌着。在得知爱人的病情之后,戚发轫脑子顿时一片空白,但坚强的他一点也没表现出来。待打开家门时,看到在香港工作的儿子也回到了家里,他彻底明白了……这一时期,是“神舟二号”发射前的关键时期。戚发轫返回酒泉飞船发射基地,飞船升空前,他将在那里工作两个月。因为妻子病房里没电话,为了随时与妻子取得联系,他临行前特意给妻子买了一部手机。在基地,他每天再忙,也要抽几分钟给妻子打一次电话。

  2001年3月6日早晨,戚发轫突然接到女儿戚虹的电话:“妈妈已……”

  处理完妻子的后事,戚发轫又立即投入到了更加紧张的“神舟三号”飞船的研制试验中。他知道,他必须尽快地将我们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因为这不仅是他的,也是妻子的心愿。2003年10月15日,随“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升空,这一心愿终于实现了。


附 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