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荣夫(1961电机)
1958年大跃进,全国都在放“卫星”,体育战线也不例外,清华体育健儿们,人人摩拳擦掌,个个力争放“卫星”,向全国记录、世界记录“敲门”。

准备参加全国比赛的北京代表队中的四名清华学生,右1为作者。
1960年4月21日于工人体育场。
在蒋南翔校长“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之下,1959年上半年,我凭着硬脚板、高频步伐,代表电机、自动化系参加了校田径运动会,获得了五公里竞走的第二名,从而取得了代表清华参加1959年举行的首都西郊高校秋季运动会。我和工物系的王法参加五公里竞走比赛,取得了第一、二名,并且打破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记录。第二天的《新清华》第一版登了这条消息,还登了我和王法在领奖台领奖的照片,由于记者的疏忽,把我的名字写成“汤荣”,“夫”字丢掉了。
自那以后,我正式成为校竞走队成员,由于当时竞走运动在全国刚刚起步,校竞走队总共不到十人,是清华的首列竞走运动队。冯莲丽老师担任我们竞走队的教练,在她的提议下,我由五公里竞走改为五十公里竞走。
1960年3月13日,是个晴朗的日子,我校竞走队健儿们参加了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的北京市首届竞走比赛,我和动力系的徐仲伦参加了五十公里竞走项目。上午八点整枪声一响,我和徐仲伦在最前方阵,真是你追我赶,奋力拼搏,竞走队的战友们组织了啦啦队,为我们加油!“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走着走着,我的鞋子磨破了,我干脆扔掉了鞋子,光着脚在煤渣跑道上继续拼搏。在走完近一半的路程时,我的清华队友徐仲伦因体力不支退出比赛,场上清华运动员只剩我一人了,我深深感到担子更重了!我咬紧牙关,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为清华争光!我紧紧咬住走在第一的人民大学王东,在先农坛体育场跑道上转了一百二十五圈,从上午八点走到下午一点多,最终我以五小时十七分获得五十公里竞走第二名,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在领奖台上,大会总裁判、国家田径裁判夏翔教授为我们发奖,在运动员证书上签名,我的成绩得到了国家正式承认。
五十公里竞走五小时十七分离运动健将差十七分。由此,我被入选北京市竞走代表队,准备参加于当年4月21日举行的全国首届竞走锦标赛。北京市竞走代表队共十人,清华就占了四人,除我外,还有王法、黄德赐、刘继群。
我们于三月下旬参加北京市代表队集训,住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每天坚持锻炼,保证足够的营养,我们的伙食标准一个月40多元(当时在校大学生伙食费是12.5元),我们和国家队队员在一个食堂吃饭,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每月伙食费才30多元,由于吃得太好,我们都发胖了,所以在全国竞走锦标赛上,我的五十公里竞走成绩为五小时四十八分五十九点四秒(二级)。
我两次参加大赛,都走完了五十公里,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和工人体育场的跑道上各转了一百二十五圈。每次走下来,体重锐减两公斤,两大腿内侧都结了薄薄的一层汗水盐!两次五十公里竞走,我都是光着脚在煤渣跑道上走完的,走的时候轻快如飞,可一下来,两脚后跟就缴获了两个蚕豆大的紫血泡!当时的《北京晚报》上还曾刊登了关于我的报道“飞毛腿光脚走完五十公里”。
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为清华争光,吃苦流汗也心甘!
2007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