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曹汛的朋友都知道,先生爱聊天,尤其喜欢作月旦之评。说起古今人物,必定兴致勃发,滔滔不绝。作为一代学术大家,曹先生毕生精研建筑史和园林史,治学严谨,著述甚丰,建立了以史源学、年代学为基础的学术体系,同时又涉猎考古、文学、历史、美术等诸多领域,均卓有建树。他平时对学界人物品评较多,对同辈持论最严苛,对前辈的错失也多有批驳,对后辈则相对宽容。对于前辈,曹先生最崇拜的,是史学大师陈垣先生,还有建筑...
许多照片上,我们看到的林徽因是一个埋头工作的年轻女子。她拿着笔和纸,专注地记录着,背景是中国内地古建筑的梁、碑和石础。有几张照片,她瘦削的身影出现在光线阴暗的佛殿高处,或者顺着一把架在石像边上的梯子爬上去,仔细观察石像上的纹饰,丈量着这些粗笨的石构件,让我们不禁为她捏一把汗。这些由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提供老照片,画面中的女主人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当她专注地观察着古寺里的佛像和木构件时,她自己也成...
2023年是梁启超诞辰150周年。梁启超是大变革时代的启蒙者,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他的家风学风深深影响子女,成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俊彦”的家族传奇。他只活到56岁,人们在怀念时不免感叹,“正写到最佳状态、写到兴头上的梁启超的突然弃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现代学术的重大损失。”梁启超的最后三年,遗憾颇多,他曾打算把全部主张堂堂正正著出一两部书来,却终究没有实现。若不是“国忧家难,重重叠叠...
他那数百万字的有关建筑、园林和文史方面的专著和专文,是建筑文史学界的重要成果,都会成为后人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文献,不会被人们所忘记,其钻研求真的精神也值得称道。只是可惜他还有许多思想和成果还没能进一步发掘整理出来,真是专才无由去补天,“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梁再冰、梁从诫、吴良镛、陈愉庆、金岳霖回忆林徽因。
傅乐成是隋唐史专家,与萧璠、邹纪万、王明荪、姜公韬、段昌国共编之《中国通史》,广为史学界知悉之著名著作。日本史学界评价他“为一不可忽视的史学家”。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在北平北总布胡同3号院的家中。(于葵供图)“外婆称得上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新女性。”作者:许晔林徽因的外孙女于葵有个印象特别深刻的场景:一次,她去给外祖母扫墓,碰到了一名负责打扫墓园卫生的老先生。老先生对她说:“墓园里这儿总是热闹,老有人来。”那天,于葵在外祖母的墓前看到了不知谁送来的花,花旁放着治肺病的药(林徽因生前饱受肺病困扰),还有一封写给林徽因的信,信封上特意注明“旁人不...
曹汛,1935年生于辽宁盖州。师承梁思成,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园林史》。1992年调入北京建工学院(今北京建筑大学)从事建筑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治学严谨,尤精于史源学、年代学考证,是建筑界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史学家。2021年12月6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主题:《林徽音先生年谱》分享会时间:2022年9月16日19:00地点:建投书局嘉宾:刘珊珊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