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张毅荣获2007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2007-08-27 |

经高能所评审推荐,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我所在读博士生张毅获得2007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这是我所自1998年以来再次获此荣誉。
张毅同学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3年进入我所继续深造。扎实的物理基础以及在读期间的勤奋刻苦学习,为他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保证。他充分利用羊八井中日实验长期稳定运行所取得的数据,在先期开展探索的同事们的工作基础上,作为最主要的成员之一,和同事们一起合作并最终得到了迄今为止空间分布最精确的TeV宇宙射线各向异性的两维分布图,并由此发现了宇宙射线新的各向异性的成份以及银河系宇宙线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证据。这些发现被审稿人之一誉为在该领域里具有里程碑式的成果,并于20061020在《科学》杂志上发表。
这些重要的成果得益于羊八井组全体成员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羊八井是一个国际性的科研基地,拥有优越的科研设施以及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正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张毅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了重要成果,他是我所活跃在科研最前沿的全体研究生的优秀代表。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这里将会有更多的同学取得好成绩!

(
学生会、研究生部 供稿)

相关新闻

  • 042009.12

    5位校友荣膺2009年新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发布2009年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35人当选为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 282017.11

    4位教师4位校友当选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在61位新当选院士中有4位清华教师和4位清华校友。

  • 072023.08

    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走访美国华盛顿校友

    7月28—30日,第五届北美清华校友大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清华校友总会社科学院分会会长、社科学院院长彭凯平参加大会,作为大会嘉宾主持分论坛,与参会校友及家属子女聚焦“积极心理,健康人生”等议题开展对话互动。参会期间,彭凯平率队走访了美国华盛顿的校友。彭凯平作分享彭凯平和党办主任肖红缨一行前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走访郭曼桐、潘一林等校友,了解国际组织的运营管理经验、清华校友在国际组织的成长发展情...

  • 072022.04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逝世 享年100岁

    余国琮院士记者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6日12时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余国琮,1922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1945年起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匹兹堡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匹兹堡大学任教,1950年入选美国科学家名录,同年夏返回祖国,是首批留美归来学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学化工系工作,1953年加入...

  • 132022.06

    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逝世 享年98岁

    於崇文院士逝世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12日5点15分逝世,享年98岁。於崇文,男,1924年2月15日生,浙江宁波人,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於崇文于1944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2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8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

  • 092008.01

    清华17项成果荣获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新闻中心讯】1月8日上午,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 232023.11

    清华大学6位教师5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时松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共5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吕俊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还有5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校友为国防科工局探月...

  • 302023.01

    制造强国的超滑贡献——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

    ➤“做科研是我为国家作贡献的最好方式,也是无上光荣。要让中国人在摩擦学领域中做到最好,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超滑是近年来摩擦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润滑油的摩擦系数为0.01~0.1,而超滑的摩擦系数要比润滑油低一个数量级以上,达到0.001量级或更小。超滑是摩擦学领域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摩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用途需要增大摩擦力,例如汽车的刹车片;有的用途则需要减小摩擦力,...

  • 042021.08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中国自动化焊接闪耀世界

    作为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94岁高龄的潘际銮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他参与解决了我国多项重大工程问题,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让核电站“密不透风”。早在1984年,由潘际銮排名第一完成人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就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05年,潘际銮被中国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

  • 15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