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校友总会百年历史简介

2013-04-11 |

清华校友总会百年历史简介

孙哲(1970工物)

今年是清华校友总会成立100周年,现将清华校友总会100年历史简要介绍如下。由于早期史料年代久远,材料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校友批评指正。

清华校友总会的前身是“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和“清华同学会总会”。

一、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19131933

1913629日,本校1912级的“继续班”(1912级清华学堂首届毕业生,19126月毕业,因学校当时缺乏经费无法出国留学,只能留下跟下一级学习,称为“继续班”,于191382日赴美留学)和1913级学生在校内发起组织“清华同学会”,宗旨是振作校风、联络情谊,并通过章程,选举职员。选举杨永清为会长,李宝鎏为副会长。

1914815日,清华留美学生乘“中国号” 轮船赴美,由周诒春护送。这批留美学生包括:191110月选拔的中等科学生10人,1913年和1914年两级高等科毕业生,1914年公开考录的女生9人。在赴美行程中,重修《清华同学会章程》,章程中确定的正式名称为“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选举周自齐、范源濂为名誉会长,周诒春为名誉会员,杨永清为会长。

1915年在美国成立留美同学会总会,东部支会和西部支会相继成立。此后,美国各地,如芝加哥、威斯康辛、纽约、费城等地成立支会。到1920年,回国的同学逐渐增多,又在国内设立北京支会、上海支会。后来相继成立的有南华(港粤)、南京、武汉、奉天等支会。总会仍设在美国。

192381日,促成母校设同学会干事一人,由蔡竞平教授担任,任务是编制同学录,筹设新支会及全国总会,将校中情况时常告诸同学等。1924年,曹云祥担任校长,成立“同学干事会”,是校内行政机构之一。

1927年,由华北支会发起,募捐购房于北平骑河楼39号,创建清华同学会会所。同年,同学会干事移此办公。

1927年,留美同学会总会诸同学鉴于旅美同学人数日少,国内同学人数日多,提议将总会移回国内,当经总会推定蔡兢平等3人修改会章,以便总会移回国内的计划早日实现。此项修正章程于1928年经多数同学投票通过,设在美国的总会随即改组为旅美支部,但在国内设立总会一事尚未完成。

二、清华同学会总会19331950

1933429日校庆返校同学开会讨论,推定章元善等7人为筹备恢复清华同学会总会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备工作。委员会遂以1928年修正的会章为根据,重新草拟会章。61日分函全体同学,投票通过会章并选举总会董事。917日及107日开票,修正会章经投票同学全体通过并选出董事梅月涵(梅贻琦)等15人。

19331029日,在北平骑河楼清华同学会会所成立“清华同学会总会董事会”。总会设于母校,选出校长梅贻琦为会长兼总干事,周诒春为名誉会长,章元善为书记,戴志骞为会计。总会以“增进母校利益,联络会员友谊,提倡互助精神”为宗旨,开始工作。193411日,清华同学会总会编辑出版的《校友通讯》创刊,193521日更名为《清华校友通讯》,193911日,《清华校友通讯》开始使用梅贻琦题写的刊名。

总会成立后,即与各支会接洽,至19344月举行第二次董事会时,已与上海、北平、天津等12处支会取得联系。以后支会不断成立,至1937年国内已有19个支会,海外也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地7个支会。

194153日,在延安的39名清华同学正式成立“延安清华同学会分会”,并推选曹葆华为分会会长,蒋南翔为总干事,薛容、汪家宝、彭克瑾、武衡等4人为干事。194375日,延安同学会致梅贻琦校长信,署名为会长曹葆华,总干事蒋南翔。信中说,“……生等在此几年来,工作、生活均甚愉快,各同学均能发挥所长,以贡献于神圣之抗战事业,此堪告慰于先生者也。现乘谢(保樵)校友回渝之便,特呈此函,敬祝先生健康,并冀先生继续以清华传统之科学与民主精神,作育青年,以应中国当前抗战事业之迫切需要;尤祈国内民主政治早日实现,使各地清华同学都能欢聚一堂,互相切磋,共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此实生等所无任企盼者也。”

1950429日,《清华校友通讯》出版解放后第二期之后停刊,校友工作暂时中断。

三、清华校友总会1981-)

1979327日,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决定恢复校庆,校庆日为4月底最后一个星期日,邀请部分知名老校友返校,并发函邀请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派人来校参加校庆活动。

