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再聚首,为了下一次启航

2007-04-29 |
郭 谦(82级热汽系)
  毕业二十年, 弹指一挥间。
  当时赶上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后高中学制两年改三年,我们大都是选择了读两年高中后走进久仰的清华园,组成了我们的2字班。刚入校时,我们同高年级的师兄师姐相比,是名副其实的小字辈,他们的勤奋执著和多才多艺营造着学校的氛围。“校园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我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历着清华的哺育,一路走来……
  工科的学习任务艰苦繁重,但清华园也给予我们丰富的扩展空间。清华注重基础知识训练,更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一入学就听到“干粮与猎枪”这形象而富有哲理的比喻,在学习之余,许多同学参加学生会、文艺社团、体育代表队和党课活动。毕业若干年后,回顾学生时代在清华的感受,才更加体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博大精深,体会百年清华精神的深厚底蕴,体会科学工作方法的严格训练,体会社会工作和体育锻炼的长久裨益。
  82级同学都会记得当年参加国庆游行。几乎我们82级全体同学组成的方队,手擎巨幅祖国地图,走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我们独有的自豪,为此我们在炎热的盛夏季节进行了几个月的队列训练。82级同学参加国庆游行的照片成为毕业纪念的首页,那是负责纪念册设计的建筑系同学从新华社找来的。为了组织毕业二十年活动,2字班的热心同学前往新闻电影制片厂,找到了将在纪念大会上播放的一段录像,只是时代不同,这次要收费了。
  很多人在入学时就曾考虑毕业后的去向,进入高年级,开始越来越多的具体设想。一位在1985、1986年两次回校为同学作报告的校友在和同学交流后的印象是“去年想赚钱,今年想当官”,一个毕业班的同学问一位在大企业担任领导的学长“怎样才能升得快”。
  1987年7月,一千九百多名82级同学结束了本科学习生活,其中约九百人留在学校继续读研究生,四百多人到其他学校读研究生,六百多人则先行走上工作岗位。一些人到了企业,一些人到了研究机构,一些人去了外企,一些人去了国外,还有一些人直接“下了海”。
  当时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还大都是国企,外国企业在中国还处在办事处或贸易机构的阶段,北京吉普以当时的规模就连年成为全国最佳合资企业,中关村繁乱的计算机代理公司似乎就代表了中国的“商海”。
  经历了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繁荣之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一段时间,我们82级的同学,沉没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品尝着走向社会的各种酸甜苦辣,在艰苦的环境中领悟人生,在平凡的实践中积累才干。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再次吹起了新中国发展的号角,经济快车持续高速至今不衰,吸引大批跨国公司来华建立地区总部和制造研发基地,老的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对外合资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活跃的经济和变化无穷的市场又为个人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校园中走出的清华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敢为人先,崭露头角。从下面的几个例子中可以对照品味出几种不同的人生轨迹。
  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在学校按“又红又专”的方式培养,毕业后到基层去、到实践中去、到工人中去,在艰苦的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华、培养意识和品格,最终,会有一批人脱颖而出,成为各行业的骨干。
  化工系的喻宝才, 在校是班长、三好生,大学三年级入党,曾担任年级党支部书记。毕业时,许多同学选择出国、去大城市、去研究单位,他选择了去大庆。在基层的实践是艰苦的,大庆的艰苦条件更是出乎他的想象。这是一种寂寞,是意识和品格的磨练。喻宝才从工人做起,历经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分厂副厂长、分厂厂长,由于工作业绩出色,2001年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的总经理,2003年调任兰州石化总经理。
  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成长,是“工程师摇篮”道路的另一归宿。无线电系周旗钢,在校时任文艺社团独唱演员和音乐指挥,毕业后到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潜心半导体材料开发和生产研究,先后成功组织研制出我国首例8英寸、12英寸等大尺寸硅单晶,多次获得国家级、部级科技成果奖,现在担任产值8亿、人数500人的“有研硅股”的总经理,成为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学科带头人。在他身上,人们不仅看到清华人的深厚学术功底,也看到其独具的音乐才能。
  科技报国,是许多清华学子的志向。张志敏,82级计算机系,1987年毕业后直接加入了航天系统,十余年间从事过航天部三个国家重点武器型号研制工作。十年磨剑,先后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后来加入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研制通用CPU(也就是“龙芯”系列)。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国科技界最振奋人心的事情,除了神六飞天,当属龙芯的诞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龙芯项目负责人,也被称为“龙芯三杰”。张志敏就是这“三杰”之一。
  清华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在清华的历代学生中,不乏出国创业有成者。而在土木系胡冰身上则尽显了清华人的才气。还是学生时代,胡冰就在上海人民广场设计方案中中标,得到参与评审的美国教授推荐,进一步去美国学习。1995年,胡冰开始自己白手创办公司,第一次出手,就凭两个小时在一张透明纸上画出的草稿打动业主,击败其他著名设计师耗时一年的设计方案。从此,胡冰的才气一发而不可收。胡冰、史文琴夫妇的设计事务所已成为五十多人的中型设计事务所,完成项目逾千项,连年在素有“建筑界奥斯卡奖”的太平洋建筑协会举办的“最佳西部设计金块奖”中获取荣誉,获奖易似超市购物,频次在美国同行中没有对手。
  在改革开放后,众多校友毕业后走到一个新的领域,自我创业。创业的成功令人瞩目,而创业的辛酸只有创业者自己才能体味。技术性创业成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握未来技术和市场的结合。
  数学系徐长军,系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在研究所那研究人员扎堆的规范化世界中沉寂五年之后,终于在1995年开始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他把握住了中国电信行业快速发展、急需对其计费系统进行计算机管理带来的新机会,从保定市电信局的计费系统开始,随后又打开众多省级电信市场。1998年开始进入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徐长军创建的朗新公司以其优质的服务、可靠的产品,赢得了中国最挑剔客户的信任,占据着行业主导地位。如今的朗新已成为拥有1200多名员工,为中国超过两亿的电信用户和5000万的电力用户提供计费服务的软件服务公司。
  另一个创业者的足迹也颇耐人寻味。汽车系宣奇武,以“六十分万岁”为目标轻松度过大学生活,毕业后去了长春一汽,亦成为“足球健将”。清华人内在的自强上进促使他于1992年浪子调头,东拼西凑借了四万元去日本留学,博士毕业后到三菱汽车工作。到2002年,宣奇武才开始了个人创业之路。短短四年时间,他创办的精卫汽车设计公司已成为拥有300名员工(包括数十名日本和韩国的设计专家),能够担当整车设计开发、发动机设计开发、颇具技术实力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透露出“顽皮”后的智慧。
  八十年代后半期,学校开始多学科建设,逐渐改变纯粹工科院校的格局。一些同学开始有机会接受工程、文学、经济多方面的训练。在汽车系读完本科的李超、王林,在经管学院读完研究生,以工程、经济双重背景进入金融行业,李超先后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证监会工作,现在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王林先后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证监会工作,现在任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巡视员兼副主任。
  二十年来,我们2字班的同学遍布四方,施展才华,建树作为,难以一一枚举。寻根溯源,是清华赋予我们与众不同的素质和成长动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清华,我们共同的精彩世界,清华,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看看摘自一个班级的诚挚邀请:“为了共同分享毕业二十年来我们各自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人生的感悟,请在2007年校庆的时候,暂时抛开所有的工作,放下所有的儿女情长,回到清华,回到同学们中间,再次聆听恩师的教诲,再次感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激励。”
  二十年了,让我们再次聚首,为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更为了下一次启航。

