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秦致:海归里的异类

2012-01-17 |

秦致是海归里的异类。他从中国到美国,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爱荷华大学、哈佛大学等名校,供职于IBM、加拿大北方电讯、麦肯锡等著名跨国公司。

按这种IT互联网圈内海归精英的回国路子,早期有丁健、田朔宁,中期有李彦宏、张朝阳,而和秦致差不多同期回国(2005年前后)的还有庄辰超、杨浩涌,他们登岸后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自己创业,最不济的也会选择到驻华跨国公司里发展,逐渐担任大中华区高管。

而秦致却和他们迥异,回国后一头扎到“草根”蔡文胜创办的265导航网站里任首席运营官。一年半后,秦致又跳到另一“草根”李想创办的汽车之家任总裁。

此后,澳洲电讯为主的资本介入,将汽车之家、车168(现改为二手车之家)、泡泡网、IT168四家专业垂直网站整合组成盛拓传媒集团,秦致于20098月担任盛拓传媒CEO,全面执掌上述四家网站。至今,汽车之家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网站。

那么秦致算是创业者还是职业经理人?秦致作了一个比喻,我不是职业经理人,我也不是亲妈,但我是奶妈。

(口述/秦致 整理/王采臣)

2011年,我曾讲过一个大马哈鱼的故事。大马哈鱼是在海里生活,产卵的时候,需要由海进入江河,逆流而上,涉途几千里,洄游到淡水河出生地。旅途中艰难重重,需要跳过石头,翻上小瀑布,还会遇到天敌捕捉,游不到就可能死了。

具体有三种情形对应人生的三个道理:一是在河床上,有些大马哈鱼在上面,有些大马哈鱼在下面,不同的位置看起来好像有生存概率的差别,但说白了都是大马哈鱼,没区别。其对应的人生道理是:一个人在工作中,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智商和能力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的只是境界和经验而已,就像爬到五楼看世界和在一楼看世界是不同的。

二是大马哈鱼跃石头,翻过小瀑布,是很费力气的。其对应的人生道理是:人要上一个新台阶,获得更高的位置,是要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努力的。

三是有些聪明的大马哈鱼会沿着河边游,避开河中间的激流或者礁石。其对应的人生道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从较低水平到更高水平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有些捷径是可以走的,用最少的努力达成最好的目标。

这三个道理也是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体会。

年轻时候也挺迷茫

我是1990年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我在里面念了5(那时是5年制本科),考试还可以,书念得真一般。

1995年毕业后,我选择了去外企工作,没有像我的很多同学一样去国外。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去外企挣一份好工资,舒舒服服地生活。我就去了休斯网络公司,是做“甚小口径终端”的。做了一段时间,我就跳槽到了IBM中国。

大概到了1997年底,我陷入了彷徨。因为工作了两年多,该学的都学到了,外企也就那么回事。然后我的大学同学跟我讲,那就跟我们一样考托福、GRE吧。然后就跟他们一起考,成绩很不错。之后就像我的同学们一样,浩浩荡荡去了美国。

我们那个时候出去必须读PhD(Doctor of Philosophy-博士学位),这样才能拿全奖。因为有清华大学毕业和IBM中国工作的背景,我就拿了全奖。到了爱荷华大学之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把RA(助研)TA(助教),这样就可以通过教书来糊口,最低成本把学业完成。我跟我的导师说,我的家庭收入挺困难的,想读完硕士就毕业了,导师当然很失望。

我说这些主要是想说,一直到那时,我对人生还是很迷茫的,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

后来硕士毕业以后,我在北电(加拿大北方电讯)做工程师,那段时间给我一个启发,学校和工作是不一样的。我后来在工作中唯一的词就是“付出”,在美国的环境里,我做的还不错。但很快,我又陷入了迷茫,因为在美国做工程师不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所以我还得改变我的人生,就像大马哈鱼再跃上一个小瀑布一样。

然后我又去考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我又考了一个高分,就进了哈佛大学。在哈佛的环境里,我的人生才真正有了很大的改变。那时候我快三十岁了,我第一次思考别人的三十多年都是怎么过的,我自己这辈子想要做什么,想得到什么,为此我要付出什么?从那以后,我的人生目标才是清晰的,包括我在麦肯锡、回国做互联网。

