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郭杰:毕业四十载 感念清华情

2019-05-16 | 郭杰(1975级精仪系) |

2019年,是我们五字班从清华毕业整四十周年。回想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扎根基层在内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33年的工作经历,感慨万千。但最想说的还是,感谢母校清华的培养教育之恩,感谢清华精神相伴左右,在我人生事业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鼓舞我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所处的年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来自牧区,在清华上学享受国家18.5元的生活补助,那时食堂每餐有四五种热菜,多种冷菜供选择,但这足以让我吃饱吃好,我告诉家里每天像过年一样。老师们和蔼可亲,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同学关爱有加,许多老师常常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到学生宿舍辅导学生,老师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师生之间有深厚的感情,这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难忘的印象。在清华的几年里,我不单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清华深厚文化的熏陶。当年清华园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这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主流价值观,是那一代清华人的座右铭。带着这份初心,这代人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全程参与、见证了改革开放的40年,创造了属于这代人的辉煌。

郭杰在大学期间于清华西校门留影

1979年从清华毕业分配,我们机五班共87名同学,北京籍同学和河北籍同学留北京工作,其他省份的同学都是哪来哪去。我从清华、内蒙古自治区省城、地区、县城,一路至巴彦高勒镇的一个小型机械厂,是我们班被分配到最基层的一个。不折不扣地践行了我们的誓言:“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是个很荒凉的地方,是北京沙尘暴天气四个源头之一,当地人戏称: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六个月!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艰苦。当时感到很失落,作为清华毕业的学生,我到这里能做什么呢?这事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和大多数70年代大学生一样,好像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但这个问题工作不久后我就发现,那是个伪命题,只是自己过于敏感没有自信的自我感觉而已。工作中,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出身,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出活,能不能为企业解决问题。

那时候,特别想念清华,怀念园子里的学习生活环境。1980年,《清华校友通讯》复刊,我立即做了订阅,从此她与我相伴左右走过了39个年头。我们那个地方几乎是和外界是隔绝的,信息极为闭塞,打个座机电话,也是件很奢侈的事。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一是收听信号微弱伴有杂音的半导体收音机,再一个就是晚到多日的报纸,统称为“晚报”。每次收到从清华寄来的《清华校友通讯》,有如久旱逢甘霖,总是反复阅读,从中感受清华园里的气息,吸取精神上的营养。此外就是在书中寻找那些在边远落后地区工作的杰出校友的文章,重点阅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以寻求榜样的力量。那个时候,就是一本薄薄的校刊,带给了我巨大的鼓舞,不是置身其中,很难体会那种感受。

