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北德州清华校友组织专业讲座

2013-07-02 |

2013622日下午,北德州清华校友会组织了一个对外公开的专业讲座,以“职业聚焦”为主题。30余人参加了讲座,约20人是校友。

主持人陈华栋(中)与演讲人李蒙(左)、李锐

首先,李蒙教授(2005级经管,芝加哥大学博士,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商学院就职)演讲了《一个商学博士的见解与建业》。她介绍了美国商学院的结构与运行,描述了商学院各专业与各学位(硕士、博士、商学管理硕士)的就业与招生情况,以自己为例展示了商学博士的事业潜力与前景,比较了美国与中国商学院的异同,评论了中国学生大量入军美国商学院的现象。她的演讲十分系统、细致、平稳,款款而谈的从容表达显现出她对商学领域的深厚理解。她依照教授的习惯,演讲中经常停顿下来征求观众的疑问并当场针对解答。

李蒙演讲

接着,李锐 (1996级精仪,密歇根大学商学管理硕士,“金色时光”的公司策略高级主管)演讲了《“老外”在美国职场的立足与崛起》。他在美国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出了许多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他基于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提出了许多为中国人在美国职场成功立业的建议。第一要克服语言障碍,包括多和美国同事交往,比如可以利用美国人的猎奇心理向他们讲述东方文化故事,或讨论日常政治问题比如医改。以及开拓社交圈,脱离“中国人俱乐部”,学会和美国人磋商和讨论。同时,要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如西方的思考首先是出于个人,然后才是集体和国家。在职场交流中,直接、简洁十分重要。比如对于上司的提问,回答明确,不可模棱两可,并以事实为依据。最后,他讲述了领导力的培养。职场上敢于表现自己,接受任务和挑战,对上和对下都“积极对待”。对上司分配的工作要负责,可以低期望,高产出。除此之外,要关心公司大势,处事有独到想法,另辟蹊径,才能显山露水。他的演讲诚恳、富有激情和幽默。

李锐演讲

演讲后的“提问与回答”是台上和台下积极、自由交流的时间段,覆盖了许多有意义的主题,例如:如果公司中两组在同一个项目上竞争,如何分配项目成果?跨国公司北美区与亚太区文化、管理模式不同,如何解决生产工作模式移植到另一地区不兼容的问题?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职场有明显优势?回国创业的许多考虑因素;中国人在美国受教育的目的与价值;美国医疗改革对一些职业的影响;中国商学教育的现状与走势;美国公民身份给跨国经营的保护;如何避免事业走下坡路……

本次讲座由陈华栋(Sam)主持,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华人校友会(UTD-CAN)的Bobby Chang & Gavin Wang友情提供场地,邢华摄影,谭宁主食,罗升、陈华栋撰稿。北德州清华校友会 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