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王瑶在给友人赵俪生的信中写道:“闻一多先生近来甚为热情,对国事颇多进步主张,因之甚为当局及联大同仁所忌,但闻先生老当益壮,视教授如敝屣,故亦行之若素也……现闻先生为援助贫病作家,纪念鲁迅,文协,及青年人主办之刊物等,皆帮忙不少,态度之诚挚,为弟十年来所仅见。”(陈平原、袁一丹:《王瑶画传》)假如按照汪曾祺的说法,闻一多不只是“近来甚为热情”,而是抗战爆发之后,就表现出了...
建9和大师(建9郑可)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最值得怀念的就是西南联大做学生的那七年了,那是我一生中最惬意的一段好时光。”——何兆武
历史课本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乏善可陈。1964年,新疆罗布泊上空腾起的巨大蘑菇云,算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因为这团云,人们知道了“两弹一星”....
清华大学1982级毕业30周年筹委会与学校档案馆、校史馆将于今年校庆期间联合在校史馆举办“那时的清华 那时的我们──清华1982级学生生活”收藏展,复....
钱穆的史学名著《国史大纲》就是在这个有“滇中八景”之一美誉的岩泉寺写就的。
涂光炽(1920.2.14—2007.7.31),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球化学家,我国地球化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1920年出生于北京,1931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立志改变国家受欺凌受压迫状况,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洪流。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46年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0年乘坐“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回国,开启“科学报...
虽不是教师,一直记着启功先生给北师大学生的箴言和期望于所有教师的两句话:“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西南联大的大师们,是真正实践了这八个字的。 大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