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4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黄翊东应邀出席“清华校友学习日”第62场活动,为校友作了以“面向智能感知的光电子芯片”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一千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赵劲松、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副书记刘一民出席本次活动,清华校友总会发展部部长宋述强主持活动。本次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联合举办。

黄翊东主讲
光是最高速的信息载体,在感知处理信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如何在芯片上操控光场,研制出替代大型光学设备、可嵌入实际应用系统的光电子芯片,是集成芯片领域新一轮竞争重点。黄翊东首先从光电子芯片的应用领域切入,详细阐述了光电子芯片在光通信、光显示、光感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她指出,光电子芯片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和未来智能化社会不可或缺的器件核心,其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黄翊东重点介绍了光电子芯片的制备工艺,以及当前面临的瓶颈和挑战。她指出,光电子芯片的制备工艺复杂,材料多样,缺乏成熟的代工厂,这制约了光电子芯片的创新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为此,她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了一系列微纳结构的制备工艺,并致力于打造光电子芯片的制备工艺平台,为国内光电子芯片的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支持。
在讲座的最后,黄翊东分享了清华大学在光电子芯片领域的创新成果和产业化进展。她介绍了太赫兹辐射芯片、实时光谱成像芯片、单光子/声子传感芯片以及新架构光计算芯片等应用场景和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光电子芯片在未来智能感知、光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提问环节,黄翊东就校友们关心的光电芯片和光量子芯片的区别、硅光子和薄膜铌酸锂材料的发展路径、二维层状材料的光学与光电性能及对光电芯片发展的作用和未来潜力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赵劲松(左)向黄翊东赠送校友学习日活动纪念牌

刘一民(左)为黄翊东献花
活动期间,赵劲松向黄翊东赠送校友学习日活动纪念牌,刘一民为黄翊东献花。

师生合影
2018年,清华校友总会正式推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通过“校友学习日”“校友学习班”“校友学堂”等项目,整合校内外资源,满足校友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践行服务校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2018年11月25日,“清华校友学习日”开启首场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围绕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学科前沿、AI+、人文素养等主题,邀请专家、校友开展专题讲座。“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继续教育学院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