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润物细无声

2008-12-05 |

——毕业50周年,感悟母校的多彩教育

王国伟 (1954)

1952年,我是经过清华干部补习班的学习后才考入清华水利系的。因为选读的是专修科,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但这短短两年的清华生活,却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并对我的人生道路起着坚实的奠基作用。

王国伟与老伴李坤芳于广州

我入校的1952年,正是院系调整刚刚结束,清华的文理科大都并入北大;北大的工科多并入清华。记得在当年的开学典礼上,北大的马寅初校长作为嘉宾,曾在典礼上致辞。他把这次院系调整比喻为北大和清华两校结婚。他的语音刚落,钱伟长教务长便插话:“谢谢我们的爱人马校长!”一句话引来全场哄笑,把这开学典礼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开学不久,我就发现清华的教育极富特色。虽然是工科大学,却十分注重学生多方面知识的培养。为了充实学生的社会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会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我们水利系的学生,就曾到西郊机场欢迎印度总理尼赫鲁。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又如1953年春天,我们还到天安门广场去参加斯大林的追悼会。至于每年的“五一”、“十一”大游行,我们更是每次都必到天安门前去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去感受新生祖国的那种朝气蓬勃,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此外,学校还多次请来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给学生作报告。印象中最深的,是请冀朝鼎来校给同学们作国际形势报告。之后,请来作形势报告的还有当时的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陈家康,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主任乔冠华。还请来胡伟德给同学们讲《柏林外长会议和印度支那问题》,请来范长江讲《中苏友好与保卫世界和平》。为纪念伟大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逝世七周年,又请来中央戏剧学院附属歌舞剧院院长金紫光来校作专题报告。这些大型报告,都是全校性的,全体同学都要参加。大礼堂里坐不下,便在各系的大教室里设众多的分会场。因此,有时听完了报告,也见不着报告人长的是什么样子。

除这类大型报告会外,还经常举办一些小型报告会。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愿参加。虽是自愿参加,我却是每次都必到会。至今能记得的有:

山西作家马烽来校作报告时,穿一身褪了色的棉布中山装,脖子上围一条花格围巾,戴一顶棉布帽子。想不到与西戎合写过《吕梁英雄传》的大作家,竟朴素得像个农村干部。

漫画家方成和他的合作者钟灵,在科学馆旁边新建的阶梯教室作报告。他们讲的内容自然都是关于漫画的创作。记得当时还拿出一幅他们自己的作品: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斑点组成一个人体的开头作轮廓,请大家猜是什么含义。还未等猜出,他们便解释说是臭虫太多了,把一个裸体睡觉的人包围了,他一翻身,就压死了身边的臭虫,留下了这些血迹。……他们的讲话,和他们的漫画一样,幽默风趣,不时引来阵阵笑声。

北大教授,历史地理专家侯仁之来校作报告,讲题是《北京城的变迁》。他的开场白精彩极了。他的语言美得像一首散文诗。遗憾的是当时未能全记录下来。大家都感到他的诗人气质远远超过他的教授身份。

另外,我们清华的老校友韦君宜,江苏女作家菡子,都来校给我们作过精彩的报告,使我们这些以丁字尺三角板为武器的工科学生,大开眼界,并增长了多种见识。

不能不提的,还有一次学校从北京师范大学请来一位民族器乐教授(名字忘了),他讲的都是关于筝的知识。他在大礼堂给我们作报告,讲完了又作演奏表演。当他演奏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时,让我们都闭上眼睛来欣赏那优美的旋律。后来,他让把礼堂的灯全熄了,让我们在黑暗中再听一遍,致使这优美的旋律至今难忘。

我真感谢母校在我们的心灵中播下这么多文学及艺术方面的种子。尽管这些种子后来都未在我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我仍不能不承认,这些种子都化成了我肌体中的丰富营养,使我在后来的岁月中时时感受到它给予的影响和教益。今附诗一首:

清华园里一棵草

不是星辰

发不出炫目的光辉

不是霞光

染不红天际的云朵

不是高山

投不下巍巍的身影

不是瀑布

发不出震耳的轰鸣

不是江河

掀不起拍岸的浪涛

不是大树

撒不下浓郁的阴凉

只是

清华园里一棵草

但是

从未忘记

给春天增添一丝绿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