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华盛顿清华校友会成功举办首场水木沙龙

2014-04-03 |

作为清华大学华盛顿校友会重头活动的“水木沙龙”系列讲座于近期拉开帷幕。319号晚,首场沙龙在马州某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在校友会会长闫瑾的主持下,朱红、齐敏、常军、章峰四位校友作为专业嘉宾讲授了自己在业内的经验与心得,并与观众展开了广泛交流。

闫瑾会长(中)与四位嘉宾

本次沙龙以《中美金融面面观——未来展望及职业规划》为主题。四位在场嘉宾就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市场发表了意见,并分享了各自在金融行业职业发展的经验。首先发言的是现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授信风险分析部副主任齐敏博士。齐敏首先以次贷危机为例,介绍了授信风险监管部门的职能以及授信对于美国金融业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性。其后,她回顾了自己的职业历程,并作为OCC授信分析部唯一一位华人主任,鼓励校友在职场中积极把握机会、展现自我。

讲座现场

前广发证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朱红介绍了自己在广发证券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从投行到营业部,再到广发证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她见证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起伏。朱红回顾了在广发中关村东路营业部工作期间,她克服材料稀缺人手紧张的困难,积极主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经历。她介绍到:当时的投资者教育不但提升了营业部的形象,在股市大跌时使客户保持率维系在96%以上,而且成功减少了以周边教师及家属为主体的投资人在“悬崖式下跌”市场中的损失。她还成功吸纳了一批业务水平出色的校友加盟公司,不但增加了清华校友在金融业内的影响力,同时也扩充了公司的人员储备及提升其整体实力。在工作之余朱女士一直坚持公益事业,用行动支持母校,义务为校友提供金融行业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朱女士号召校友传承清华学子历来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并强调了她所接触到的美国民众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在回答听众提问时,朱红阐述了自己对中国和美国未来五年的宏观经济前景所持有的信心,并认为生物医药、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行业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朱红在交流会上呼吁校友放开眼界,实时关注中美两国动态,并鼓励校友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常军校友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系,北美深造后进入房利美工作,现任房利美交易对手风险评估部经理。常军回顾了自己转型进入金融的历程,为希望进入金融行业从业的非金融专业校友提供了职业规划建议。在此之后,现任Capital One银行收益管理首席负责人的章峰校友同样介绍了自己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金融行业从业的经验。章峰对如何在美国进行职业发展颇有心得,在座谈期间多次强调沟通能力、领导力、与个人影响力对于职业提升的重要性,鼓励校友在完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人际沟通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进一步提高影响力,从而成为职场上优秀的管理人才。

在座谈的期间内,各位嘉宾的理念多次迸发出引人入胜的思维火花。在谈及在美国职场的发展策略时,学术内功深厚的齐敏博士认为:只要在学业或专业上练就过硬的内功,即意味着个人在职场上已经取得成功,而无须强求培养自己不喜爱或不善长的爱好去刻意迎合他人。章峰校友认为:在优秀的学业的基础上,通过提升自己的表达技巧,更有利于在职业阶梯上“更上一层楼”。常军校友则提出:美国职场其实比中国职场更讲“关系”……整个沙龙的讨论氛围十分浓厚。校友与嘉宾积极互动,发表各自对金融行业的看法。座谈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才散场。座谈结束后,在场校友与四位嘉宾进行自由交流,并对嘉宾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

校友与嘉宾积极互动

由于沙龙的选题既涉及听众关注当前重大热点话题,又贴近在美白领及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吸引了除清华校友以外大量兄弟院校的校友前来旁听。虽然本次沙龙是全系列的首场活动,但是参与人数远超预期现场座无虚席。活动宣告圆满成功。(撰稿/梅月霞 李想 摄影/岳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