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励学金工程在校友的支持下蓬勃发展——访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郭樑

2008-05-21 |
■ 本刊记者 李彦
编者按:作为清华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校友励学金”捐助工程自2006年1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积极响应,所筹款项在2006和2007级本科新生中实现了“特困生百分百受资助”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使广大校友和社会上的热心人士能对此工程以及截至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刊记者就该工程的发起始末、重大意义等问题专访了校友总会秘书长郭樑。
记者:请您谈谈最初启动“励学金”工程时的缘由和想法。
郭樑:作为学校“新的家庭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励学金”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006年1月推出校友信用龙卡,利用这一平台开展了资助家庭济困难学生的励学金项目。在信用卡认捐项目中首次出现了300和6500元的励学金资助项目。原­计划细水长流,慢慢培养校友的捐款意识,没想到很快成为了6月份学校提出的“新的家庭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参与了6月份开始的“新资助体系”方案的策划和可行性分析。实施“新的资助体系”的关键是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由于没有纳入学校年初预算,有近300万元的资金缺口需要多方筹措,否则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么短的时间、筹这么多的款还是第一次,校友工作面临严重的挑战和考验。
首先是资助贫困生的现实需求,2007年以前国家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远远不够。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减轻贫困学生尤其是家庭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在济上的负担,另一方面要消除贫困生心理上的负担和不平衡,这对于保持学校稳定,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针对奖学金近年来比例较高、激励作用下降的“锦上添花”现象,而针对贫困生的资助面比较小的情况,我们认为“雪中送炭”更重要,所以重点开始筹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2007年的励学金金额超过奖学金的发放金额。学校资助体系由原来的“奖助贷勤补”转变为“助勤奖贷补”,而且惠及家庭济一般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学生。资助额度也大幅提高,在2006年学费、住宿费基础上增加了基本生活费,为学校和谐校园建设贡献了力量。
第三,解决好贫困生的济题可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吸引到更多优秀的生源。“不让一个勤奋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济­济困难而辍学”是清华大学的郑重承诺,这是清华招生中竞争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培养人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发起“励学金”工程体现了学校的直接责任。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励学金”工程在学校新的资助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郭樑:校友励学金,从金额上来讲占到新资助体系的三分之一,但是励学金的重要意义不在于金额的多少,而在于这个增量是实施新资助体系的根本保证,起到了核心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去年学校想推出新的资助体系,从以前的“按资申请”(即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上升到“按需申请”,但是当时资金缺口巨大,一方面由于一些社会资助资金到期,原­有的资助体系出现缺口,另外学校想增加资助力度,又出现一个缺口。对于这种资金缺口,当初设想是由学校、院系、校友三方力量来共同解决,但最后主要是在我们校友的帮助下实现了全部预定的目标。

如果当时校友总会的目标也不能落实的话,这个新资助体系筹建的计划就会落空。然而,校友参与的热情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想,校友总会当时被分配的额度是90~100万,新的资助体系2006年7月份开始启动,到年底就筹到486万,远远超出计划分配的金额。也就是说,正是广大校友热情参与,各地校友会积极支持,同时加上校领导及各院系的支持,校友总会才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学校才得以实现从旧资助体系向新资助体系的过渡。所以,借此机会,我代表受助学生,也代表校友总会衷心感谢广大校友对于这项工程所做的贡献。

记者:“励学金”工程的成功启动带来哪些深刻影响?

