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清华联网“5·12”地震募捐侧记
■本刊记者关悦
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捐款范围,80%的在线捐款率,100多家美国著名公司的匹配捐款,100%的捐款透明度,270万善款。这样的成果,即使在美国主流的慈善组织中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美国三大报之一的《纽约时报》特意对硅谷清华联网进行了专访;Google公司也专门就此做了案例研究。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疑问:How did you do that?……
最真诚的服务、高科技的募捐手段,以及清华行胜于言、力求完美的风格,这些也许是对此最好的解答。
硅谷清华联网校友合影
“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美国硅谷清华联网这个区域性的校友会组织,凭着对祖国的拳拳之情和责任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召集了全球几十家社团,极富创意地利用高科技和非传统募捐方式筹得善款2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00万元),书写了“5·12”地震海外募捐的一段传奇。
“今夜,我们都做四川人”
“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人在海外,不能亲临第一线帮忙,只能通过捐款的方式尽一份力。”硅谷清华联网的会长吴华强回忆道,“完全没想到后来会做那么大”。
硅谷清华联网是北美最大的清华校友会组织,也是在美国加州正式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此前,通过为母校清华筹集“校友励学金”,硅谷清华联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知道在美国如何有效地通过合法途径募集善款。当看到祖国地震的消息,在最初的震惊、痛心之后,几位核心成员经过商量决定立刻着手做几件事:一是尽快开设一个专门的全英文募捐网站,实现实时发布信息和在线捐款的功能;二是开设一个专门用于地震捐款的独立账户;三是广泛联络其他社团组织,欢迎合作,以保持募捐工作较高的开放度。
这一天,虽然大家都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但心却早已被地震的消息和迫切做些事情的使命感紧紧抓住。下午三点多,捐款倡议书就被贴在了硅谷清华联网的网站上:
“我们的同胞正经历着悲伤、死亡、丧失亲人、无家可归等等我们无法想象的灾难与痛苦,我们无法为他们分担那一切,却有能力给他们一些帮助……同胞们!网友们!让我们一起伸出双手,与灾区人民共同度过这暗夜吧!血浓于水,今夜,让我们都做四川人!”
与此同时,倡议书通过硅谷清华联网的校友资料库被发送给3000多名清华校友,以及100多位其他海外华人社团负责人,并请这些负责人再转发给自己组织的成员。这样总计发送的邮件达到了两、三万封。
倡议书发出,大家的手机很快开始应接不暇。美国各地的清华校友、海外华人纷纷打电话来表示支持,并表达自己强烈的捐款愿望。这么多的关注更让他们感觉到:非把事情做好不可!下班后,几位硅谷清华联网的核心成员立即马不停蹄地召开了会议,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讨论接下来的活动计划。讨论会从晚上7点多一直开到10点多,会议一结束,大家直接就去了一位志愿者家,立即就在车库里着手干起来,这一干就到凌晨4点。
地震发生不到24小时,硅谷清华联网就作为总召集单位,联合未名空间和合法移民协会共同发起成了志愿组织——“2008四川海外募捐会”。募捐会承诺,将所有捐款都直接转交中国红十字总会,并保证捐款程序的充分透明。与此同时,相应网站也初步建成,paypal公司支持的捐款链接网页就位,捐款明细账目在网上随时更新,专为保护捐款者隐私权的相应程序也已写就开始应用。从募捐第一天开始,硅谷清华联网便开始了极富效率、组织性和创意的运作。
将高科技应用于慈善
当硅谷的科技精英们将自己的智慧和理工科严谨踏实的作风应用在慈善事业上,产生的化学能量是相当惊人的。此次募捐中,硅谷清华联网将高科技应用于慈善捐款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勇于创新的特点。
据后来统计,倡议书发出不到三分钟,就已有第一笔捐款进来。从下午倡议书发出到半夜12点,短短9个小时内捐款数额已达1万多美金。而随着捐款数额越来越大,要做的事情也跟着越来越多,单纯靠手工操作已难以保证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于是大家一边做网站,一边接收捐款,一边开始琢磨怎样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操作系统。
经过讨论,他们将参与组织工作的几十位志愿者分为宣传、筹款、FAQ(常问问题)、技术等8个小组,大家各司其职。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团队中硅谷科技人才的专业优势和特长,迅速开发出多款专门用于捐款的软件,建立大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自动导入、自动产生收据、自动发送邮件等功能。
5月13日这一天,捐款到了高峰期。单这一日的捐款金额就高达10余万美金。随后的14、15日两天,日捐款额更是高达20多万美金。志愿者们开发出的捐款软件这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无论处理多少数据,都可以及时、准确地导入数据库,既快捷又方便查找。而与硅谷清华联网同时开展募捐工作的其他几家社团组织,因为全部依靠人工操作,捐款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开始出现了人手不够、难以应付的问题。
“我想,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我们与传统募捐方式最大的不同点。而且我相信,这将是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吴华强说。
在接收到的捐款中,除大部分来自个人,还有一部分是捐款者所在公司的匹配捐款。因为在美国,公司为了鼓励员工进行慈善捐款,很多公司会对其员工的慈善捐款进行1:1或者更高的匹配。志愿者们就充分利用这一点,主动出击,争取美国公司的匹配捐款。
