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放弃美国高薪来杭 他要为祖国再干50年

2018-04-13 | 文/叶临风 图/姚颖康 | 来源 浙江在线2018年4月10日 |

何恺源,2006年获得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 The StateUniversity of New Jersey)石油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5年,作为高级科学家参与美国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分子炼油项目,取得两项美国发明型专利,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5年回国创办了杭州辛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技术领域及产品为分子炼油模拟技术、分子炼油RTO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分子炼油全流程模拟技术等。

何恺源说,最好的年华,不应该是最舒服的年华,不是在学校里天马行空,而是在事业上搏斗前行。

“杭州是一座亲近的、不让人有漂泊感的城市。”2015年10月,何恺源离开了生活十年之久的美国,踏上前往杭州的创业之旅。他记得飞机落地那天,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在寒冷的新泽西,生于江南的他已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润泽了。

放弃美国优渥条件毅然回国

在何恺源的家乡江苏镇江,一般按虚岁来计算年龄。“所以说,我来杭州那年刚满三十岁,正当而立。在这样的年纪,做出离开美国的决定确实吓到身边不少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何恺源,2006年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全球最大的石化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美国研发总部)就职高级科学家,拥有十多项专利。他也在美国成家了,妻子高晨的事业同样出色,两个女儿Emma(何梓西)、Ellen(何梓一)长得甜美可爱。

一晃,来到杭州两年半了,他用“平稳”二字形容自己创立的杭州辛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营炼化行业分子炼油、分子管理相关技术等业务的企业。有调查统计显示,科研型初创企业往往需要3-5年时间的积累,尽管目前还没有取得巨大的成绩,但何恺源相信,公司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恺源明天要飞山东,下周飞北京,下下周要飞新疆。”杭兵兵是何恺源的合伙人。他说,2017年,何恺源一共飞了100多趟,每星期都要出差,这在公司创建之初是无法想象的。“算是甜蜜的烦恼吧,业务正在一点点拓宽,我们对未来都很有信心。”杭兵兵笑道。

想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分子炼油”作为炼化行业实现智能化的重要技术环节,在国外大型石油企业有超过20年的发展历史。以何恺源的“老东家”美国埃克森美孚为例,该项技术每年为其带来近20亿美元的利润提升,折合人民币达上百亿元。

作为公司的高级科学家,何恺源说,在美国的岁月里,常想起清华大学的一句校训:“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一身腱子肉的何恺源不仅做到了健康——他每周健身、打球,不近烟酒;他同样把“为祖国工作”牢记在心。

一天夜里,何恺源摇了摇妻子高晨的肩,“为外国人打工,总感觉缺了点什么。”高晨会心一笑,“一开口,我就读懂了他的心思。从始至终,我都十分支持他回国的念头。”

可是,去哪里呢?

何恺源考虑过许多城市:靠近家乡的苏州、南京;走在信息化前沿的深圳;国际大企业集聚的上海;以及他很有感情但创业成本门槛较高的北京……这些城市最终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牵绊住了何恺源前往的脚步。

正在何恺源一筹莫展之际,2015年3月,浙江省科技厅访问纽约举办吸引海外人才专题会,“杭州”这座城市进入了他的视野。

言出必行的杭州政府抱得才子归

2018年初,80后创业领军人物茅侃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35岁。这则新闻让何恺源十分震动。

“许多初创企业都一度徘徊在十字路口,左手希望,右手绝望,你不知道哪条路离自己更近。”回顾这两年半走过的路程,何恺源顿了顿,说出“不容易”三个字。

何恺源也很庆幸。他说,自己选择了杭州,杭州也选择了自己。

浙江省科技厅一次牵线,拨动了何恺源的心弦,他在半年后决定辞职回国。

来到杭州的第一件事,是准备杭州滨江区新一轮“5050人才计划”的答辩。仅仅过去一个月不到,答辩结果就出来了。随着何恺源入选滨江区“5050计划”,2016年2月25日,辛孚能源正式成立。很快,政府承诺的50万元扶持基金也到位了。

“杭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政府言出必行,政策透明度高,扶持力度也非常大。”

现在,辛孚能源凭借30余人的团队规模,在多项技术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如分子管理体系的综合运用,可为国内炼化企业带来超过100元/吨的利润提升;汽油、柴油等分子级调合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开发出了全球首个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原油分子级评价技术,大幅提升了我国发现、评估全球原油市场中机会油的能力。

尽管过程艰难,何恺源说,他今天所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超过过往人生的任何阶段。

“宜居之都”逐渐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都说杭州宜居,何恺源却认为,这里正逐渐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从小到大,何恺源一直向往着生活在一座景色秀美的城市。尽管归国后的多数时间都在各地奔波,但只要回到杭州,他就会抽空逛逛。渐渐,何恺源对杭州有了家的归属感。

除了风景之外,何恺源看到了杭州这三年以来的变化。

“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多;在人文环境建设上,杭州也做了许多实打实的工作,比如‘车辆避让行人’的风行,值得全世界效仿学习。”何恺源还发现,杭州的人才涌入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其中就包括很多和他一样的海归博士。这在他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我们公司的理念是‘坚持自主创新’。这样的企业,过去在中国挺少,如今则是越来越多,尤其在杭州。”何恺源享受着这里的创业氛围。他的团队以80后为主力军,也不乏一些90后。他们生于五湖四海,从世界各地留学归来,每天聚在一起头脑风暴,为杭州乃至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何恺源并不孤独。在滨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金融、电子商务、智慧医疗等各行各业精英争相前往滨江这片热土,创业海归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

据悉,2017年,滨江区引进各类人才26626人,新增国千、省千专家31人,国万专家10人。这个地处钱塘江南岸的年轻行政区,如今还聚集了大批科创类企业:去年,滨江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1家,列全省之首。

今年夏天,何恺源的妻儿都将回国来杭定居。“终于不必每两周飞一趟国际长途了。”再次见到何恺源时,他依旧是理着短发、一身灰色棉绒卫衣、黑色休闲裤,精神焕发、满面笑容的样子,仿佛刚出校园的少年。

“我又想起杭州的一个优点了。”提到孩子,何恺源脑筋一转,笑着说道。

“这儿还有全国一流的中学、大学。”他相信,家人会和自己一样,很快爱上这座城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