郭樑:“励学金”工程的启动,可以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首先,如上一问题所述,对于新资助体系的实施起到了核心的支撑与推动作用,使学校能够实现从旧资助体系向新的资助体系的过渡。
其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6年“清华贫困生100%受资助”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教育新闻之一。
第三,也是意义最为深远的,由于2006年清华的新资助体系实施很成功,国家于2007年下发《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拨款500亿,开始给家境贫困的大中专学生发放励志奖学金。是否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2006年我们的艰难尝试也起到了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励学金的筹集,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传承,更是清华凝聚力的体现,是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的传承。
记者:从2006年工程启动到现在,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郭樑:有几点还是感触比较深的,我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真难”!做这件事情最初真的很难。最开始资金没有着落,相关的配套系统都需要一点点建立。从前期开始宣传、策划这件事情,到校友了解、达成捐赠意向、签订Э议、资金到帐,再到和受助同学之间互动,包括奖金发放到学生手上之后的评比、座谈等各个环节,这一系列的后期服务都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认真细致地去做。
在受助学生与校友的互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既不能让学生有心理负担,同时还要达到和校友实现良好互动的效果,这些都是需要花很多精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校友总会还需要顾全大局,一方面动员校友为学校捐赠更多的款项,另一方面也要尊重校友的意愿。在我们接触的几位校友中,周云帆愿意捐赠图书馆,王雷雷愿意捐赠体育发展基金,这样一系列的例子中,都是校友总会前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最后都不能将校友捐赠用在励学金上,这样也就增加了励学金筹集的难度。
第二个关键词是“感动”。到现在为止,励学金已经­发放了两次,在与一些学生代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同学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的感人事例;另一方面校友在捐赠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比如82岁的林宗棠老学长得知励学金的事情后,派人把现金送到校友总会。
2007年11月17日,清华大学第十一次校友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评选出组织奖、个人奖,以表彰为该项工程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从励学金工程启动之日起,我们就在《清华人》杂志上不间断地宣传,在网站上公布所有的捐赠信息,让整个过程科学合理、公开、公正。
第三个关键词是“超值”。筹集励学金是一件非常值得投入去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得到了国家、学校、校友、同学多方面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清华的凝聚力,今后还期望有更多的校友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这件事情。
励学金的形式有很多种,即使只捐300元,也可以解决一个贫困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如果能捐6500元,就可以冠名解决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话,就可以设立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以李传信、孟昭英、常迥、梁思成林徽因等多位名师命名的励学基金。除了支持力度可以有所不同外,组织单位也可以是以班、年级、教研组等不同的名义开展,2007年,学校拿出了三千万做励学基金。
到目前为止,这个项目是最受校友欢Ó­和认可的捐款项目,而且意义最大,效果最好。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感觉到,在清华读书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让最优秀的学生都向往清华。不只是学习上,科研上,在经­济上清华的学生也是最最幸福的一群人。长此以往,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就会提高,并且这种竞争力不只体现在与国内高校的横向比较中,我们要拥有国际的视野,把清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以吸引更多国际上的优秀学生。
记者:请您介绍校友总会在该工程开展中的作用及励学金筹集的下一步规划。
郭樑:可以自豪地说,励学金捐赠能够顺利开展,校友总会是做了很多工作的。5年以来,校友会积极开辟与校友之间的沟通渠道,比如网站、杂志、各种校友活动,以及90周年校庆以后校友会为校友提供的各种服务,正是这5年多的感情积累得以让计划能够实现。
除了感情上的联络,在励学金管理方面我们也真正做到了让校友放心。校友总会不是资金的实际管理者,资金由教育基金会来管理,他们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校友总会只是起到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面对学校,我们代表的是校友的利益,从校友的角度和学校相关部门沟通、联系;面对校友,我们又是代表学校来负责这件事情。所以校友总会的身份是双重的,是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一个服务的角色。
对于资金的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便于管理,要求规范、系统、简捷等;另一种则是便于服务校友。我们把“便于服务校友”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提出“不怕麻烦”的口号。励学金工程本来就是个琐碎的事情,很多项目都是资助一个人,很多6500元钱的捐赠,我们都要一对一地找到受助学生,而且最好能在捐赠者和受助者之间找到几个匹配条件,比如受助者最好与捐赠人的院系一致,家乡一致。毫无疑问,符合度越高,天然的亲近感就会让资助效果越好。其实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公布名单,让同学们自己去申请,这样可以减轻我们很多工作,但是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校友的不负责任。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坚持对于捐赠校友实行“个性化服务”。由于这项工作需要大量人力来做,校友总会专门成立发展部,专职人员就有5位,另外我本人也亲自做这件事情。但是我们没有从励学金当中提取一分钱的管理费,所有捐款百分百用在学生身上。除了校友总会的专职人员,另有一批志愿者学生,以及关心学生成长的班级召集人,各地校友会、各个年级的联系人都在关心这件事情。
对于励学金的下一步发展,除了在2007年推出励学基金以外,我们今后打算在资助内容上有所创新。
至于我们的具体目标,是争取在百年校庆时努力将励学基金筹集到1个亿。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校友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这项意义重大的事业中来。
( 《清华人》2008-2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