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在本学科做出成绩,算是高人。如果能在不相干的领域里也能有所成就,就堪称是奇才了。我对具有“跨界”才能的人物,充满好奇。此类人物,最令我感到惊讶....
戈革(1922年1月22日-2007年12月29日),著名翻译家、科学史家,享誉国际的玻尔研究专家。自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建校以来,戈革一直在校工作,直至退休。他专注物理科学史研究,主要研究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的生平、学术和思想,曾被授予“丹麦国旗勋章”,以表彰他在研究玻尔,特别是在独自翻译多卷本《尼耳斯·玻尔集》方面做出的贡献。戈革不仅在科学史研究方面造诣颇深,而且在书画篆刻、诗词歌赋、文学创作等方面多有建树。...
数年前读戈革先生《史情室文帚》,书中史与情激荡澎湃,令人心驰神游。如今偶得机缘,决意效仿。抚触历史、感物生情,权称之“触史生情”系列。戈革 作者供图许多人并不知道戈革,即使在国内科学史这一很小领域内。特别是对青年研究者而言,戈革已经成了一个远去的历史符号。也许偶尔可以在一些科学文化的回忆文章中一瞥其名号,但若追问一二,恐怕只能让人陷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境地了。整整100年前,1922年戈革生于河...
曹本熹(1915-1983),我国核化工专家,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从事核燃料生产的科研、设计和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等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为有效推动我国核燃料化工生产的工程建设、顺利投产和技术改造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核工业功勋”称号。前段时间,《中国核工业报》收到曹本熹之子曹珏的一份来稿,他表示近日拿到了他父亲38年前应原二机部二局局长白文治邀请所写的一篇关于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文章。白局...
2021年4月23日,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学出版社举办的“教育如何应对技术巨变的时代——《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出版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山西大学王成兵教授,北京大学刘云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康永久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蔡春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生全研究员,教育科学出版社郑豪杰总编辑,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石中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