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蒋方舟:不写“鸡汤”,直面真实世界的挣扎

2015-01-12 |

生于1989年,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高中毕业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大学毕业任职《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的成长道路一直都被热议。难得的是,这位自认“不曾经历沧桑”的青年作家,想一直保持着单纯的心性。

1 不写心灵鸡汤

“我最想写的是他人,是当代社会的群体现象,而不是自己。”蛰伏一段时间后,带着自己对这个时代以及在这个时代中生活着的青年群体的独特思考,蒋方舟为读者们奉上了新作《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这部书由九个单独的故事构成,人物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蒋方舟解释说:“原来写了两篇单独的故事,没想要出书。写了之后,我又想为什么不用一种结构把他们串起来呢?我是从电影里面得到启发的,像《撞车》、《巴别塔》,都是类似这样的结构,不同的几个人不同的故事,但是相互之间有联系。我觉得这跟每个人现实生活的命运挺像的,都是这样的结构,所以我就干脆串起来,写了一个类似长篇的东西。”

事实上,在写完第一篇故事的时候,有个正在开发APP的朋友向蒋方舟约稿,蒋方舟就将那篇故事发给了对方。不料朋友回邮件说,对这篇故事很失望,还将他认为不好的地方一一列出。这个反馈让蒋方舟很吃惊:“我也是一个老作者了,很久没被批评过,当时很气愤把邮件删了。不过,后来我意识到他说的是对的,所以就再写,再改。”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九个故事中,有关于婚姻家庭,也有关于个人命运的,还有两个是关于“出轨”。蒋方舟说,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对家庭题材特别感兴趣,因为家庭是最小而且最复杂的社会单位。“写到后来,我忽然很能理解为什么余华会用《第七天》那样的方式去写当下。因为生活经验实在是太破碎了,每个人都会有无力感。当然余华是‘社会新闻型’的,但我不太想写过于纪实的,不想写这种‘社会新闻型’的。我更想写‘他也很惨,但是没有惨到可以上社会新闻’的人物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在这部新作中,蒋方舟还以中年男性的视角展开叙述。对此,蒋方舟坦言:“每次我用女性视角叙述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觉得怎么那么娘。而用男性视角去写的时候,会觉得很开心。”至于选择中年男性,则是因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故事,无非是恋爱,失恋,事业,升职,而中年男人身上,一切都变得更加丰富和微妙。”

蒋方舟说,希望读者看了自己的新作后,能觉得该书出自一个三十多岁乃至四十岁人的手笔。与如今文艺创作中甚为流行的励志、阳光、温情的路线截然不同的是,蒋方舟不追求“让人看着舒服的感觉”,甚至“在还可以肆无忌惮地残忍的时候残忍一下”,因为“我不认为文艺作品就是要提供这些让人愉悦的东西,它更应该表现那些让人醒悟的东西。”

“真实的世界有很多的尴尬、无奈、挣扎,这是需要你去面对的,而不是靠一个心灵鸡汤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蒋方舟说,当年轻人喝了太多的心灵鸡汤,就丧失了改变游戏规则的热情。

2 也曾嫉妒生气

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蒋方舟是带着“天才少女”的光环在走进众人视野的,很多年后,在她从清华大学毕业,成为《新周刊》年轻的副主编之后,“天才少女”的标签依然不曾被淡忘。

快速发展下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信奉“出名要趁早”,另一边,早早成名的孩子们,迅速地被卷入光怪陆离的名利场,在迷茫与不知所措中,失却了童年。蒋方舟似乎是一个特例。年少成名的她,依然保持着单纯清澈的双眸。回望来路,她说,很感谢自己在互联网不那么发达的岁月里成为名人。童年时代,蒋方舟在老家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正常上学。初中时,已在文坛“出道”的蒋方舟,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并没有被特别的关注,她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看过她写的书。“那是在2000年,我开始接触互联网,周围没有人上网,我也没有被过多的关注,更没有被特别的对待。我觉得这是我的幸运。要知道,一个孩子是很难停止自我关注的。而那个时候,社交媒体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的发达。”

