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翟华:国际公务员海关奇遇记

2010-09-08 |

翟华(1978级热能)

我毕业以后,进入一个国际组织工作,第一个出差的国家是我们的邻邦缅甸。那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缅甸海关对所有外国旅客作“有钱推论”,特别对他们携带的身上的“银子”斤斤计较。进关要报带了多少美元,出关要查花了多少美元,以上两者之差要等于你口袋里剩余的美元数,多了少了都属于有犯罪嫌疑。据说这是为了对付外汇黑市,当时官价是黑市汇率价格的十分之一。

内有政策,外有对策。几位常常进出仰光的联合国咨询专家在我出发前授予我一锦囊妙计:进关时藏匿若干美金不报,到那里后再到黑市上换成当地货币,因为真要按官方汇率,那费用是惊人的高,联合国这点儿出差补助可就捉襟见肘了。可上了飞机一琢磨才发现此事不一般:到底该申报多少美元才能在最小风险下取得最大收益呢?旅店账单必以美元计价,无空可钻;除旅店外,每天吃、行杂费用也不可不以官价适当换当地货币,否则海关大员一眼便可看出破绽。由于既不知道旅店的价格,也不知道当地合理生活费,一个小时的航程飞也似地过去了,焦虑中还是没拿定主意。在过海关的一刹那,我鬼使神差地亮出了囊中所有的美金,前功尽弃,也辜负了联合国专家同事们的一片苦心。

随后又出差到了非洲。非洲地区有黄热病、霍乱等多种传染病,进入许多非洲国家都需要有国际接种预防证书,俗称“黄皮书”。我第一次到西非科特迪瓦时,由于事先准备不周,直到下了飞机才发现人人手持黄皮书排队等待过海关。反正也不能再回去补办,我也只好硬着头皮碰运气了。果不其然,轮到我时,卫生检疫官员护照都不看,却绷着脸非要这要命的黄皮书不可。这时正巧碰见来接机的当地人,只见他问明情况后,看着我这一张东方人的面孔,便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对那检疫官员说:“唉,这些日本人真拿他们没办法!”那位官员一听是日本人,便颇为理解地说:“噢,日本人啊,那就过去吧!”好像日本人都是些天外来客,既不可能被传染,也不会传染他人。总之我就靠自己这张与众不同的面孔顺利地过了这一关。

没有黄皮书也能入境,还算不了什么。那次去博茨瓦纳出差,有急事临时决定要在纳米比亚过夜,可是我没有纳米比亚的签证,心里不免惴惴不安。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赶上飞机晚点,到达温特和克机场时已过午夜。乘客们下了飞机,在机场大厅里填好入境登记表,排着长长的队等待过海关。我自知手续不全,排在最后面,准备舌战海关官员。只见海关关口闸门紧闭,也不见海关官员的踪影。就这样等了好久不见动静。忽然,那队伍开始向前移动,到前面才发现大门敞开,请君入境。原来,由于我们的飞机晚点,所有的海关人员已经下班回去睡觉。看着机场大厅门口“欢迎莅临纳米比亚”的横幅,我的心情好极了。

另一次到非洲中南部马拉维出差,看见进关手续简单明快,不免暗暗称奇:不愧是老牌殖民者训练出来的,办事效率颇有欧洲绅士之风。若干天后出关时却赶上一极为严格的海关官员,大包小包翻了个遍,又在小黑屋里被搜身。搜完后又拿出一张巴掌大的调查表让我填,其中的一条大意是对海关官员的检查是否满意。如满意可径圈“YES”,如不满意则圈“NO”。我巴不得早早出去,当然圈“YES”了事。不料慌忙中不慎错划了“NO”,更糟的是,表上注明如圈“NO”必须要说明理由。正不知如何向这位官员解释,只见他不慌不忙地递给我另一张表,一边说“没关系,填错了可以重来 ”,一边顺手撕掉了那张对他不大恭敬的表格。

