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红:奥运是一种教育

2008-03-17 |

(李红,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现任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

记者 吕林荫 尹欣

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

早在1908年,中国积贫积弱的年代,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就曾大胆发问:“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为了这一天,中国人奋斗了整整一个世纪。

当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要在北京燃起圣火时,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李红,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奥运,是一种教育。”奥运的精神力量,在娓娓道来中,激越,昂扬。

因为被上一个采访耽搁了时间,我们一路紧赶,还是迟到了。

匆忙跑进约访地点,只见李红倚窗而坐,从容优雅。

面对我们的歉意,她善解人意:难得有这么清静的片刻,弥足珍贵。随之,一串清朗的笑声荡开。

一路慌张,在笑意中消解。

一路进国际奥委会

李红爱笑,而且一笑起来就乐不可支。采访她,让人愉悦。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举国欢腾之时,李红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攻读工程硕士。那天,一打开电脑,北京奥运成功,这些字眼就扑面而来,令她心潮澎湃。那一瞬,身在异国他乡的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要是7年后能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事,当上奥运志愿者,多好。

而如今,李红以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的身份,坐在了我们面前。

采访中,手机频频响起,她时而中文,时而英语,思维敏捷,对答从容,举手投足间,是游刃有余的自信。

不禁好奇:从工程师到奥委会首席代表,李红是怎样成就了与奥运的美丽邂逅?

我是一路进国际奥委会的。她这样注释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这段起跑,在7岁那年。

不久前,李红去天津视察了水滴”———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在众人赞叹建筑的完美时,她的心中有着别样的温暖。在那儿,曾留下她儿时奔跑的足迹,整整十数年。

家是起点,水滴所在地是终点,两者相距3公里,一个又一个清晨,她奔跑往返于其间。

李红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对如何教育两个女儿自有章法。在父亲看来,长跑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坚毅品格的最佳课程。于是,日复一日,父亲骑着自行车带领李红和她的妹妹晨跑,催促、鼓励,坚持、再坚持。这一跑,李红就从小学一直跑到了高中毕业。

不曾想,这些单纯而又坚实的脚步,竟成了李红倾心奥运事业的最初指引。

1986年,带着学习尖子和体育尖子这两顶帽子,李红顺利地考入了清华大学。从那以后,每天下午4点,清华的操场上都会有一个肤色晒成浅棕色的女孩在操场上跑万米。此时,跑步已然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校队400400栏、400接力的主力运动员身份,给了她别样的骄傲。

大学毕业后,她独自到美国加州求学。那时懵懂,申请学校时就按着字母顺序来,还没申请到B打头的学校,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的全奖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到了。

在加州的几年,学习之余她每天都到海边运动,后来觉得应该认真干点什么了。于是,在28岁时,她参加了加州职业工程师考试。这项资格考试以难度系数极高著称,她这么一认真,就成了此类考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过关者。

而后,一本叫《硅谷女孩》的书又勾起了她攻读MBA的兴趣,引领她走进工程师以外的新跑道。要读就读最好的,这一次,她跑进了哈佛大学的校园,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同样热爱体育的老公

毕业以后,是留在加州开始百万年薪的事业,还是放弃高薪嫁到瑞士过简单幸福的生活?李红选择了后者,嫁到瑞士后,进入高通公司做市场推广。

她怎么都不会想到,当年那个看似有些妥协的选择,竟最终成就了她与奥运的缘分,也助推她抵达事业的另一座高峰。

2003年的一天,李红正外出购物,连手机都没随身带着,快到家门口时,只见婆婆急急忙忙从山坡上跑下来,边跑边对她说,要带她去见个人,还没问清楚要去见谁,李红就被婆婆拽上了车。

原来,李红的公公是瑞士文化界名流,而国际奥委会的总部就设在瑞士,她的公公与国际奥委会的干事们常有来往。一次,他不经意间说起自己的儿媳妇是中国人,哈佛MBA毕业,爱好运动。为寻找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忙活了大半年,但还没找到合适人选的奥委会官员,一听就乐了,当即要了一份李红的简历。公公还没来得及和李红打声招呼,下午,通知面试的电话就打到了她婆婆那儿,面试官火急火燎地要见李红。

中国人,能说流利的汉语和英语,受过美国教育,了解欧洲文化,有工商管理方面的经验,热爱体育。这些要求就像是专门为李红而设置的。面试时,当她侃侃而谈7岁那年的起跑,面试官认定了,她,就是奥委会在中国的首席代表。

不经意间,李红又一次创造了纪录,她成为国际奥委会创办百余年来第一位进入奥委会高级行政管理层的中国人。

我只是国际奥委会找来看护奥林匹克品牌的人李红自谦,但她明白,从2003年接受这份工作的那一天起,对她而言,奥林匹克不再仅仅是发端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伊利斯城邦的精神象征,而是她今后的岁月里,每一天的忙碌和追逐。

