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睿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46场活动,并作了题为“建设安全学科,支撑安全发展”的讲座。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陈伟强出席本次活动。1200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活动。

周睿主讲
发展和安全是国家的两件大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工业化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重大灾害事故频发的形势也日益严峻。保障大规模人口、工业和城市的安全发展需要新的理论、技术、方法、机制与模式。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清华大学创建了以公共安全共性科学问题和综合应急技术为特色的“综合安全”学科,形成了以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为核心的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框架。
在讲座中,周睿详细分享了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在综合应急与城市安全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自2006年起,清华大学承担了设计我国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和研发国务院应急平台的重大科研任务。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公共安全研究院建成了预案链指引、事件链和模型链协同的综合应急技术,突破了应急指挥效能优化模型与专题图技术,构建了应急“一张图”多方协同指挥技术,最终成功实现了国家应急平台的系统研发和工程化应用。基于新形势,公共安全研究院提出了基于模型和数据混合驱动的新一代应急平台体系技术架构和云服务模式,研建新一代国家应急平台核心技术系统,为国家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针对桥梁塌陷、地下空洞、燃气事故等威胁城市生命线的主要风险,公共安全研究院搭建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验平台,同时以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对城市运行状态搭建监测物联网,建立监测运营体系,以实现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
面向未来,巨灾与城市和工业系统耦合的复杂程度和破坏性远远超出现有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安全学科的发展需要同时复现自然灾害与城市、工业系统,具备多灾种全覆盖的致灾过程实验能力的巨型综合实验设施。为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需要构建精准智慧韧性的多层公共安全防护体系。
在师生互动环节,周睿与校友们围绕城市内涝排水问题、城市韧性表征动力学模型、安全学科研究成果转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授牌
讲座结束后,陈伟强赠予周睿“校友学习活动日”纪念牌。

周睿与校友代表、工作团队合影
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职工和校友学习中心相关负责老师组织本次学习日活动,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办公室提供全程直播保障。
清华校友学习日
2013年,清华校友总会启动“清华校友学堂”项目,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校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2017年,校友总会在“清华校友学堂”项目等工作的基础上,推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依托校内资源,举办“清华校友学习日”和“清华校友学习班”,构建全周期多方位的校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继续教育学院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由清华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基金提供定向资金支持。2018年11月25日开启学习日活动首次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根据校友们的学习需求开展专题讲座。学习日活动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为校友提供职业发展与学业需求的支持和服务,构建互帮互助、终身学习的校友交流空间。截至2023年8月底,已有2.4万余人次校友参与学习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