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秦巴山中清华人

2008-12-08 |

地处陕西汉中盆地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405厂是我国第一座采用先进技术生产核燃料的企业。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从国外引进成套生产设备,经过全厂职工四年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于19993月提前全面建成。该厂自创建以来,前后共有数十位清华校友在此工作。目前在职的11位工物系毕业生,都是厂的主要管理和技术骨干。8位厂主要领导成员中4位是校友:厂长周渭泉(67工物)、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任宗鹤(79工物)、副厂长史庆丰(78级工物)、总工程师刘皓洁(79级工物);该厂核心企业离心公司7位领导成员中4位为校友:经理刘皓洁(兼)、党委书记任宗鹤(兼)、常务副经理兼主工艺运行车间主任焦成襄(84级工物)、厂副总工程师兼离心公司总工程师梁光扶(85级工物)。另有厂长助理王三杰(79工物),厂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刘宏斌(83级工物)、科长贾荫丰(87级工物),社区管理及公共保障公司副经理侯俊哲(79工物)等。厂内还有12名获工物系二学位的校友,均为车间、科室的年轻骨干。

校党委副书记杨振斌今年七月访问四○五厂与厂长周渭泉(左)合影

左起:贾荫丰、刘宏斌、刘皓洁、史庆丰、焦成襄、梁光扶。

在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历程中,有无数创业者为之付出了智慧和汗水。在他们当中,清华人始终是独特的一群,他们扎根基层,勤奋实干,为405厂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405厂一个突出的情况是自1983年至1992年先后来了7位年轻校友,如今除了副厂长全国劳动模范雷增光(78级工物)于2002年调任天津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院长外,其余6人(即前述史庆丰、刘皓洁、焦成襄、梁光扶、刘宏斌、贾荫丰)至今都留在厂里,一个都没有走,且都已成为骨干,这是很不容易的。校友总会钱锡康、黄文辉,工物系戚群力、高宝英于20037月赴汉中405厂对厂长周渭泉及6位年轻校友进行了采访。

周渭泉:企业领导者的责任之一是给年轻人提供舞台

我来405厂之前一直在兰州504厂。曾搞过多年技术工作,后来调到机关任计划处处长,厂副总经济师、总经济师、副厂长。40560年代开始筹建,中间断断续续近30年。1997年,引进设备的一期工程刚刚投产,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急需使生产和管理走上正轨。我就是这个时候被调405厂任厂长的。

对一个企业来讲,一套新的设备要运行很多年,中间一直不间断,管理的作用就显得特别突出。借助以前的工作经验,我们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规程,使得生产走上规范化。具体工作做到“凡事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工作中我强调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对年轻人我们尽所能建立宽松的环境,提供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舞台,给他们压担子;对真正给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在待遇上大胆体现敢于重奖;对他们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也尽力解决。我们破例把骨干梁光扶的爱人调入厂里。有人问我,我说,你要能干到梁光扶那份上,我也把你爱人调进来。在这里我们一直讲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发展事业,使他们认识到从事工作的意义,在建立事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05厂任厂长五年多了,厂里取得较好的效益,个人也得到不少荣誉,如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我与雷增光、史庆丰等都是主要成员。2001年被中核集团公司评为优秀领导干部,2002年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我们总结了20个字:“技术高新、指标先进、队伍精干、管理科学、效益优良”,努力成为我国一流的核燃料生产基地。具体就是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管理现代化,企业发展后劲足,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军民结合型企业。这些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史庆丰:在企业必须做一个敢负责任的人

我是从青海考入清华的,1983年毕业后,在504厂干了两年。正好这时405厂在建设,就调过来了。由于在原单位有一定基础,对生产运行管理的一套做法有了解,我一开始到405厂就能上手工作,很快就将管理的规章制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工作20年来,最难忘的是经历了引进国外设备并实现生产的全过程。1994年,我作为厂里的第一批人员赴国外培训,对方在技术上是保密的,在学习和培训过程也非常保守。我们就利用各种机会和可能性争取多学习一些东西,钻研技术特点,在理论和思路上有较大提高。

