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5场活动举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李睦应邀出席,并做以 “通过艺术寻找答案”为主题的讲座,1100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活动。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

李睦主讲
李睦从“了解我拥有什么”“知道我想要什么”“明白我获得什么”“懂得我呈现什么”“知道我喜爱什么”“清楚我给予什么”几个方面出发,引导校友们深入思考艺术和个人生活、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
李睦首先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我到底拥有什么?”他指出,我们通常能够轻易列举出一些共性意义上的拥有,但真正独特的个人拥有往往隐藏在个人的习惯之中。他鼓励大家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探索和发现这些独特的个人特质,强调个人思考和个人兴趣在艺术创作和判断中的作用。艺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不是掌握在少数专家的手中。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首先形成了个性的判断,而不是仅仅依赖共性的判断标准,在获得社会认可之前就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审美。
李睦进一步阐述了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收获。他提到,通过艺术探索,我们不仅能获得物质性的成果如油画、版画、陶瓷、雕塑等,还能获得思想、看法、观点等精神上的收获。他强调,博物馆里的画是一面又一面的镜子,能够反映我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艺术,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找到心灵的归宿。艺术将清楚的概念复杂化、模糊化,让人从斩钉截铁的状态之中脱离出来,不断去内省、诘问,挑战我们的传统认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深层思考,这就是艺术的“添惑”之美。李睦鼓励大家不要仅仅成为知识的存储器,而是要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从而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和独立观点。

活动现场
李睦以生动的比喻结束了他的报告,他指出,任何人都能在艺术中获益,哪怕是乍看上去和艺术完全无关的科学领域的工作者:“科学和艺术在一枚硬币的一面,而硬币的另一面是艺术和科学。一边是经由科学看到艺术,另一边是经由艺术看到科学。”
在报告的最后,李睦分享了第一期校友艺术研究与实践班的校友作品、新雅书院学生的画作,以及他自己多年坚持的图画日记。

校友提问
在交流问答环节,李睦和校友就儿童艺术教育、画作欣赏、艺术修养培养、共性与个性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纪念牌赠送
讲座结束后,朱亮向李睦赠送了校友学习日活动纪念牌。

师生合影
2018年,清华校友总会正式推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通过“校友学习日”“校友学习班”“校友学堂”等项目,整合校内外资源,满足校友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践行服务校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2018年11月25日, “清华校友学习日”开启首场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围绕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学科前沿、人文素养等主题,邀请专家、校友开展专题讲座。“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继续教育学院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由清华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基金提供定向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