郭杰珍藏的1980年复刊以来连续39年的《清华校友通讯》

我用钢笔加粗描写的“自强不息”卡片,就压在我的办公桌玻璃板下面,用以经常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我在那里工作四年,很少人际应酬,也不选边站队,许多科室人员愿意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而我选择经常到车间去,和工人师傅在一起向他们讨教技术上的问题。实践出真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上和谐的人际交往,生产中技术上的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四年中,除了做好主打产品水泵的生产技术工作外,设计制造完成家用、惠农产品两项,并制定完成相应产品企业标准,完成国标技改一项,被任命为技术科长。从上到下,从厂长到工人,以及上级领导,都公认我是个能干实事的人。刚开始不愿意提起自己是清华毕业的,深怕给清华丢脸,面对上下一致的认可,这时感觉作为一个清华人,脸上也是有光彩的。我用我的实际行动塑造了我们清华人的形象:不畏艰难,真做实干。就在我要被任命为技术副厂长的时候,我被组织上点名调到新筹建的啤酒厂工作。这段工作让我体会到,面对艰苦的环境,是怨天尤人混日子,还是自强拼搏做事情,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其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我被任命为设备科长。工作之初,在发酵大罐做玻璃钢衬里工程时,我加班加点拼命工作,由于在封闭的发酵大罐里长期接触高浓度乙二胺、丙酮、固化剂等有机化合物,又缺少防护措施,不幸造成血液性中毒。引出了一段企业和员工互为感动的故事,曾在媒体上先后被广为报道宣传:“企业为挽救爱岗敬业、因工致病的工程技术人员,举公司全力花巨资,全员上下共献爱心,和医护人员一起,几次把工伤病人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九死一生后的工伤员工伤愈不久,便独挑重担,带病工作,报恩企业,建功立业,和企业一起收获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成果。”我把这段定义为“厚德载物”的金川版故事,大爱无声,大爱却有着神奇的力量,她可以战胜死神,把我从死神那里拯救出来。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地疯狂无序的建啤酒厂,最多时达1000多家,等到了90年代初,由于产能过剩,形不成规模效应,全国各地中小型啤酒厂又纷纷倒闭或被兼并。金川啤酒,由于产品品质、水质优势,地域偏僻,虽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同样面临生死挑战。来自东部发达地区产品品牌价格的打压,让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长远发展,厂里确立了开发保健啤酒方向,同样困难重重,阻力重重。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认为,啤酒就是个传统产业,你还能把它做出个啥花样来?业内专家则认为,经千年之久的实践理论探索,啤酒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都已经非常成熟,想要打破常规几无可能。这种讨论交锋在我们研发保健啤酒并申报立项的过程中有过无数次,甚至有媒体依据主观判断对我们的研究报告提出质疑。我们不争不辩,最后用数据说话,用严谨的实验报告说话,用事实说话。金川独辟蹊径,历经风雨,涅槃重生。

我是在经历了八年之久的生死博弈后,放弃了组织上对我工伤供养的安逸生活,选择重回工作岗位的。1994年,经厂里派遣,我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开展金川的研发创新工作。十多年时间里,我一个人集创新、研发、申报、立项、宣传、推广等多项工作于一身,带着四类三级伤残之躯,租住在十几平米破旧不堪的平房里,白手起家,战胜了工作、生活、身体上遇到的艰辛困苦,重重困难,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公司创造出了金川保健啤酒品牌系列,在行业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产领域。

期间完成多学科研究成果100多万字;发表论文、文章百万字之多;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20篇;发表了中国第一篇“WBC2000”的学术论文;“产品功能因子及其有机化研究成果”国际首创领先;获授权国家专利30多项,并大多数都转化为生产力。作为金啤高科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和我的团队创新金川品牌,经过多年艰苦打拼,开拓创新,将一个西部地区传统行业的小企业打造成为行业内八百多家企业中唯一的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而且时至今日也没有后来者,使“金川”无形资产达6.8亿;开发的产品被国家五部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被列入科技部星火推广计划项目;拥有了国家级科技成果6项;研究课题“微量元素对机体应急反应的调节机理研究”被列为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历经多年打造,成为了当地的龙头企业,利税大户,在国内、国外都有了一定知名度的业内品牌企业。

2011年4月24日,郭杰受邀参加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

我毕业后离开清华园,在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工作33年,虽远离母校清华千里之外,但我的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清华园,我爱我的母校清华,由衷感谢母校对我的培育之恩。我谨记自己是个清华人,力求用清华人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谨记时代赋予清华人的使命,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谨记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无愧于清华人的称号。

几十年里的时间里,清华精神对我的滋养从未中断过,也许,清华精神早已融入到了我的血脉中,我渴望尽己所能,哪怕是绵薄之力,也要努力为母校增光添彩。2009年10月,“清华百年校庆,千名校友访谈”,我接受了来自母校的访谈,题目就是《清华精神鼓舞我从逆境中启航》,她是我毕业之后成就人生成就事业的真实写照。2017年7月,清华大学档案馆甄选我的个人档案作为校档案馆校史馆馆藏档案,并于2018年清华107周年校庆期间,在“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捐赠精品展”中部分展出。能够得到母校清华的认可,我深感荣幸;能够为母校的建设添砖加瓦,我引以为荣。档案能够被校档案馆收藏,与有荣焉。

2016年4月21日,在“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十周年座谈会上,郭杰将编辑的《十年励学金 励学十周年》专辑赠送母校清华,左为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