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焰教授应邀做客“清华校友学习日”第36讲活动,为校友们带来“读懂孩子内心,促进亲子沟通”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施嘉儒出席本次活动,5600余名校友、师生参与线上学习。

李焰主讲
李焰从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谈起。她指出,青春期在心理学里被称为“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认清你我,拥有自我意识,把自己用“我”来对待,孩子的内心世界逐渐开始建立。到了青春期,孩子想要成为自己世界的主宰者,他们开始有独立的意识。这一阶段家庭教育以“亲子合作”为基础,而合作的背后是家长的妥协与让步。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边界,学会放权和放手,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从而实现孩子与父母的分化。同时,亲子教育在以家长允许孩子成为他/她自己为出发点的基础上,需要重视四个原则,一是分享大于说教,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做到理解在先,分享在后,多说感觉与担忧,少用成人的价值观去指责、评判孩子;二是做孩子的朋友,对孩子给予充分的欣赏、肯定、支持和理解;三是珍惜孩子,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有他的宝贵,珍惜是对孩子的根本态度;四是发现孩子的闪亮时刻,看到孩子的独特性与宝贵特质,并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与欣赏传达给孩子。李焰提到,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家长要学会共情,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珍惜孩子的天分,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心灵伴侣。如果孩子没有成为家长想要的样子,那就让他/她成为自己的样子,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的话题引发校友们的共鸣和思考,在互动交流环节,校友们围绕孩子青春期叛逆、沉迷游戏、作业拖沓等方面提出问题,李焰都给予专业耐心的解答。
讲座结束后,施嘉儒向李焰赠予校友学习日活动纪念牌。

施嘉儒向李焰赠予活动纪念牌
清华校友总会相关负责老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职工和校友学习中心老师参加本次学习日活动,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提供全程直播保障。

主讲老师李焰与工作团队合影
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
2013年,清华校友总会启动“清华校友学堂”项目,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校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2017年,校友总会在“清华校友学堂”项目等工作的基础上,推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依托校内资源,举办“清华校友学习日”和“清华校友学习班”,构建全周期多方位的校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继续教育学院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由清华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基金提供定向资金支持。2018年11月25日开启学习日活动首次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根据校友们的学习需求开展“专题讲座”。学习日活动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为校友提供职业发展与学业需求的支持和服务,构建互帮互助、终身学习的校友交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