12岁时,蒋方舟出版了《正在发育》,那会儿正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热火朝天的日子,“天才少女”作家出版新作的新闻,淹没在各种有关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话题中。问她,那段时间有过失落吗?得到的回答很直接:“当然有啦,每天自己在家里生气,嫉妒韩寒、郭敬明,觉得自己比他们写得好,为什么他们那么红。”那样的情绪持续了差不多半年,蒋方舟渐渐回归到了一个中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中,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经历了做个普通人的过程,挺好的”。

生于1989年的蒋方舟横跨着80后、90后两个时代,早早在文坛崭露头角,却幸运地没有在成长的环境中被众星捧月般地对待,这一切,给了她一个独特的视角思考这个时代中处于社会焦点的80后、90后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对此,蒋方舟的评价是:“90后更幸运。80后是拼命想要获得认可的一代,但90后们就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他们的被认同是与生俱来的。所有人都在研究他们,迎合他们的需求。不幸之处可能就是90后还没有真正做出什么不一样的事。”

3 追求简单真实

蒋方舟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当时,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在同一天,两者只能选择其一。作为文科生的蒋方舟选了清华。“因为我是个追求反差的人。选择大学也是制造反差。我不想让自己在太顺畅的状态下过日子。”

不过,初到清华的日子,蒋方舟却充满了失望。大一时,她甚至对来学校探望她的父亲说,自己不喜欢清华大学,想要退学。“我爸爸气得手都扬起来了,差点一巴掌打下来。”

说起自己的失望,蒋方舟说,是对同学失望,“清华校园里的学子们不是想象中的1980年代的大学生的模样,今天的他们不论是想法还是做法,都很现实。他们会在自己的QQ签名上直白的写着’攒人脉’——他们很清楚自己要去认识什么人,然后那个人可以带给自己什么。”

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有杂志策划了“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的专题,约了几位清华校友各写一封给母校的信,蒋方舟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在读的。在这封写给母校的信中,她犀利地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和失望——针对那些在她眼中过于现实的同学、校友,“他们在维护着某种机制就像维护即将继承的遗产”,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许多人眼中,被清华降分录取的蒋方舟,对清华没有感恩却多有不满,实在过分。“那段日子还蛮孤独的”,蒋方舟说,“不过,后来有人私下里对我说,赞同我的观点。”

四年清华大学的求学生涯,蒋方舟说自己收获很大,最重要的收获是:“在格格不入的环境中成长,没有被打败,也没有成为那个环境中那种太过现实的人。”对于变得“现实”这件事儿,蒋方舟说,这就好像人终有一死,现实也不可避免,只是希望尽量能够延长“不那么现实”的时间。

幸运的是,毕业两年了,蒋方舟并没有成为自己曾经担心的样子——那种特别忙、特别世故、特别油滑的所谓职场精英。“我的职场生活挺简单和单纯的,跟学生时代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

采访手记 始终单纯才是美好

2013年的时候,蒋方舟出过一本书《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如果用今年的流行语来评价,可能会被冠以“年轻,任性”的评价。

少年成名,没有经历世俗意义上的人生的磨难坎坷,甚至,更为幸运的是,在社交媒体尚不发达的时代成名,使得蒋方舟没有经历“出名太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坐在宾馆大堂的沙发上,与我面对面侃侃而谈的蒋方舟,长发披肩,镜片背后的那双眼眸青春而又清澈。她是犀利的,却不让人讨厌,我更愿意将那些表达理解为属于这个年龄的坦率与直接。她是清醒的,知道人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脆弱,但是,依然期待“太过现实的那种心态可以来得晚一点”。

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请她评价上海这座城市。她说:“上海是很少有的城市,无论什么阶层和年龄,人们都很努力地去维持生活的尊严感。比如我在上海坐出租车,会看到司机戴着白手套,车后座也是雪白雪白的。”寻常的细节里,看到这个女孩的敏锐与细腻,和心底的明媚。

于是想说,不管是否经历了沧桑,始终保持单纯的心性,这样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朱凌)

转自《新民晚报》201514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