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同心、同行、同命运 【新闻中心讯 摄影 郭海军】5月24日晚,“民族魂——清华大学学生抗震救灾演出”在清华大学礼堂举行。
4月15日,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校友老挝研学团拜访了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张社平。会见中,张社平表示,今年是中国和老挝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双方正以饱满的干劲共同落实中老命运共同体新一轮五年行动计划。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希望校友们秉承校训精神,以此次老挝研学为契机,助力中老关系发展,弘扬两国传统友谊。研学团成员们表示,此行从万象到琅勃拉邦,乘坐中老铁路,走访城镇乡村,打卡名...
清华大学和青海大学是对口支援高校,得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4月14日发生强烈地震后,清华大学师生员工极为关切,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支援青海大学抗震救灾工作。
疫情面前,王右军勇担职责投身到抗击疫情活动中,先后组织名下的海南君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员工三次捐款。
近代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建设及发展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世纪上半叶的很多中国留学生得到过退还庚子赔款的资助,使得他们有机会去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学习。其中,选拔中英庚款留学生的考试在1933—1947年间共举办了九届,在被选中的193人中,1939年考取的第七届中英庚款留学生可能是近年来受媒体关注较多的一批人。原因有两个: (1)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迅速发展和日本对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侵略...
柯修,来自孟加拉国,2001年进入清华计算机系本科就读,2005年毕业后进入北大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北大担任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现自己创业一家....
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青年学子就有赴西方先进国家留学、向本国引入现代文明的风气,并掀起多轮出国留学的高潮。1937年日本发起的全面侵华战争中断了这一潮流。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众多莘莘学子又开始继续从西方引进真理的工作。因欧洲受战争破坏严重,日本除满目疮痍外还属敌国,他们大多选择去美国留学,总数超过5000人。几年过去,国共内战结束,他们渐次归国。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上半叶有1200余人回国。若不是美国政府设置了种种障碍,相关的数字还会高得多。这与20世纪80年代后大部分留学人员选择滞留海外形成鲜明的对照。当年为什么会有许多学子选择回到中国大陆?那些没能回来的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归国的学子和滞留海外的学子后来各自的发展情况如何?对郑哲敏院士的访谈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
6月18日,适逢毕业季,本届马来西亚的毕业生及仍然在读的留学生们来到照澜院12号校友总会接待处,与清华校友总会的田星燕老师以及马来西亚北京清华校友会顾问纪家奎教授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