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史际平:我们走在大路上

2011-07-08 |

史际平(1978级精仪)

“万里长征,辞去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这段西南联大校歌记述清华百年校史中曾经发生过一段动人心魄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后,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南迁至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但同年12月南京失守并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19382月临大师生分三路由长沙奔赴昆明组成西南联大。其中一路由近300学生,11名老师(包括有闻一多,曾昭抡,吴征镒)和教官随队医生若干名组成了湘黔滇旅行团,并由国民湖南政府领导人张治中委派的一位将军带队。这路人马自1938220日由长沙出发,主要是依靠步行于4月底到达昆明。1946年,胡适在西南联大纪念会上说:“临大决迁昆明,当时有最悲壮的一件事引得我很感动和注意:师生徒步,历68天之久,经整整三千余里之旅程。后来我把这些照片放大,散布全美。这段光荣的历史,不但联大值得纪念,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

好友杨嘉实(1977级力学)的尊翁杨式德(121917-1976)和家父史国衡(111912-1995),就是73年前的这支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队伍中的学生成员。为此嘉实兄和我在1996年前后就曾经议论过重走这条湘黔滇南迁之路,并得到过清华校友会承宪康老师的鼓励和指教。可惜当年我们都刚到美国不久整日忙于许多日常琐事,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没能成行。随着西南联大的历史广为社会各界的注意,十几年间北大的学术社团“山鹰社”曾经搞过重走活动。最近清华EMBA也分几次组织学生搞了重走活动,颖一院长还参加了云南境内的一段重走活动。近年来执教于北美的嘉实兄每年暑期都会在国内高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我也是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至此清华百年校庆之际,我们再也捺不住内心的那份难分难舍的情怀开始行动了。我们先后联系了参加过清华EMBA重走活动的钱锡康老师和活动的组织者贾莉老师,为此我还给颖一院长,校友会孙哲、黄文辉二位老师发了电邮。所有的这些查询都得到了他们的热情回复和支持。75日上午孙哲老师带我到清华校友会开了一封介绍信,然后我还到经管学院贾莉老师的办公室当面讨教。做好了必要的功课,76日中午我由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嘉实由武汉乘武广高铁,当日下午5点半我们在长沙的一家酒店会师了。

嘉实兄手上还珍藏有一部杨老先生当年的日记,这部日记完整的记录了这68天的旅途中的许多细节,并且两次正式在国内出版发行,成了学者研究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一段的案头必备。此行我们都带有这部日记,它是我们此次行动的指南。湘黔滇旅行团当年首先是乘船从长沙出发,在资江逆流而上水路395公里于1938222日益阳边清水潭靠岸,然后步行490公里至常德。22日杨式德先生记述如下(日记摘抄):

“资水很轻,用盆子从江里汲上来,非常清亮,和井水不能分辨。下午五时到达清水潭了,这是一个距益阳五里的小村镇。夕阳高照,向西望去,河水灿烂夺目,不能久视。不远的地方,河心有一片高地,上面一个很大的亭子,据说是魁星楼,两岸各有一个塔,全是七层,名叫三台塔。再向西远远的便是蓝的山,绿的树,和红的太阳了。我们下了船,到清水潭走了一回,那村里有庙宇,有尼姑庵。庵门口立着一个面目俊俏清爽的尼姑,穿着黑色的衣裳,颇为动人。在北头和两个乡人谈话,谈国家的危机和民众的任务,他们都具有相当的民族意识。”

201177,赶巧是“七七事变”纪念日,也是我们的出发日。原计划从长沙乘一早的火车到益阳。结果到了火车站发现排队的人山人海,只好坐出租车走。车主让4位乘客拼一个车,每位40元,走长张(长沙至张家界)高速路到益阳。上了高速路就看到至益阳55公里的路牌。下了高速很快就到益阳,稍事休整很快对付了一顿早餐,找了出租车赶到资江二桥北岸时间大约在上午9时半。往江边大提走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一条河沟内竟奔流明显污染的黑水,没有任何阻拦流入资江。资江水已失去了杨老先生日记中所记述的“非常清亮”。在江边一眼望去马上就发现了那座古塔,走进前就看到“三合塔”字样,到了塔边竟发现塔是可以上去的,我们都登上了高塔。这是一座七层石塔为省级文物,塔边的铭牌讲到此塔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离开古塔,我们进入小镇,清水潭镇内的一排一排二层民房紧靠资江北岸的防洪大提。嘉实兄一路打听,我们才找到村内唯一的一座庙,里面的主持告诉我们古庙已经没有了,这个庙也是新建于民舍之中。我们也听到村民讲河心的那一片高地,和上面的亭子都已经没有了。