奥运,是理念的教育

一路奔跑,奥运的脚步,近了,更近了。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中国。

一路奔跑着闯入了奥运世界的李红,也越发受到世界的瞩目。

从开始时的懵懂,到如今的清晰,她在搭建奥林匹克与中国之间的桥梁时,体察、感悟,渐渐触摸到奥运精神深沉而悠远的力量。

1892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奠基人皮埃尔??顾拜旦发表《奥林匹克宣言》时起,追求卓越,公平竞争,积极参与,共享友谊与和平的奥运精神基本脉络就已初成。经过百余年的传播、壮大,奥运会已然成为全人类的盛典,它的力量,也远远超越了体育本身。

奥运,是一种教育。与奥林匹克朝夕相处了近5年,李红看到了奥运给世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在她看来,种种变化正是源自奥运本身所蕴含的教育力量。

回望历史,李红向我们坦言,在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并没有人意识到奥林匹克的力量,只是让它自由生长。直到1998年,一项面向全球11个国家普通民众的大型调查,给出了一个让人们意想不到的结论———奥运会五环标志的认知率超过了94%;当被问及对奥运的印象时,人们几乎用尽了一切美好的词汇。人们的赞美、憧憬,与百年前顾拜旦的设想完全吻合。

百年不变,且蓬勃发展。在社会飞速变化的今天,奥运的始终如一,恰恰成为一个强大优势。“‘追求卓越,公平竞争,积极参与,共享友谊与和平,都具有体现人类根本追求的普世价值。所以,不管世界如何起起落落,科技如何更新换代,但奥运不变,奥运精神不变,奥运也将因不变而高贵。李红这样阐释,在她看来,这种不变,正是源于奥林匹克精神中传承与教育的根本目标。

奥运如何完成教育?李红为我们一一解答:

奥运,是理念的教育。

它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赛事,更是人类追求卓越的伟大品质和内在力量的完美展示。

赛场上,运动员忘我投入地搏击,呈现出生命的坚强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它教人们以不断奋斗的精神,寻求自我完善。

就像顾拜旦告诉人们的: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从小与运动结缘的李红,也曾深深受到奥运理念的激励。她说,她的一生都受益于长跑时突破生理极限的经验。

那时候,父亲骑着车陪她跑,在李红最累的时候,父亲总是严厉地不允许她停下脚步,一秒、两秒,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父亲的声音渐渐听不见了,耳边只剩下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下去,不放弃!

儿时一次又一次痛苦的突破,养成了她永不言败的个性。

进入国际奥委会工作后,她也听邓亚萍讲过自己的极限赛场里的喧嚣消失了,面对世界的,只有我自己。

原来,运动还可以净化心灵,让浮躁的人心淡定、从容。接触奥运工作后,李红终于明白,自己从小就在奥运理念的感染下成长。她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体验:在如今纷繁嘈杂的社会里,完全地投入一次,忘记一切烦恼,只有自己,只有坚持。直到现在,只要有需要静静思考的问题,我都会去跑步,一直跑到听到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奋斗,坚持,不放弃。有了这份力量和决心,个人才会成为最好的自己,社会也会因为每一个个体的付出而更加完善。

当然,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并不意味着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胜利。在李红看来,奥运的文明理念是要将荣誉、自豪与公正传播开来,它更崇尚对人性的尊重,而非残酷的竞争。

李红记得,在2006年初,刘翔在一次训练结束时脚踝意外受伤。这是小伤,一般运动员只休息一个月左右,但刘翔足足养了70天。养伤期间,刚好是疲惫的刘翔弥足珍贵的调整期,他加强了身体机能、力量和专项能力训练。70天的养精蓄锐,终于一朝爆发,打破了世界纪录。此后,人们对他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他是个聪明的运动员,始终坚持以不损害自身健康为原则。

运动的本质是让生活更美好,刘翔懂得这一点。李红赞叹道,奥林匹克赞许的是和谐、自由、健康、互相尊重、以人为本的现代伦理,而这一现代伦理与生活态度,正在中国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传播。

奥运,是规则的教育

在即将到来的8月,北京,将迎来10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30000多名记者、70000名志愿者和更多观众。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为了迎接那举世瞩目的16天,从20017月北京申奥成功那天起,中国就开始了漫长而细致的准备。

从李红任职起,变化,就在她的视野中一点一点发生,不止是硬件的变化,还有思维方式的变化,可以说,奥运对于中国人也是规则的教育。

现代奥林匹克与西方文明紧密相连,从诞生之初,它就遵循着一套不断完善的规则,有序运行。

规则,是效率。

代表国际奥委会初到中国工作时,有的工作人员不遵守时间、不熟悉规则,这让李红头痛不已。

不决定、不作为,就是对社会成本的浪费。李红曾拍着桌子批评做事拖拉的工作人员。

经过一段磨合,有关部门渐渐踏准了奥运的节拍。

大到场馆的建设进度,小到一次电话会议的议程,出错的几率越来越小,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当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提前一年零四个月就开始销售时,不习惯做长期规划的一些人,同样受到了一次最好的时间观念的教育。

