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东,1982年考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1987年毕业进入核工业部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工作,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杨朝东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杨朝东最初始和深刻的印象,来自校徽上的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古语,穿过历史长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和坚毅品格的深沉写照,并作为清华大学精神文化的...
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哈佛毕业生的论文水平比国内有些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视学....
4月28,29日清华大学第25届挑战杯在清华大学跳水馆前举行.此次共有220余件作品通过系内预评,并于4月21日参加了校内评审.参赛作品涵盖电类,机类,人文,土建,数物,材化等各个方面.参赛作品数量达300余件.
11月27日,第一期“校长有约”活动在李兆基科技大楼举办,校长邱勇、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副校长杨斌共同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共话创新与挑战。
5月29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5讲开讲,本次学习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校友们相聚在云端和教室,共享学习盛宴。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院副院长廖洪恩应邀为校友们带来“智能精准诊疗的创新与挑战”的主题报告。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柳参加现场学习。
徐彦辉,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5级本科校友,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学博士,200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后研究,2008年先后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作,现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01 求学清华:从迷茫到成熟徐彦辉于1995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于1999年获得学士学位后,继续留在清华攻读博士学位。回忆起上个世纪90年代,他描述了当时中国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