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第二十二届德国校友会年会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近80位校友和家属参加了本次大会。


2025校友年会参会者合影
大会由褚珺校友和刘祥校友主持,参会校友齐唱校歌为大会拉开序幕。随后,陈国辉会长致欢迎辞。他诚挚感谢校友总会各位老师在紧张工作中专门抽出时间来到线上和德国校友相聚,热烈欢迎诸位嘉宾的到来,特别感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他提到,本次校友年会既有不少老朋友,也有很多新面孔,更令人惊喜的是还迎来了来自丹麦和瑞士的校友,充分体现了校友会的凝聚力。本届年会以“时代变革下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旨在为各位校友构建一个与特邀嘉宾共同探讨和展望未来的平台。国辉会长由衷感谢以汪瀚校友为代表的组委会的辛勤工作,衷心祝愿本次年会顺利举办,每位参会校友都能收获知识和友情。
驻柏林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刘立新致辞。他代表使馆教育处向所有校友问好,祝愿大家国庆中秋双节快乐,阖家幸福。他指出,清华大学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每个清华人都肩负责任和使命,社会对清华人也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他感谢德国校友会这些年来为中德交流做出的贡献,希望校友会持之以恒,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向清华校友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不忘初心,利用国际化的环境不断加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做到学业有成;二是修身修德,和中外朋友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是回馈母校,多关心母校的发展,多帮助新来的校友,积极投身中德交流,树立良好的清华人和中国人形象。

刘立新参赞致辞
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赵劲松在线上与校友进行了亲切交流。他表示,德国校友会已经举办了二十二届年会,充分体现了德国校友会的活力与传承。他感谢张建伟、李恒、傅晓明等校友不仅在早年创立校友会,目前仍作为顾问团体继续支持校友会的发展;感谢现任理事会为校友工作无私的付出;感谢以汪瀚校友为代表的组委会;特别感谢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赵老师随即向校友们通报了母校在人才培养、AI赋能、学科发展、国际交流各方面的最新进展。他对校友会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特别提到校友会在过去数年中不仅悉心接待诸多老师和学生访德,更高效组织了一系列与当地机构、企业的交流活动。最后,赵老师提到,与其思念,不如相见,清华校友总会随时欢迎大家回母校看看。赵老师的致辞让每位校友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也深切感受到了母校的关怀与激励。校友总会老师朱亮、田星燕、董治在线参会。

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赵劲松老师线上与校友们交流
稍后,大会的主旨演讲正式开始。德国中国商会秘书长王星发表了主题为《 在德中资企业现状、挑战及未来之路》的演讲。他首先总结了中资企业在德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各阶段主要的投资模式,系统梳理了中资企业在德国各主要行业的地域分布及发展特点,着重提到当前中资企业在德国本土化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相比于在华的德资企业仍有很大差距;部分企业因本土化程度不足遇到营商阻力,陷入发展瓶颈。当前,中资企业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经济环境影响,包含能源成本、需求不足、企业破产潮等因素;二是由欧盟的去风险战略、美国的关税政策、德国政治的不确定性而引发的政治与政策风险;三是运营与管理中面临的劳动力成本高、审批繁琐、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他建议中资企业应学习德资企业在华的本土化战略,从规模化扩张转向质量化发展,从资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跨国经营转向深度本土化。

德中商会王星秘书长主旨演讲
随后,德国校友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汉堡大学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建伟教授带来精彩演讲,聚焦具身智能的多样性与未来发展。他指出,大模型正在加速演进,智能体(Agentic AI)已经能够自主处理复杂多流程任务。清华大学已经为每位新生配备一个智能Agent,让AI成为学习生活的得力伙伴。张建伟学长进一步提到,从灵巧操作到共情感知,AI正从“能看会说”迈向“能感会动”的新时代。具身智能不仅让机器人更像人,也让人工智能更好地理解世界。谈及人形机器人最新突破时,建伟学长分享了“机器人半马”、“机器人博士生”等创新成果,并强调“感知、分割、理解万物”这一实现通用具身智能的关键路径。校友们听得兴致盎然,纷纷表示,通过建伟学长的讲座,对具身智能这一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热点有了更前沿的认知,深受启发。

张建伟教授主旨演讲
TH Wildau的刘祥教授主讲的报告《通往6G之路:欧洲数字时代的技术与主权抉择》深入探讨了欧洲在第六代移动通信(6G)发展中的技术路径与主权挑战。报告回顾了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并指出6G将在沉浸式通信、集成感知与通信、大规模通信及人工智能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然而,欧洲在5G标准必要专利中仅占较小份额,中国、美国与韩国企业主导市场。在6G专利布局方面,中国同样领先。为应对这一局面,欧盟通过“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连接欧洲设施—数字计划”(CEF Digital)等旗舰研发项目推动本土技术发展,并强化数字安全要求,限制高风险供应商参与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未来,欧洲在推进6G研发的同时,需在技术自主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