20056月,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时候,也是我从哈佛大学MBA毕业的时候。那年冬天,从康州的斯坦福到纽约的火车上,当我读到乔布斯“Stay HungryStay Foolish”、“Follow your heart”这些话语时,我热泪盈眶。也因为这个,我回到了中国,开始创业,直到今天。

蔡文胜是我的贵人

从美国直接跳回中国,一般来讲海归上岸的第一步很少能踩得比较准的。在中国,我算是踩得比较准的了。是因为我幸运地遇上了蔡文胜,他算是我的一个贵人吧,带我真正进入互联网。

你想我在美国不管是学校再好,履历再好,你不懂中国的互联网呀,谁理你呀?文胜对我最大的帮助是,他敢试一个其实没有任何履历的人,这个人在中国互联网就是没履历。尽管我在哈佛、麦肯锡都非常好,但那是在另外一个地方,而中国的互联网是不同于国外的。而文胜他就敢试我,当然我工作也很努力,结果确实都挺好的。

我和文胜相识是中国典型的熟人文化。文胜当时是找到自己信任的一个人,信任的这个人再推荐一个他信任的人。首先要求的是人品,其次是才能。我的这个包装还是非常好的,有一些本事也不假。机缘巧合就遇上了,那是运气。

对我来讲,我一个从美国回来的海归,看到265这么一个网站,网页也傻傻的,我随手就能做。这是不是一个骗子?这个东西怎么可能有前途?我也害怕啊!因为美国的互联网都很讲究用户体验的。然而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文胜跟你讲半小时你就明白,这里面有很多的玄妙在里面。比如说同质化这么明显的产品,如何保持竞争力,这本身就是一个本事。另外一个,同质化这么明显的网站,如何去推广,这也是一个大本事。

当时我是利用圣诞节的机会回国直奔厦门,第一次和文胜见面,然后就谈好了。回美国立马辞了麦肯锡的工作,061月份就开始工作了。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你要有信仰或者有信念,你相信你跳一定有人接着你。这期间我甚至都没有想过再看看有没有第二家更好的公司。

我在265做的最大的事情是帮文胜把融资和最后的并购做了,很多人因此认为我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实际我真不是,我就是能带带团队。

文胜在互联网上是绝顶聪明的人。我说的绝顶聪明很多时候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是说用其他人不用的一个角度去看清楚一件事。很多事情你在外面看来看去看不明白,其实换一个角度可能使这个事茅塞顿开,我觉得文胜是有这个本事的。我们很多人虽然在互联网做了很多年,看事情可能会用习惯的方法,但文胜经常不用习惯的方法。别人这么看,他非要那么看。所以他很多时候把握事情的先机比别人强很多,咱们看看后来他做的这些事都可以看到。

薛蛮子带我认识李想

薛蛮子是265的投资人之一,他经常要来问我业务,在一起开会,大家有机会非常熟。

在我见过的天使投资人里面,Charles(薛蛮子)是一个有家学渊源,但是性格像一个老顽童一样的人。我从Charles身上更多地领悟到人应该怎么活,他是一个活得很真的人。这是我最大的一种感悟。当然Charles在若干个时间点上帮过我,我非常感谢他。但我觉得他对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知道互联网怎么玩,如果我到60岁还能跟Charles一样玩,那我就很成功。

没有Charles,我就不会认识我们现在这个企业的创始人樊铮和李想。当时他们是汽车之家和泡泡网的创始人,在2007年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将汽车之家和泡泡网分开经营。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找一个合作伙伴来管理整个汽车之家的业务。而当时汽车之家的团队非常小,大概20个人不到。

我通过网址站的运营我能知道谁的产品做得好,谁将来的业务有潜力,但是谁的人品如何我不知道。我用文胜找我的同样思路。我就让Charles告诉我,互联网你觉得谁的人品还可以?Charles正好是这个企业的天使投资人,于是就给我介绍了李想和樊铮。

有人说我的命运如此巧妙,一个名校海归先后遇上了中国互联网里面最著名的两个高中生创业者(蔡文胜高二退学,李想高中毕业)。每个人走的路不一样,你不能看每个人走的路,有时候你要看性情。他们能力我都很佩服,学历在他们面前一点都不是问题。

