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芳华无悔 行健未央|清华大学1986级校友毕业30年庆祝大会举行

2021-04-25 | 记者 曲田 通讯员 韩亚聪 摄影 李派 许德刚 | 来源 清华新闻网2021年4月25日 |

戴上红胸签,手挽手走过主干道,相逢的时光里,有相见的欢喜,有紧紧的相拥,有深情的握手……424日上午,清华大学1986级校友欢聚大礼堂,共同庆祝毕业30年。校党委书记陈旭、校党委副书记李一兵、校党委原书记贺美英等出席大会,常务副校长王希勤主持大会。

陈旭致辞

陈旭向各位校友毕业30年致以诚挚祝贺,感谢大家长期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期待在校庆系列活动中再睹校友们的年轻风采,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陈旭表示,4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学校110年来的办学成就,强调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培育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习近平总书记对清华大学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作用,持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希望广大校友们按照总书记所说的“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继续发扬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保持积极奋进的人生姿态,不断开创事业和人生的新局面新气象,诠释好清华人奋发有为、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希望大家保持健康的身心,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清华是我们永远的家、共同的家,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陈旭最后说。

王希勤主持大会

作为1986级无线电系校友,王希勤在主持大会时表示,今天与同学们再一次相聚清华园,仿佛昨日重现,似乎我们从未走远。这是母校与校友间的特殊联结,也是同学间同窗共读、朝夕陪伴的持久温暖。在清华大学110年的办学历史上,1986级具有特殊的时代标志性。我们是大时代的见证者,是历史大潮的弄潮儿,是幸运的一代。王希勤向各位校友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为母校赢得声誉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

贺美英致辞

贺美英对于1986级学生纷纷成长为社会中流砥柱十分欣慰,“学生的成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她回顾了30年多前1986级入学军训和在校学习的点滴故事,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奋进姿态,为国家为民族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行胜于言、敢于担当,是清华人的精神坚守和人生能量。”1986级校友陈爽、边庆月以及远在美国的杜悦分别在现场和线上致辞,回忆在清华的青春岁月,讲述毕业30年的奋斗历程。

86清华工匠大赛”启动

为推动清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展,传承清华工匠精神贡献力量,支持学校工程创新育人与劳动育人的全面建设,1986级校友捐资设立了“86校友基金项目——清华工匠大赛”,贺美英老师、基金会秘书长袁桅、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杨柳,以及校友代表刘迅、王文彬一起,为基金项目揭牌。“清华工匠”大赛将每年举办,由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大赛将重点支持学生结合国家发展、产业进步、技术创新、社会福祉等主题,开展实际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动手制造来践行工匠精神,促进清华工匠精神的代代传承。

大会现场

1986级校友为此次毕业30年活动作了精心准备。大会分为“成为清华人”“为祖国工作”“向母校汇报”等篇章,校友们采用舞台剧、诗朗诵、合唱、舞蹈等方式,自排自演,创作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联欢会。“今天是您的生日,您的学生、您的孩子回来了!”座无虚席的大礼堂里,似曾相识的场景饱含了多少沧桑变化,愿时光慢些、再慢些,把这份感动的瞬息定格。

同学相聚,分外欣喜

时光流逝,初心不改,重回母校,校友们感慨良多。“作为一名清华人,我感到非常骄傲!”1986级校友李尤祥说,清华给予自己的最大财富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今后将继续秉持清华精神,在机械设计前沿不断坚守、耕耘,作出更大贡献。1986级校友周萍表示,清华的严谨治学和同学间的浓浓情谊让自己终生受益。“祝福母校,也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勤于思考、躬身实践、接续奋斗,不负清华培养,不负家国期望。”

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无法到场的校友通过观看直播在“云端”同享盛会,感受浓浓清华情,表达深深祝福意。

在全场齐声高唱校歌声中,大会落下帷幕。


相关新闻

  • 162021.09

    芳华无悔 行健未央——1986级毕业3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52023.01

    清华大学体育部成立110周年庆祝大会举办

    2022年12月28日,清华大学体育部成立110周年庆祝大会以线上方式举办。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秘书长刘立新,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席郝光安,北京体育大学校长张剑,上海体育学院校长、第八届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陈佩杰,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孙麒麟,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主任钱俊伟,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出席会议并致辞。庆祝大会由清华大学体育部党委书记马新东主持。邱勇致辞...

  • 272022.11

    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11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2年图书馆服务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大礼堂举行。校长王希勤、校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出席大会。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长韦依兰(Elaine L. Westbrooks)、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朝荣等纷纷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求真书院院长、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作为特邀嘉宾送上祝贺视频。王希勤讲话王希勤回顾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 032022.11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10月29日上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在蒙民伟人文楼举行。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副校长、教务长彭刚,校党委原副书记胡显章,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等校友代表,兄弟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代表等出席大会。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主持大会。

  • 262022.07

    清华大学沈阳校友会庆祝母校建校111周年大会隆重召开

    2022年7月24日,清华大学沈阳校友会庆祝母校建校111周年大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线下会场设在沈阳北方传媒大厦。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韩景阳、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余永平、清华校友总会地区联络部左文代表母校到会祝贺。线上线下近三百余名校友参会,共同庆祝母校建校111周年。“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在庄严的清华校歌歌声中,大会正式开始。会议...

  • 272022.09

    东莞市清华大学校友会换届选举大会暨清华大学建校111周年东莞庆祝活动成功举办

    9月25日下午,东莞市清华大学校友会换届选举大会暨清华大学建校111周年东莞庆祝活动在松山湖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清华大学校友会、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东莞新能源研究院主办,广东清大孵化器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校友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老师(线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深圳校友会会长武晓峰老师,东莞校友会吕兢学长,莫沛全会长,老学长徐丰彩、王琬、黄健...

  • 252010.04

    清华土水学院建院1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4月24日上午点,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院10周年庆祝大会在蒙民伟楼多功能厅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和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副校长袁驷等领导出席大会。   胡和平代表学校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多年来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广大土木水利学院教师致以亲切的问候。胡和平希望土木水利学院抓住当前的历史机...

  • 262009.04

    1984级校友毕业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郭海军摄影)4月26日上午,近千名1984级校友齐聚于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1984级毕业20周年庆祝大会。

  • 282022.06

    校友代表胡晓炼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2年毕业庆典上的发言:我对“五道口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2022年6月26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2年毕业庆典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学院1981级硕士校友胡晓炼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胡晓炼发言亲爱的各位师弟师妹,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借此机会,向255位即将走出校门的学弟学妹们送上衷心的祝福。看到你们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一个个挺拔玉立的身影,我十分感慨。40年前的1982年2月...

  • 272022.10

    清华大学荷塘诗社社员以原创诗词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

    10月16日前后,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清华大学荷塘诗社社员(教职工、校友)纷纷执笔,以原创诗词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丘成桐院士、王玉明院士、韩景阳、万俊人、孙明君、肖红缨、王革华、张凤桐、张成昱、齐炜炜、谷红丽、赵光烈等教师,吴硕贤院士、雷源忠、徐建明、张进、左言新、谭现伟等校友积极参与,提供了原创作品。作者们怀揣清华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浓浓的家国情怀,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