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何鲁敏:为奥运洗净空气(二)

2007-09-17 |

致奥组委的信

  ——“我们非常愿意为本届奥运会、为北京、为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
  2007年夏天的北京,暴雨格外多。埋头在实验室里进行湿度研究的何鲁敏被世行最新出台的一份报告搞得心烦意乱,不得不暂停了实验。
  这份名为《中国污染代价》(Cost of pollution in China)的报告对中国的大气质量问题进行了评估和指责。奥运会日益临近,这份报告将对北京承办奥运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何鲁敏在实验室里待不住了,作为国际空气科学领域泰斗级的科学家,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出面说点什么。于是,本打算就此闭关潜心研发新技术的何鲁敏连夜给北京市奥组委写了一封长信。这封信以有力的数据和事实批驳了世行的观点,在为北京正名的同时,何鲁敏还在奋力为亚都争取一单赔本的买卖。
  征得同意,该信部分内容首次公开如下:
  2001年,我去以色列出差,住在一间四星级饭店,令人诧异的是:饭店客房都配有空气净化器。尽管身处沙漠的以色列并非想象中的“飞沙走石”,大气质量甚至好得出奇,但房间中的空气净化器仍然让人感到一缕关心和爱意,大大减轻了我对海关和边检的不满。
  为了取得奥运会主办权,我国政府曾在2001年时承诺将空气中主要危险污染物的浓度降至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水平。就在今年,我们还承诺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达到国际大都市的空气质量水平。但是,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大幅度更新了空气质量标准,将可吸入颗粒物的认可水平从原来的每立方米150微克(相当于我国二级)提升到每立方米50微克。年平均值由70微克提高到20微克,而欧美国际大都市的年平均值基本在每立方米20—40微克的水平。

  表面看起来,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和国际大都市的水平难度很大,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其中有三个主要的认识误区:
  1.北京近年来的空气质量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即“两高两低”,每年4—5月和11—12月份为污染高峰期,而2月和7—8月份为污染低谷期。经过北京市的长期努力,20068月的日均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已经降到每立方米98微克。
  2.世界卫生组织的新标准分为日平均值(50微克)和年平均值(20微克),由于奥运会属于短期活动,适用日平均值标准,因此达标应当是达到每立方米50微克,而不是年平均20微克。
  3.中非合作论坛的实践证明:采取部分“三停”措施(停车、停工、停产),可使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大约每立方米20微克。如果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下降幅度还会大一些。
  因此,如果措施得当,在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值达到或接近50—70微克的水平还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数据是一回事,人的感觉又是一回事。直到今天,美国迈阿密和夏威夷的人还在嘲笑纽约很脏(事实也确实如此)。但纽约人的反驳是:到迈阿密和夏威夷并没有感觉干净。这是一个感觉问题。现在美国人觉得北京空气不好,可我们到纽约去,也并没有感觉有多干净——这就是感觉的问题,我们常常会忽视它,但很多时候感觉其实比数据更重要。
  问题在于:如果在2008年夏天,几十万运动员、记者、官员,两百万游客涌入北京,全世界聚焦于北京时,我们能忽视他们的感受吗?
  为此我建议:在接待饭店、奥运村、媒体村及场馆的室内部分全都配置空气净化器。理由是:
  1.在全部奥运会比赛中,至少有2/3的项目和奖牌是在室内产生的,包括运动员和观众在内,2/3以上的时间也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就解决了大部分空气危害问题。
  2.大气问题有偶然性、长期性、也有标准修改的因素,容易解释和被人理解。而室内空气质量纯粹是一个人为控制问题。解决不好,更容易引起非议,如呼吸道疾病问题和化学污染问题。
  3.以科技手段显示和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体现了科技奥运;关注环境与健康,体现了绿色奥运;尽心尽力关心客人的健康,体现了人文奥运。
  亚都是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设备的独家供应商,在技术水准、质量水平和供应能力上都是世界一流的。亚都的空气净化器可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严格的标准。我们非常愿意为本届奥运会、为北京、为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

转自《竞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