你问我是创业者还是职业经理人呢?我跟我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说我不是这个团队的亲妈,我是奶妈。我们的核心团队从二十几个人,到后来变成二百多个。我是带着这个团队长大的,而且这个团队大部分的主管都是我一个一个招进来的。所以我其实从来没有给我自己做一个创业者或职业经理人的定位。这两个角色在公司里面每天工作,他做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应该基于他在这个企业做一辈子。

2011年我们做的事儿

过去的2011年里,我们做了主要做了两件事儿。一是我们将原来的“车168”变更为“二手车之家”,重新整合原来的两个汽车网站资源,分成新车和二手车两个网站。这样,“汽车之家”和“车168”两个网站的定位更明确了,是集团的重要战略调整。我们同时拥有中国流量最大的新车网站和中国流量最大的二手车网站。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们移动互联网项目“苹果园”的上线。从2010年在点上的尝试,最后集中在一个面上去突破,比如我们“苹果园”线下的产品库和论坛,线上的苹果市场。

这块让我们看到一条有别于传统IT垂直网站的出路。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垂直网站,不管是汽车还是IT,基本上都是在本行业里深耕细作。深耕细作时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两件事你要做好。第一件事是这个产业链最有价值的环节你必须要牢牢地抓住,因为这里面是产生收入和利润的;第二件事是你跟用户之间永远要保持最短距离的接触。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你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大潮,它来了之后很多已有的基于互联网的垂直网站的商业模式必然会被颠覆掉。所以我们对移动互联网采取拥抱的态度。

2011年,我还有一个管理上的体悟是,我们的管理能力落后于我们业务的增长。其实每当你的收入翻一番的时候,你的企业是另外一个企业。因为它业务带来的压力和你为了翻一番必然要增加人上来。人增加上来后,团队更大,你的管理就完全是另外一个企业。企业文化会变,管理的方法会变,很多目标也要做调整。所以每一两年,我发现我就得管一个新企业,不停地努力。我们的高管要通过定方向,通过制造氛围来达到目标,我们还要定计划,甚至同时还要自己一个人去实施一些计划,所以当然就累了。

Zappos式地开心工作

我提到过,我羡慕Charles的洒脱。我现在还在管着一个一两千人的公司,每天在拼命的干活,我觉得还一点都没有洒脱。

2012年我希望生活和工作都能够慢下来。前两天我在私人聚会上聆听了“钧天云和”的一个表演,他是把古琴和吉他伴唱在一起。王鹏老师弹古琴,古琴一抚,你就感觉时空仿佛慢了下来。当你的心完全静下来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品味他的个中滋味。有些事情,如果做得过快,你很快就会忘了,你为什么在做这个事。

此外,我最近还看了一本书,中文名叫做《三双鞋》,是美国鞋品电商Zappos总裁谢家华的自述。“你买一双鞋,我送三双试”,为用户带去的是便利和愉悦,换来的是用户的极致的体验和真心的忠诚。他真正倡导的是“分享幸福”理念,让员工和顾客都快乐起来。

我看了以后深受启发。我发现其实一个企业很重要的是让所有参与到这个企业的每个人都能够开心的工作,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当然他那个企业,他的想法跟一般企业不一样,他并不重视利润。他认为只要我的客户满意,我的员工开心就好,有没有利润没关系,我觉得这个在中国可能并不一定适用,因为没有利润咱们就死了。但我觉得让员工开心工作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这是我通过这本书所收获的。所以今年我们管理团队的口号是不要跟我谈预算,员工High就好了,别的事别问。

为什么大家说互联网很浮躁,因为大家都很急。如果每个人做企业都是希望能把它做得更长久一些,就不能太浮躁。比如我假设做一个企业,我不急着上市,或者我把上市的时间拉长点,定为十年二十年后上市,那么你就会看到,和把目标定为三年、五年就上市的企业相比,做企业的方法论肯定是不一样的。太躁往往让这个行业拔苗助长,最后结果是把这个行业毁了。

转自TechWeb 2012年1月1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