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在本学科做出成绩,算是高人。如果能在不相干的领域里也能有所成就,就堪称是奇才了。我对具有“跨界”才能的人物,充满好奇。此类人物,最令我感到惊讶....
戈革(1922年1月22日-2007年12月29日),著名翻译家、科学史家,享誉国际的玻尔研究专家。自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建校以来,戈革一直在校工作,直至退休。他专注物理科学史研究,主要研究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的生平、学术和思想,曾被授予“丹麦国旗勋章”,以表彰他在研究玻尔,特别是在独自翻译多卷本《尼耳斯·玻尔集》方面做出的贡献。戈革不仅在科学史研究方面造诣颇深,而且在书画篆刻、诗词歌赋、文学创作等方面多有建树。...
数年前读戈革先生《史情室文帚》,书中史与情激荡澎湃,令人心驰神游。如今偶得机缘,决意效仿。抚触历史、感物生情,权称之“触史生情”系列。戈革 作者供图许多人并不知道戈革,即使在国内科学史这一很小领域内。特别是对青年研究者而言,戈革已经成了一个远去的历史符号。也许偶尔可以在一些科学文化的回忆文章中一瞥其名号,但若追问一二,恐怕只能让人陷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境地了。整整100年前,1922年戈革生于河...
《从文自传》初版插图一盏灯照亮了房间之中的黑暗,沈从文伏案笔耕不辍,灯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的记忆像沅水一样涌动,绵延千里,在他的笔墨下流淌。笔尖划过方格稿纸,发出刷刷的声音,有一种迷人的节奏,笔墨与稿纸的缠绵,是他心头捂热的鲜活的故事。沈从文在创作时,时间静止了。他身处的现实世界仿佛消逝了,他借助纸与笔创造了一个世界,他就是那个创世的主人,毫不疲倦地挥洒着他的才气,酣畅淋漓的才气……然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