刘祥教授主旨演讲
最终,本次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尽管活动只有短短一个周末,校友间的情谊却在欢声笑语中迅速升温。在各自繁忙的学习与工作之余,能重新回到校友大家庭的温暖中,共同回味清华园里的青葱岁月,这一幕幕都显得格外珍贵。大家依依惜别,互道珍重,约定明年再相聚!
在9月28日的议程之外,本届校友年会还有诸多精彩的内容:
9月27日主会场
校友们的相聚在9月27日下午便已开始。此次校友年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称“长三院”)的全力支持。活动伊始,组委会首先邀请长三院国际合作部李元元部长登台,和校友们分享长三院的发展情况。李元元学长着重介绍了研究院 “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李元元学长还和校友们展示了由长三院运营的“李光耀创新创业大赛”、“海外学子浙江行”、“中德汽车大会”等特色平台,并介绍了多个成功的人才引进与企业服务案例。

长三院李元元部长向校友们介绍长三院发展情况
为了让校友们熟悉彼此、拉近距离,组委会特意安排了破冰游戏。游戏中设置了多个关于大学生活的趣味问题,如最怀念的食堂味道、校园里风靡的社交平台等。校友们根据名牌的签名颜色随机分组,在欢声笑语中分享着各自的青春故事,最后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将那些共同的回忆与趣事娓娓道来。尽管不同年代校友记忆中的清华细节各异,譬如食堂的称谓已然不同,但那份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感情,却跨越时光,留存在所有人的心底。
本次年会设置了多场主题圆桌论坛,校友们可依兴趣自主选择,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在“中德产业竞合”主题圆桌论坛中,大会邀请了浙江清华长三院国际合作部李元元部长、德国中国商会王星秘书长、德国校友会陈国辉会长、欧洲清华汽车行业校友会韩强会长、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石睿诣秘书等嘉宾,围绕中德产业竞与合、技术与创新合作新机遇、中德青年与企业家的机会等三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AI应用图谱:现状、挑战与机会”主题圆桌讨论由孙宇申校友主持,邀请学术界、工业界以及创业界的校友王猛、王永生、郗远浩和张冠华作为嘉宾。话题涵盖了AI在工业、交通、电商等不同场景下的行业现状、数据挑战、社会影响,并讨论了大模型的未来、隐私保护与数据合规的机遇与边界等前沿议题。几位嘉宾还为清华的师弟师妹们提出了实在的建议:一要打好基本功,二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科研里能磨练创新思维,在工业界能学会如何落地,而跨学科的视野与实践可以塑造个人独特竞争力。

“中德产业竞合”圆桌论坛

“AI应用图谱:现状、挑战与机会”圆桌论坛
在“二代教育”主题圆桌讨论中,嘉宾们围绕孩子的核心能力培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三位嘉宾都强调了各自家庭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是非判断力和强韧抗压的内心。此外,讨论也涉及到了AI时代家长们对孩子使用AI工具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要避免孩子对AI的过度依赖,强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在“跨文化适应与发展:新生与职场对话”主题圆桌讨论中,校友们围绕求职策略与职场融入展开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建立信任、积极主动,扎实工作为本,跨文化沟通与理解为辅,是在德国职场立足的关键。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探索与调整的过程,圆桌讨论结束后,交流与互助仍将继续。

“跨文化适应与发展:新生与职场对话”圆桌讨论

“二代教育”圆桌讨论
接下来,德国校友会秘书长赵韵飞代表本届校友会理事会做工作总结。她回顾了过去一年里理事会牵头组织的多项校友活动:不仅积极参与了第三届欧洲校友大会的筹备与举办,还在今年年初接待了李路明校长及各位母校老师访德,并组织了全德校友与校长的座谈交流。此外,校友会还与多所兄弟院校校友会开展了联谊活动,同时,各地校友组织也纷纷在校庆、圣诞、春节等重要节点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本地校友聚会。财务负责人于立竞随即汇报了校友会的财务状况,向校友公开了账务明细。她邀请校友们通过缴纳会费成为会员,以巩固校友网络;同时,也欢迎大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愿捐款,为校友活动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支持。
德国校友会副秘书长石宪向大家通报了理事会成员的变动,赵燕鹏校友因个人原因退出理事会,大会对他过去十数年对校友会的贡献表示诚挚感谢。他将转为顾问团队成员,继续以其宝贵经验为校友活动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郑艺校友于去年校友年会后自愿加入理事会的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在宣传美工领域不可或缺。经国辉会长提名,大会一致通过郑艺校友正式加入理事会。为帮助初到德国的校友们快速找到所在地区的联络人,所有参会理事借此机会来到台前,向全场校友作了自我介绍。
李焕集校友希望加入理事会,他向参会校友介绍了他对未来工作的想法和期待。他将在年会后加入理事会的工作,一年后正式提请大会表决。

参会理事会成员

李焕集校友自我介绍
周六的议程结束后,大家相聚在会场附近的Om Mani Restaurant餐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继续畅叙情谊、深入交流。
9月28日晨跑
无体育,不清华,晨跑是每次校友年会必不可少的环节。孙璐校友精心设计了全长6.8公里的晨跑路线,从大多数校友下榻的酒店出发,经过空气清新的森林步道,身心焕然一新。在晨曦微光中,校友们融洽的氛围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奔跑的身影洋溢着蓬勃的活力。

参与晨跑的校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