198021日学校成立校友联络处,何介人为校友联络处负责人,标志校友工作中断30年后恢复。此后,清华校友工作蓬勃发展,校友总会的工作范围由小变大,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余人。海内外清华校友组织纷纷建立,至2012年底,国内已建清华校友会组织140个(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在海外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13个国家建立了51个清华校友组织。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校友,清华校友总会决定在校友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清华校友总会校友联络部,清华校友总会上海联络部(20091025日)、深圳联络部(201029日)、北美联络部(美国旧金山)(201048日)、广州联络部(201059日)相继成立。

1、清华校友总会理事会

1981426日校庆70周年纪念日,按校庆筹委会通过的《清华校友总会(198182)届理事会组建方案》及《理事选举细则》的规定,经返校校友106位获得选票校友投票选出钱三强、赵访熊、夏翔等25人为清华校友总会理事会(198182)届理事。

198176日,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在母校召开清华校友总会理事会(198182)届理事第一次全体会议,19位理事出席,刘达校长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校友联络处负责人何介人关于校友活动恢复以来的工作和目前与海内外校友联系情况的汇报;听取了《清华校友总会章程》起草和修改经过的汇报;一致通过了《清华校友总会章程》。总会章程确定本会宗旨是:加强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和团结,发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共同为母校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富强与进步贡献力量。会址设于北京清华大学校内。根据总会章程“在任清华大学校长应任校友总会会长”,一致推举刘达校长担任本届理事会会长,并选举施嘉炀、陈岱孙、钱三强、钱伟长、何东昌为副会长。会议决定聘请在校工作的王乐铭等10位校友组成干事会,由何介人任总干事。

1987426日,清华校友总会第二届(19871990)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了《清华校友基金会章程》(草案)和《清华大学校友奖学金评奖办法》(草案);决定成立校友基金管理委员会,选举赵访熊为主任。

19911113日,清华校友总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核准进行社会团体登记。清华校友基金会也于199111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核准进行社会团体登记。

1994227日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同意并经民政部批准将清华校友基金会更名为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费孝通、钱伟长任名誉会长,王大中任理事长。原清华校友基金会将改为隶属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校友基金管理委员会,系独立的分支机构。

清华校友总会历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届次

会长

副会长

秘书长(干事长)

第一届

19811987

刘达高景德

施嘉炀、陈岱孙、钱三强、钱伟长、何东昌

何介人(总干事)

第二届

19871991

高景德张孝文

陈岱孙、施嘉炀、赵访熊、钱伟长、钱三强、梅祖彦、李传信

吕森(总干事)

第三届

19911996

张孝文王大中

陈岱孙、施嘉炀、赵访熊、钱伟长、钱三强、梅祖彦、李传信

承宪康(总干事)

第四届

19962002

王大中

名誉会长:陈岱孙、施嘉炀、赵访熊、钱伟长

梅祖彦、李传信、方惠坚、谢志诚、承宪康

刘敏文(总干事)

第五届

20022007

王大中顾秉林

贺美英(常务)、梅祖彦、方惠坚、承宪康、刘敏文、陈希

郭樑(秘书长)

第六届

20072012

顾秉林

贺美英、陈希、陈吉宁、陈旭、杨家庆、胡东成、荣泳霖、承宪康、白永毅、胡和平

郭樑(秘书长)

第七届

2012-)

陈吉宁

胡和平、陈旭、史宗恺、胡东成、白永毅

郭樑(秘书长)

2、清华大学校友工作会议

清华大学校友工作会议起始于1988年,最初称“校友联络座谈会”,不定期召开。从2003年起更名为“清华大学校友工作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校友总会主办。出席会议的有学校领导、校友总会负责人、各地校友会代表。会议内容主要有:介绍母校近况,汇报校友总会工作,交流校友工作经验,加强校友联络等。到20127月共召开了15次校友工作会议。

19903月,第二届校友联络座谈会在母校举行。26个地区校友会代表出席。会议代表对上海同学会、天津校友会等26个校友会《关于赞助重建二校门的倡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倡议书。

201010月,清华大学第十四次校友工作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清华新百年展望”校友论坛举行。在校友座谈会上,大家畅谈清华校友文化,展望清华未来百年的发展,对母校百年华诞的庆祝活动建言献策,热烈非凡。

2012714日,清华大学第15次校友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大会选举产生清华校友总会第七届理事会,对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地校友会进行了表彰。

