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曹东晓:扎根基层 贡献河北

2016-12-30 | 来源 清华新闻网2016年12月30日 |

——在清华大学2016年就业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汽车系2015届毕业生 河北石家庄乡镇正职后备人选 曹东晓

(2016年12月12日)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我叫曹东晓,是咱们汽车系2015届硕士毕业生,现在在基层,河北省石家庄的一个乡镇上挂职锻炼。说到基层,其实从我的大学时代起,我的生活就与基层紧密联系地在了一起。其中,青海和河北是这个交集的核心地带。

青海,基层情怀的起点

还记得刚进入大四时,许多同学因留学、读研、就业的抉择而纠结、迷茫,而我也是其中一个。只不过我纠结、困惑于另一个选项——是否要加入研究生支教团,赴青海支教一年。

而这一切缘起于大一暑期远赴青海的社会实践。2009年的暑假,我来到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两周的时间里,我睡了13晚的板凳,吃了30多顿土豆米饭,上了70多堂课,也结识了百余位青海农村的村民和他们的孩子。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基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被需要的快乐和渴望贡献基层的冲动。返校后,我加入了教育扶贫公益协会。在社团里,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深入接触基层,足迹遍布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省份的国家级贫困县以及北京郊区的农民工子弟小学。“探索基层,践行公益”成了我大学时代的必修课。

在这堂课上,我遇到了多位可敬的老师。史老师“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的教诲,促使我在服务基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2011年7月,是继教学院刁庆军老师捐赠的2000元钱启动资金,使得撒爱励志基金的构想最终落地;2011年10月,是扶贫办黄丽老师多次牵线搭桥,使得周末支教活动在曾宪备慈善基金支持下发展壮大;2012年1月,是过勇老师耐心协调,让电脑传爱募集的百余台电脑找到了合适的存放地点;2012年9月,是庄人隽老教授一封封鼓励的邮件,让我走出青海支教的低谷期,重拾信心。而导师帅石金教授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更是我支教青海的坚强后盾。正是他们在关键时刻的点拨与支持,让我决心支教青海,继续在“探索基层,践行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河北,基层情怀的落脚点

2015年的夏天,我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路口。和大多数清华毕业生一样,我要面对一个幸福的烦恼:诸多的工作邀请,该选择哪一个?我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艰难的抉择。

河北选调是我一直以来贡献基层理想的最佳归宿和最佳选择。然而,面对着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高薪工作的诱惑,我开始犹豫。已经工作的女友是否愿意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条件相对艰苦的河北,也是我面临的一大难题。工作与生活、家庭与事业,艰难的抉择让我处于两难的境地。导师帅老师看出了我的苦恼,他为我详细分析了各个选项的利弊;院系就业工作老师也把往年院系的就业状况向我做了详细介绍。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职业发展中心组织的基层论坛活动,我结识了多位来自基层的优秀前辈。他们的事迹提醒了我:莫忘初心。最终,我怀揣着“贡献基层”的梦想选择了河北选调。

选择河北只是开始,能不能扎下根才是关键。在基层,我很快就经历了史老师提到的“四瓢冷水,一个警告”的洗礼。这里没有肯德基、星巴克,只有街边摊和大碗茶;并不丰厚的薪水跟毕业奔小康的同学相比,也是心情黯然。而最痛苦的莫过于工作的落差和精神的孤寂。起初的一个月,打水、扫地、抹桌子几乎是我全部的工作内容,单位也少有同事能理解我的选择。就在我又一次陷入迷茫时,在冀的两位前辈向辉老师、黄志民老师以及河北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及时给予了我有益的建议和忠告。随着工作的深入,我的工作能力越来越得到领导和群众认可,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负责征地拆迁的两个月里,我常常是忙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时,我走街串巷转遍了村里近百家企业;今年年初负责美丽乡村建设至今,我白天盯施工,晚上写材料,连续奋战10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从工作中体会到了久违的快乐,也找到了扎根基层的价值。渐渐地,我走出了逆境,重新坚定了在河北基层发展的信心。我的爱人也在河北组织部门的关怀下来冀工作,让我可以安心工作,幸福生活。

回忆着曾经的成长经历,我心怀感恩。“扶上马,送一程,关爱一生”,母校的关怀、老师的培养,让我得以在一次次艰难抉择后不断进步,不断成长;“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清华人的家国情怀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在服务基层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不忘初心。如今,作为乡镇正职后备人选,在新的人生起点上,我渴望有新的贡献,新的担当,不负重托,不负厚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