要将引进的系统按照我们的配套设计进行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很多,很多地方需要在工程实际中修改。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常常赴现场解决问题,协调各种矛盾。经过一段艰难的日子,系统建成了,但运行初期问题总是比较多的,作为技术管理人员,我们经常需要爬到设备高处去处理事故。曾经一个时期,医生检查说我的肝不太好,我自己很清楚是因为工作劳累和事故处理环境的原因。所幸身体在三年前慢慢恢复了。这些年的工作中,我比较注重实干,特点是比较喜欢动手。厂里人称“史大胆”,“敢湿鞋的人”。我遇事敢负责任,总是自己冲在前面,这个特点使我在企业干一件事后面往往能带动一大批人。

我也很感谢企业的职工,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很难干成事情,而往往最后站在领奖台上的是我们。我会一生都珍惜和他们在一起度过的难忘的日子。

刘皓洁:努力工作为母校增光是清华人的责任

1984年毕业来到405厂,一晃20年过去了。

我来405厂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厂是干什么的,当时厂房都没有,还在搞基建,条件很艰苦。厂里的职工大多是从814厂、504厂过来的。开始时,我被安排在第一车间陈世芳科长(1964工物,后任厂副总工程师)手下工作,陈学长是从四川814厂调过来的,他手把手教会了我不少东西。405厂对大学生比较重视,尤其是对清华的毕业生。来厂不到两个月,我就被派往天津核工业理化研究院学习,因为那里已建有实验室,有先进的设备和前沿的研究成果。我在车间基层担任技术员、值班主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也熟悉和适应了工作的要求。从国外引进的新系统上马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年轻人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从方案的论证,到组织施工、安装调试,整个过程都经历了,也可以说赶上了好机遇。由于是从事自己所学专业,干起来工作比较顺手。后来担任主工艺运行车间主任,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随着担子越来越重,越感到责任的重大。但是看到企业今天的发展有自己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这里也要感谢母校不但教会了我做事,还教会我做人。

近来,看到母校的飞速发展,我们远在山区的校友倍受鼓舞,努力工作为母校增光是每一个清华人的责任。

焦成襄: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做事的成就感

我从小就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在记忆中,我似乎从来都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读过书。我喜欢折腾,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就一定要把他搞个清楚,花多大的力气都愿意。在大学时,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自认为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曾做过校学生会干部、《清华学生》主编,是各项学生活动的积极分子,这对我以后的工作能力有很好的锻炼。

1989年毕业后曾经试过创业,但没有成功。405厂的老厂长很重视清华毕业生,多次设法做工作劝我来405厂。1990年来厂时也正赶上新系统上马,在厂里和大家一起有很多事情可做。记得当时为了这套系统的启动,有一段时间工作强度非常大,进度要求紧,经常在施工现场,最终连方便面都吃腻了。

企业要运行好,企业对人的能力要求很实际,除技术外最主要的是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而这恰恰是我的长项。我常常在一线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并且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看到自己的付出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内心的快乐不是别的东西所能代替的,这也许就是一种成就感。从这以后,我也真正喜欢上了这里的工作。

曾经有一位朋友给出优惠的条件希望我能到大城市他的公司工作,考虑再三,到最后该走的那一刻我放弃了,因为对405厂实在是有一种难以表达的不舍之情。这么多年过去后,我回顾走过的路,金钱也好,地位也好,真正高兴的是自己做成一件事后的喜悦,这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梁光扶:上学拿国家助学金,毕业后就应该为国家做点事

我来自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家境比较困难,在毕业前一年,得到系里的定向奖学金。毕业前,厂里从工物系选毕业生,不知为什么我被选中。当时只知道这里要上国家重点工程,厂区虽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但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从事的工作专业非常对口,就决定来了。对待遇等方面没有考虑多少。

1992年前后,厂里不少大学生都去深圳、广东打工,那里的待遇比这儿高出很多。但看到几位清华的学长都很安心,并得到他们的鼓励,也就认定这个方向坚持下来了。尤其是雷增光学长,给了我很多帮助,他自己就带了一个好头。随着新项目的上马,在刘皓洁学长手下当技术组组长,我积极参与到各项工作当中,如现场调试、指挥等。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做了不少事,在工人中提高了威信,自己也富有成就感,也越来越喜欢现在这份工作。毕业十年来我今天能担任厂副总工程师,并于1998年获厂级劳模、陕西省国防工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应该感谢国家和学校的培养。一个大学生上学拿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培养的,毕业后就应该为国家做点事。

