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运十”副总设计师程不时:梦正当时

2013-07-25 |

“我的名字中虽然有‘不时’两个字,但有一位沙家浜老英雄曾对我开玩笑说,我作为一名飞机设计师,应该叫‘正时’,生逢其时也。”程不时风趣地说。1956年,新中国决定建立自己的飞机设计事业,程不时担任“第一飞机设计室”总体设计组组长。1958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问世,他担任总体设计者。1980年,我国20世纪研制的最大喷气运输机“运十”横空出世,还是他担任副总设计师。

“运十”试飞时,程不时曾经乘坐这架装有4台喷气发动机的大型客机,从长江尾的上海直飞长江头的成都。

程不时的幼年在抗日战争中度过,当时,他就下决心长大后要为祖国设计飞机。高中毕业后,程不时报考了中国第一所设立航空工程系的清华大学。1971年一纸调令,让他离开了长期从事的军机设计,转投此前并不熟悉的民机事业。程不时回忆,当时面临新的任务,一面努力学习,一面运用自己的所学,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展和充实。

大飞机并不是小飞机的简单放大。尺寸放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尺度效应”现象,需要重新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在结构和系统,甚至概念和方法上,都对技术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1972年的方案汇审会议上,他作了有关型式选择的论证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认可通过了“运十”的设计方案。“运十”在整个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从总体到部件,直至零件细节设计、计算、标准、试验等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都在全国科技力量的协助下,一一得到了完满解答。

而和那个年代所有的大型工程一样,“运十”初期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设计场所,设计人员就在食堂饭桌上绘图,后来食堂又变成了大型技术讨论会的会议室;没有办公桌,就趴在木箱上编程序;没有计算机,借用上海计算中心的计算机;没有住房,借住卫生学校宿舍。程不时回忆,当时大家经常没日没夜地加班,“夏天被蚊子叮得受不了,就用报纸把手脚裹起来。这样一来,既不怕蚊子叮,汗水也不会滴到图纸上。”

程不时说,“运十”的研制集中了很多人的智慧,其中有研制军用机的、研制民用运输机的、研制水上飞机的、研制无人飞机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有问题放在桌面上谈,经过集体讨论取得共识。

他认为,如今我国的大飞机项目虽然落户上海,但仍然要集全国之力、聚全国之智。“至20世纪末,中国的航空产业以及空军、民航运输业,都成为了世界上不可轻视的力量。我能亲历这个过程,非常荣幸。”然而,在程不时看来,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新的世纪,我国辽阔的天空中必然会出现更多由自己创造的新型飞机。

(记者 张晓鸣)

转自《文汇报》2013623

相关新闻

  • 162022.11

    奋斗正当时,接力新征程 | 社科学院举办“拾年·接力跑”主题活动

    11月5日上午,为庆祝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成立十周年,在师生和校友中传承“无体育不清华”的优良传统,清华校友总会社科学院分会在西大操场举行“拾年·接力跑”活动,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刘涛雄,副院长赵可金,副书记李颍、副书记戎珂,副院长孟天广,各系所教职工代表、入学十年和毕业十年的校友代表、在校学生共计百余人参加接力跑。碧空如洗,秋韵正浓,活动当天,师生校友齐聚西操,共赴这场象征着接续奋斗、奔向新篇章的大...

  • 242009.08
  • 202023.10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陈善广为清华MEM作学科前沿讲座

    10月14日上午,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教育中心邀请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陈善广作了题为“航天人因工程研究进展”的学科前沿讲座。MEM教育中心副主任蔡临宁老师主持讲座,并为陈善广院士颁发了“MEM学科前沿讲座嘉宾”证书。400余名学生和校友聆听讲座,共同开阔视野,探索人为因素在各领域的影响。陈善广院士陈善广院士长期深耕航天领域,自1992年起参与国家载...

  • 212022.01

    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二十年时间服务两届奥运会 筑梦“双奥之城”

    流光溢彩,星月交辉,3360块曲面玻璃环绕着国家速滑馆,幻化成一条冰晶剔透的丝带,舞动在神州大地上。十几天后,这里将举办一场盛会,来自全世界的奥运健儿将汇集于此,挥洒他们的汗水,书写他们的传奇。“冰丝带”夜景(图片来源CFP)而为他们搭建这“璀璨舞台”的场馆设计师就是郑方,作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冰立方”的总设计师,郑方从2003年起就一直在为奥运会服务。近二十年间,无论...

  • 172007.12
  • 122019.08

    水电工程设计师杨海燕:让中国标准走出国门

    1991年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杨海燕进入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已是公司副总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因为负责公司国际工程,杨海燕每年有....

  • 102022.06

    孙广宇:筑梦计算机新黄金时代的“设计师”

    计算机体系结构,处于软硬这一“接口”位置,对计算机指令、硬件功能分配和对软件、硬件界面确定等,承担着基本的“规划”功能。随着摩尔定律放缓和新兴应用不断涌现,如何改进计算机体系结构来满足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图灵奖得主约翰·轩尼诗(John Hennessy)和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指出了计算机体系结构未来发展趋势——“领域定制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并称“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将迎来下...

  • 232022.02

    冬奥火炬“飞扬”外观设计师李剑叶:宏大落笔于精微

    在冬奥火炬“飞扬”正式发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李剑叶的时间安排被划分得尤其精确,接受采访前,他刚刚结束上一个会议,访谈也恰好卡着饭点。李剑叶喜欢电影也喜欢阅读,他随身会携带电子书,下载列表里最厚的一本是《全唐诗》,不过工作日程紧凑繁忙,有时只能在出差路途的间隙看上一看。在交流中,他会时常提醒你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人事物要多琢磨为什么,并表示这应成为设计师后的一种思维惯性。在突如其来...

  • 012021.02

    “飞豹”横空叩天阙——记“飞豹”战机总设计师陈一坚

    2020年11月18日,耄耋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豹”战机总设计师陈一坚(1952届清华航空系),荣获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在这样一个高光时刻,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这位航空总师,再次翻开“飞豹”尘封的记忆。1988年12月,“飞豹”一飞冲天、首飞成功。自此,我国有了国产歼击轰炸机,也是拥有完全自主研制、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十年制成,十年试飞,陈一坚将自己的人生与“飞豹”融为一体。“飞豹”研制历...

  • 072016.07

    “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要做深海界的SpaceX

    能做到不留恋过往成绩并不容易。对于做深海海洋研究的崔维成来说,每次从名与利的漩涡中心转身后,他却总能做到像万米以下的海底世界一样,平静、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