3、联络校友,服务校友

校友联络是开展校友工作的基础。最初校友联系方式主要是通过校庆值年校友返校、以年级为联系基础。在“年级”和“值年”校友联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按地域(各地校友会)和按行业来整合校友资源,逐步形成按年级、按地域和按行业校友的“立体”联系网络。从2003年开始,陆续成立互联网与新媒体、新闻传播、保险、投资、房地产、汽车、水利、半导体、风电、环境、公共管理和MBA12个行业协会。目前校友联络率已达80%以上,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服务校友是校友工作的根本。200311月,校友总会章程中首次把“服务广大校友”作为校友总会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校友工作不断创新,校友总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服务校友工作体系。

19804月,《清华校友通讯》复刊,刘达校长题写刊名;2000年清华校友网、清华校友信箱开通;2002年《清华人》杂志创刊;行业校友联络部成立;2003年校友年度捐款设立;2004年大规模校友问卷调查开始,为学校不断提供人才培养质量数据;2005年毕业生专项服务开始;2006年校友励学金工程启动;校友“龙卡”的启动,既方便了校友消费,也为校友回母校参加活动、到母校图书馆阅览借阅书籍提供了便利条件。

20097月开始实行校友“年级理事”制度,使校友联络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当年2272009年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成为校友总会聘请的首届年级理事。

为了满足海外校友子女了解祖国文化和发展的辉煌成就,19837月,举办了“旅美校友子女暑期学习班”。2007年以来,校友会每年都开办海外校友子女夏令营,加深了与海外校友的联络和情感交流。

以上措施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校友之间、校友和母校之间的联系,大大增加了校友的凝聚力。

4、校友捐赠

校友年度捐款。校友捐款率是校友对母校认同程度的重要指标。20034月,清华校友总会发表校友年度捐款倡议书《寸草报春晖》,倡议每位校友每年捐款20元,支持母校建设。广大校友积极响应倡议,当年就有近千名校友捐款,捐款额近30万元。参加年度捐款人数逐年增加,捐款率(捐款人数与全校本科毕业生总数之比)从20038%,200411%,到2007年的20%。到2008年,捐款率已达23%,到2011年百年校庆校友捐款率已经达到45%,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校友励学金工程。清华校友总会于20061月发起了以“助困励学,爱校育人”为宗旨的“校友励学金”工程。“校友励学金”的建立,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完善,使特困学生得到的资助力度有较大提高,基本上解决了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负担和压力。为使每年的资助资金来源有稳定的保障,在2007年建立了“清华校友励学基金”。 截止到2012年底,励学金冠名项总数361项;筹款总额9837万元,受助学生6927人次,发放金额3386万元,占全校本科生资助额度的三分之一以上。励学金工程激发了校友回馈母校的热情,成为校友支持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体现了广大校友“爱校感恩”和对母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大力支持。校友捐款率是校友对母校认同度的指标,目前校友捐款率已达45%,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校友大额捐款,捐赠建筑物、纪念物及其他。清华园中校友捐赠物随处可见,主要有:校友捐建的建筑物(如校友捐款重建二校门,校友捐建艺术教育中心和音乐厅,“新清华学堂”等);校友捐赠的花木;校友捐赠的文物、艺术品和纪念品(如“战国竹简典籍”,名人字画等)。百年校庆,校友捐赠达到高潮。2011年百年校庆年校友大额捐款总计达3.3亿元人民币;海内外46个地方校友会为母校百年校庆赠送贺礼。这些捐赠将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校友杂志和校友网

19804月,停刊30年的《清华校友通讯》复刊,编号为“复刊号”。19918月,为汇集校友撰写的史料文稿,清华校友通讯丛书《校友文稿资料选编》创刊出版,施嘉炀先生题写刊名。20014月,《清华校友通讯》光盘出版。200811月,《清华校友通讯》(网络版)上清华校友网,实现了网络化。

20001219日-20日,在清华大学第六次校友联络座谈会期间举行了“清华校友网”开通仪式,校友总会会长、校长王大中和副会长梅祖彦教授亲点鼠标,进行网上剪彩,随后进行了校友网和90周年校庆主页的现场演示。

2002年,以“光大清华传统,服务母校发展,促进校友合作”为宗旨的《清华人》杂志创刊。20101月,《清华人》更名为《水木清华》。

目前,清华校友总会的“两刊一网”,即《清华校友通讯》、《水木清华》和“清华校友网”,被誉为清华人的精神家园,深受广大校友的喜爱。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校友总会提出,校友工作要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主流。经过不断努力,已经形成“校友育人”的良好局面。2013年是清华校友总会100周年华诞,广大校友要秉承“爱国奉献,爱校感恩,团结互助”的清华校友文化,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