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冬 编者按:马利国,1993年入学,1993-200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直博。
2017年6月底,1997届清华汽车系毕业生、弗吉尼亚理工暨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左磊教授专程回国为2017届清华汽车工程系毕业典礼致辞。系校友工作主管宗....
杨光军校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电子系1999级本科生、2003级硕士研究生杨光军。今天能站在这里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心得,我深感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以师兄的身份,向圆满完成学业的你们致以最诚挚的祝贺!祝贺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站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的我和你们一样,满怀憧憬,却也带着些迷茫。世界很大,未来充满未知,我们该如何面对?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人民网记者走进故宫博物院,独家专访院长单霁翔。
我想,如果我们国家能在3D打印技术上有新的突破,那么一定能加速华夏儿女的强国梦。我就是想为这个事业做一份贡献。
陈国强 受访者供图“一期年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1万吨,二期年产量将达到3万吨,届时这里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HA生产基地。”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向《中国科学报》介绍了由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孵化的PHA产线项目。近日,该项目已在湖北宜昌正式落地,我国也有了自己的万吨级PHA产线。谈及落地宜昌的3万吨级PHA产线项目意味着什么,陈国强介绍,目前每年全球PHA产量约为5万吨,该项目全面投产后,...
作为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94岁高龄的潘际銮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他参与解决了我国多项重大工程问题,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让核电站“密不透风”。早在1984年,由潘际銮排名第一完成人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就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05年,潘际銮被中国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