进入21世纪,各地海关都加强了“反恐”力度,随身行李中不得携带任何超过100毫升的液体。记得我在胡志明市转机时,我包里放着的几个煮熟了的鸡蛋还是被X光机发现了,虽然里面的液体已经固化,还是被要求“自愿放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鸡蛋的“蛋”与炸弹的“弹”发音相同。当时手里有一瓶矿泉水,自然也被要求“自动放弃”,我当时正好有点儿渴,就仰起头一股脑儿地把水喝了下去,把空瓶留下了。跟在我后面的是一位俄罗斯旅客,也被探测出携带有瓶装液体。当下这位俄罗斯汉子和我一样,也仰起头一股脑儿地把液体灌进肚子。我注意到,海关当时弥漫着伏特加的香气,这位旅客的脸都成了酱紫色。还有一次在欧洲的一个机场转机去美国,在机场旅客们被要求把电脑开机,直到屏幕上出现了“Windows”才放行。我前面的一个美国人的手提电脑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不知是没电了还是机器出了毛病,反正毫无动静,屏幕上一片漆黑。眼看着后面的人等得着急,只见这个美国人拿起电脑,往地下一摔,机器摔坏了事。他回头看着我,挤了挤眼说:“这是反恐的附带性损失,回头找保险公司报销去。”

海关的故事说不完,也不尽是悲剧。那是圣诞前夕,我路过南非。在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进关时,那白人官员拿了我的护照左看右看,似乎非要从中找出什么破绽不可。那年头,种族隔离还没有完全解除,不知此君是否要找我这有色人种什么麻烦。只见他抬起头来微笑着对我说:“祝你生日快乐。”原来,这天是我的生日。

摘自 翟华著《国际公务员奇记》,金城出版社20108月出版

相关新闻

  • 082010.09
  • 012022.09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傅忆文

    8月30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397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98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检察系统18名个人、4个集体获此殊荣,其中,金华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傅忆文(2018级硕,法学院)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是公务员表彰奖励的最高荣誉。今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项表...

  • 012022.09

    多位校友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对397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98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进行表彰。其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校友朱琴、法学院校友傅忆文和张瑜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在大会上收到表彰并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朱琴校友还代表受表彰的个人在会上发言。8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

  • 152022.09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朱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见朱琴很难,她太忙了。会议、调研、起草审定各种文字材料……作为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处处长、政策法规处处长,朱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2002级硕士校友)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工作一项接着一项,压着茬,铆着劲,“档期”紧张得很。“一般早上7时从家出发,23时左右回家。”这样的工作状态,朱琴早就习以为常,“在家也不踏实,一想到工作,就总放心不下。...

  • 272017.06

    清华校友总会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分会工作办法

    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清华校友总会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分会。第二条 英文名称:Tsinghua Alumni Association GSSZ Branch第三条 本团体是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自愿组成的社团组织。第四条 &nb...

  • 302016.03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分会

       清华校友总会深圳研究生院分会(以下简称“深圳研究生院校友会”)于2014年10月26日成立于深圳。旨在加强国内外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之间、校友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服务广大校友,促进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和建设,发扬清华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富强、为清华的发展做出贡献。本团体的监管单位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领导单位是清华校友总会、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    清华深圳研究...

  • 302024.01

    当选国际计算机学会2023年杰出会员、会士的清华人

    近日,国际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先后公布了52人的2023年杰出会员(Distinguished Member)名单和68人的2023年会士(Fellow)名单,清华校友何京芮当选杰出会员;清华教授马维英,校友韩竹、石润婷当选会士。

  • 292016.02

    战斗在国际气候外交的舞台上

    简历:1987年从广西考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1992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两年,1994-1997年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进入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工作,先后任副处长、副研究员、处长,2003年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环境管理硕士学位,2008年1月获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8年3月调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现任应对气候变化司国际政策和谈判处处长。

  • 052018.01

    郭曼桐:从新华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十岁,按老话说是而立之年,而我的三十岁也度过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结束了在新华社7年的一线新闻工作,转而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做国际经济....

  • 172019.12

    张纾寒:冬天里的一把火——记2019年加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中的清华校友

    加州“一天有四季,一年分两季”,跑马这几天正是冷雨绵绵的冬季,但“无体育 不清华”的校友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就像他们所在的烧烧群,是真正的冬天里那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