经人指点我们沿着防洪大提去找汽车北站。在资江北岸的大提上看到它不仅仅是一个防洪大堤,顶部是有十数米宽的步行街,座椅,路灯等一应俱全。想来是为当地市民提供的一处休闲场所。走不远还看到一处关云长塑像,说是为纪念他的“单刀赴会”。看到碑文知道他当年他曾带兵驻守益阳。塑像底部四面分别是四座浮雕,除了单刀赴会,还有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

就这样一路行至益阳汽车北站已是下午时分,断断续续走了4个多小时。所幸当日是阴天,但我还是大汗淋漓,手中的毛巾拧了干再擦湿数遍。没有吃中饭就坐上了中巴还是走长张高速路去常德。到了常德找到路边的旅店住下后又前往汽车站大厅明天去桃花源的路途。车站的服务员显然感到非常困惑,她一再讲我们应该去湘西的凤凰古城或者是张家界。当然她并不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晚饭前后我们在常德火车站前的广场盘桓,回顾今天的行程不论是失望还是惊喜,不论是疲倦还是兴奋,心中感到十分充实。此行虽然不可能重复当年联大旅行团湘黔滇三省旅途的全部,但是我们还会再来。

这是一条父辈走过的路,我们在路上缅怀着清华的先贤,并以此作为对母校百年校庆的纪念,这同时也是作为我们对承宪康老师奋战病魔的支持和祝愿。

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一颗心走在这条大路上。

201178晨于喧闹的常德市内

相关新闻

  • 172014.03
  • 282012.03

    史际平:我们拿什么来纪念您? ——悼承宪康老师

    史际平(1978级精仪) 承宪康老师去世后,我默默地关注着相关的纪念活动,曾想写一写与承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读过他许多同学和同事发表在校友网上的纪念文章后总感到我和他的年龄差距较大,与他的交往也不是很多。

  • 312024.12

    南京校友会举办喜迎新年系列活动

    2024年12月中下旬,南京校友会举办了精彩纷呈的喜迎新年系列活动,吸引了上百位在宁校友参加。活动一: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代表团座谈交流12月14日晚,南京校友会的五位校友钱俊、姚坚、宋家玮、许诺、桑淦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建骨干代表团在南京举办的校友座谈会。五位南京校友代表结合自己在国央企、研究院、高校、政府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求职经验、就业感受、工作轶事等内容进行了生动有趣...

  • 222025.01

    南京校友会新春联谊会暨迎新活动圆满举办

    1月11日,2025年南京校友会新春联谊会暨迎新活动在南京市维景国际大酒店圆满举办。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十一个兄弟高校校友会嘉宾和280余位在宁清华校友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畅叙校友情谊,共绘发展蓝图。联谊会开始前,校友们纷纷在精心布置的签到墙、二校门展板打卡合影留念,校友们都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于清华园,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本...

  • 282016.03

    清华园——充满音乐与歌声的校园

    每当耳边响起音乐声时,我就自然会想起我们的清华校园,想起那些音乐老师,想起那幢朴素的平房——音乐教研室,还有那充满校园的歌声以及那源远流长似乎永不停息....

  • 262009.05
  • 142014.10
  • 292010.06
  • 132007.11
  • 212022.03

    木秀于林——纪念我的舅父古念良逝世31周年

    古念良用他的一生,致力研究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寻找经济强盛的路向和方法,为富民强国献策。本文通过他从童年、求学、投身抗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贡献与遭遇及人生最后辉煌的整个历程,通过他本人及亲友的忆述、他对笔者的启蒙、他生活的点滴、他文章的精华等等,尽可能让他的后人及世人全面了解他的品格、学识和贡献。通过古念良的文章,展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贯主张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力量;他的文章用经济数据说明毛泽东、周恩来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实行经济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