规则,是共识。

当刚启动奥运筹备工作的时候,有的官员对各项规则还很陌生,不适应圆桌会议,不适应现场交流,甚至不适应公开提出异议,种种不适应,缘于缺乏共识。

李红回忆,当时开圆桌会议时,每个人面前都摆着话筒,可有的官员只习惯念稿子,英语表达也参差不齐。当国际奥委会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应答。当征求有什么意见时,回答几乎不是说,就是说。人家拿来一个时间表,我们这边就当圣经一样捧着,立刻照办。国际奥委会的官员纳闷,要我出面沟通,告诉有关人员:这不是写在石头上的,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可以讨论。

不懂规则,就谈不上共识,就无法平等对话。

4年以后的今天,变化巨大。大多数官员都能用英语发言了,谈判的时候也有了底气。有的官员在会谈时,雄辩才华让人折服。人们学会按照奥委会的规矩,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不同意见。

对此,李红欣喜不已,理解规则是平等对话、达成共识的前提。这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规则,还是道德的底线。

奥林匹克是一个弘扬公平、正义的赛场,这条规则,是赛场上的道德底线,也是人生中的道德底线。

李红提到了前不久美国女子短跑名将马里昂?琼斯公开承认自己服用兴奋剂的事件,这是奥运历史上的污点,但同时,也是一次成功,是规则对人心的约束力,战胜了金钱和不真实的荣誉。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逾越规则底线的事还时有发生。李红认为,奥运向上、向善、向和的精神,以及遵从规则的意识,一定会给人们的观念带来积极、广泛的影响。

奥运,是文明的教育

奥运来了。

我们正在迎来的,不仅仅是一场场竞技体育赛事,还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节日,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承。李红这样展望,可以预见,奥运会必将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长久的遗产,这其中,因举办奥运会而带来的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比奥运会留下的场馆更为珍贵。

这,正是奥运带来的文明的教育。

有人说,奥运会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窗口,也是折射一个民族的国民素质的镜子。应当看到,经济的发展并不自发地带来国民素质的提升。法国巴黎街头请勿喧哗的中文标识和美国纽约地铁站请勿插队的中文提醒,都曾让中国人尴尬。李红认为,这次举办奥运会,是在世界的注视下,中国人民的文明素质经受考验的大考场。

文明的养成需要过程,但也需要机遇。李红看到,众多由奥运带来的文明细节已然铺陈开来———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报名人数已经超过90万,近10倍于实际需要;全国50万所中小学,4亿名学生,正在接受系统的奥林匹克教育;除了无车日绿色出行,在北京,将每月的11日设为排队日、出租汽车内全面禁烟、大规模翻修厕所等绿色行动纷纷亮相……

讲述着这些转变,李红欣然道:在举办奥运会,向世界呈上最精彩的礼物时,与全球握手、对话,中国人民必然会经历一次震撼人心的文化和文明的洗礼。送出去的是礼物,留下来的是财富。

奥运的文明,承载于它的每一个环节。即使一个小小的吉祥物,也能给人最深沉的教育。

李红说起了自己家里的小老外,她3岁半的儿子。就在她第一次把福娃带回家时,儿子还不满3岁,他兴奋地把5个福娃都摆在地上,自己躺在中间,玩得开心极了。没多长时间,他就把每个福娃认得一清二楚,有时候李红顺手一放,他还会喊:妈妈,你摆错了!

有一次,李红带他去国际奥委会看望同事,办公室的墙上正贴着福娃欢欢的图片,他大声地喊道:妈妈,欢欢!一旁的同事们都激动地鼓起掌来。

这难道还不是成功吗?我们已经不需要再计较什么。奥运文明要不断延续,就必须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李红说,尊重孩子们的喜好,也是奥运教给我们的。

同样,承载着奥运最丰富内涵的开幕式也备受关注。李红用奥运的百年文明释疑: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人类现代史上最隆重的仪式,有人叫它人类庆典,是全球数十亿人一同观看、享受的庆典。我们期待以这样的方式保留住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每个人的人生中,都需要有庄严肃穆、备感神圣的时刻。这正是奥运开幕式存在的真正价值。

有人问李红,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会令人满意吗?

她笑言:开幕式是全世界运动员携手走进奥林匹克赛场的典礼,只要这个仪式存在,只要圣火燃起,那一刻就是成功。我们大可不必给艺术家过大压力,尊重他们的智慧,享受他们的艺术创造,也是对奥运的文明表达。

采访时间将尽,李红娓娓说起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一幕,那是最后的8分钟,属于中国的8分钟。当时,她和许多国际奥委会的同事们都在看台上。节目刚一开演,她身边的同事们就已满脸热泪,他们激动万分地一遍遍对她说:红,下一个就是北京了!下一个就是北京了!

这一次,就是北京了!

让全世界都看到这个古国的过去和现在,犹如参天古木,静静生长,不卑不亢。李红眼中,满是憧憬。

(来源:解放日报 2008314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