相关新闻

  • 212007.05
  • 132020.08
  • 302016.03

    许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上一二百人的大课——全系公共课,第一次在两节课之间需跑步——从主楼到一教,第一次开始跑步圆明园——培养下午课后锻炼的习惯,第一次勤工俭学——半夜....

  • 152017.12

    高航:下一站,香港

    我时时想起清华,四年中母校在我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走进清华园前,我刚结束高考,很少考虑以后;四年后走出清华园,我逐渐学会作为一个成年人,从容和独立....

  • 172017.07

    清华航天航空学院校友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7月15日上午,清华航天航空学院校友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蒙民伟科技大楼航天航空学院414会议室召开。15位航院校友会理事、理事长李路明教授及多位航院院务....

  • 242016.05

    一次特殊的捐赠

    1984年元旦上午,工字厅一片欢乐气氛。解沛基副校长,科研处、基建处、工物系的同志与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二十几位校友亲切欢叙,感谢他们用业余时间为母....

  • 282016.03

    一次难忘的校运会

    4月25日比赛那天,没有参加比赛的女生就帮我们领巧克力,牺牲午觉、按时叫醒我们,还帮助我们按摩腿脚。在去操场的路上,由于紧张和兴奋,我和另一位女生大声....

  • 272011.01

    祝贺“清华江西启航基金”设立

    ○校友总会评论员 1月24日上午,由泰豪集团捐赠的清华江西启航基金捐资仪式在工字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邓卫高度赞扬泰豪集团捐赠启航基金的盛举。

  • 192014.12
  • 092006.05

    毕业60年聚首清华园 相约10年后再相会

    毕业60年聚首清华园 相约10年后再相会 毕业60年聚首清华园 相约10年后再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