刘宏斌:清华人最大的优点是富有责任心

1988年毕业时系里给我保留了三年研究生资格,并曾想让我留校。因为不喜欢大城市的生活,也对搞教学工作兴趣不大,加之家乡是陕西农村,在405厂的副厂长王德培来学校招人时,就答应来了。来到厂里以后,就一直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干。有些事情也未必是自己擅长的。比如,引进的设备需要和外商谈判,得有懂外语的人和他交流,我的外文原来不行,但没办法,工作需要只好赶鸭子上架,慢慢地自己也提高了不少。现在每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来厂视察,都是我接待陪同。

清华人最大的优点是富有责任心,别人给你一项工作会放心。我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并注意在实践中提高。雷增光学长对我们这些后来的人影响很大,他曾做过我的辅导员,他有理想,责任心强,不放松学习,刻苦钻研业务,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贾荫丰:创新提高了效益

我是清华本科毕业生中来这儿最晚的一个,至今也已11年了。我也是陕西人,家庭经济困难,靠定向奖学金完成了学业。1990年曾到厂里来看了看,1992年毕业时就来了。

19931994年厂里比较困难,人才流失严重。雷增光学长鼓励我,说这个厂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技术路线有错误,我们一起撤;只要手头还有事可干,就别着急走。后来引进项目成功了,情况就好起来了。那时,一天从早到晚地干,努力创新,实现了级联运行方案优化,效率提高了,增产增收,为工厂创造了效益。

黄文辉 整理

相关新闻

  • 172004.04
  • 122008.05

    《广州清华人》创刊

    为加强沟通,增进交流,推进校友工作的发展,经过清华广州校友会悉心筹备,第一期《广州清华人》于2008年5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 142019.10

    风骨清华人

    百年清华,风起云涌。清华大学的历史,承载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饱含对民族复兴的期待和向往……

  • 232018.04

    古丽蓉:我们是清华人

    从踏进清华园学习的第一天/ 我们开始拥有一个特殊的名称: 清华人/ 从手持毕业证书的第一个早晨/ 我们肩负起一个庄重的职责:清华人/ 在人生的....

  • 122016.09

    硅谷清华联网队在硅谷华人篮球联赛中获得亚军

    由热爱篮球的清华校友组成的THUrsday篮球队在硅谷华人篮球联赛(SVCBA)刚刚过去的赛季中(2016年2—6月),获得亚军。

  • 012008.06

    奥运清华人专题

    一百年前的1908年,在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前不久,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干事罗伯特森­在中国的《天津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撼动中国人的三个问题: 中国何时才能派出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 ...

  • 012011.04

    刘雨亭:毕生耕耘的清华人

    2010年5月2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为前不久去世的清华校友、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雨亭学长举行了追思会。中心领导、中心各院所代表及刘学长的生前好友、清华校友,都对这位勤勉敬业、忘我拼搏、无私奉献、毕生耕耘的清华人给予高度评价。心怀憧憬 进入清华1953年6月9日,毛主席签发《中共中央关于三年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指示》,这一天成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祥日。8月,对中国汽车事业满腔热情、心怀憧憬...

  • 272023.06

    创业清华人︱刘寒:打造单细胞测序中国方案

    刘寒,清华大学2006级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经济学双学位,国家级青年人才、生物材料正高级工程师生物。科技,常常被视作长坡厚雪的行业。2020年起,疫情大流行将生物科技推上风口,但若无技术和经验积淀,初创公司极易折戟沉沙。属于生物科研底层技术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在基因测序界等同于“显微镜”一般的存在,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研发难度令多数创业者望而却步。国内单细胞测序平台也曾被海外巨头所垄断,产品价格高昂、供应...

  • 042022.05

    祝贺!这些清华人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在建团百年到来之际,为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广大青少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5月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49名同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16个青年集体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此外,对在完成重大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73名个人和17个集体予以表彰确认。清华校友吴南(2004级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格勒巴桑(2003级机械)...

  • 022023.06

    创业清华人︱中岩大地:与岩土为伴的创业人

    武思宇,清华大学1997级土木工程系;罗晓青,北京科技大学2003级土木工程系。土壤,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存在。于专攻土壤的材料公司来说,土的成分却大有学问。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研究“土”的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岩土工程新材料、环境修复等业务,岩土为这家科技型公司带来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说起他们的产品,中岩大地创始人之一兼总经理武思宇和中岩大地材料子公司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