“进行匹配捐款前,公司会发来要求确认员工捐款事实及金额的信函。我们就在数据库里再三核实,确保个人捐款实际已发生,并再三核实金额后才会发送确认函。寄出前还会做备份。特别谨慎。”吴华强介绍说。
总计5、6千份要求确认的信函,还有同名同姓、捐款名字与在公司所用名字不一致等种种特殊情况,若非数据库和专门处理软件的应用,这样的工作量简直难以想象。志愿者们白天上班,晚上就加班加点。几位核心成员更是连续10天在下班后还为募捐的事情忙到凌晨3、4点。
最终,硅谷清华联网成功获得了超过100家美国公司的匹配捐款,从而推动了捐款数量的最大化。其中,单微软公司就匹配捐款近30万,Google公司匹配捐款20余万,来自公司匹配捐款的总金额高达80多万美元,在美国华人社团里可谓绝无仅有。
成功,源于信任
“现在回头看,我们的成功其实就是一个信任的问题。”吴华强用这样一句极简单的话概括那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大家所做的一切。
从最初单纯“出把力”的想法,演变成后来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笔捐款,由最初召集的十几家社团变成全球50多家社团组织在各地帮忙宣传,这一路的发展,让硅谷清华联网的校友们感到十分出乎意料,却又一再庆幸最初确定思路时的明智。
“一开始我们就坚持,一定要做到两个100%:一是捐款过程中要做到100%透明;二是要把捐款100%转交中国红十字总会。”
为了这两个100%的承诺,志愿者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13日捐款高峰期的第一天,大家的电话就几乎没断过,到后来嗓子几乎都彻底哑了。10个核心成员的手机号码都被公布在募捐网站上,大家规定手机全部24小时开通,有电必复。
“凭什么让别人放心地把钱交给你?就是一定要及时、全面、清晰地沟通,提供最好的服务。就好比我们接电话,哪怕嗓子再哑,也一定要接。如果电话一直打不通,别人就会开始怀疑:你这个组织到底是不是真的?到底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问题?……”
支撑着他们的动力,还有身为清华人的那份荣誉感和责任感。“为什么最后是咱们清华的校友会脱颖而出?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大家是冲着清华的名声、冲着对‘清华’这块牌子的信任来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清华人,我们做事就更要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为了取得捐款者的信任,募捐会规定所有来电必接、所有邮件必复,志愿者们前后共回复了5000多封E-mail。他们还想办法做了个小软件,将4、5个人的手机连在一起,来电时几部手机会一起响,大家都上班的时候谁有空谁就先接。此外,志愿者们还做了非常详细的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并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实现捐款信息的及时公布和可追踪查询,全面开放办公场所,这些措施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最终,募捐会得到了高达80%的在线捐款率。
除了来自个人捐款者的信任,募捐会“100%透明度”的理念和完全志愿者运作的模式还打动了美国不少基金会的管理者。据统计,有近15万美元的捐款是来自美国其他基金会。与募捐会合作的Google公司在网站上推荐了两个NGO捐款渠道,一个是在美国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慈善组织美慈公司(Mercy Corps),另一个就是地震前尚名不见经传的硅谷清华联网。
“一定要主动出击,否则就永远只能是华人圈内的小团体,永远不能被人知道。”对此,全程参与的吴华强不无感慨地说。
对硅谷清华联网的校友们而言,为地震募捐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势必将成为人生履历上永远难忘的一笔。他们说,大家就是想“一帮人一起做一番事业,实实在在做点事情”。而不管中间曾有多少曲折、多少付出和艰辛,他们做到了。
未完的故事
虽然在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志愿者们对中间那些感人的事迹、巨大的付出总是轻轻地一带而过,但从中我们仍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那些热情而赤诚的心,并由此串起海外游子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点滴片段。
募捐活动最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志愿者们经常日夜连轴转,忙得顾不上吃饭。一名志愿者从亲戚开的饭馆拎来一大袋速冻包子,志愿者们就上顿下顿地靠啃包子充饥。这种情况透过未名空间的bbs被知晓后,网上的海外华人迅速自发地组织起“送饭团”,轮流做饭给志愿者们送去。募捐会需要打印机,也是一个帖子,马上就有十几台打印机被送上门来。不管是直接参与的志愿者,还是没能直接参与的海内外华人,都在灾难面前,为了祖国,空前地团结在了一起。
这不禁让人回忆起奥运火炬在海外传递时的情况。那时,很多人都提前一夜赶去旧金山,就是为了抢占一个护卫火炬的有利地形。也就是在那个时刻,大家无比震撼地认识到:海外的中国人原来这么多,这么团结!正如硅谷清华联网在此次地震捐款活动的总结中所说的,“中国的灾难的确够多了……然而,海内外的中国人在这些人为的、自然的灾害面前,一次比一次坚强,一次比一次勇敢,一次比一次团结,一次比一次自信,也一次比一次地更爱自己的国家。”
此前,硅谷清华联网就一直身体力行地为母校的“励学金”项目积极推进海外筹款工作。此番,他们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厚德载物”的人生箴言。
前些日子,吴华强回国时特意去了一趟四川的北川县城。他想把灾区最新的情况带回去,及时在网站上更新,告诉一直关注着四川灾区和灾民们的捐赠者。对硅谷清华联网而言,这一段故事即将告一段落,而未来的路程,将注定会更加多彩而宽广。
志愿者们在紧张地工作
(《清华人》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