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我就是个教书匠”—缅怀英语名师刘承沛

2013-12-22 |

 

 (2013-03-03 20:51:07) 

“我就是个教书匠”

缅怀英语名师刘承沛

大年初一,我第一个拜年的电话打给了北外的刘承沛教授。刘老师90岁了,他那个年龄段的老教授越来越少了:张道真、丁往道、夏祖奎、范瑛、俞天民相继去世,甚至比他们年轻的张冠林、李金达、吴冰也于近一二年病逝。熊德輗和薄冰老师重病缠身,生活质量极差。在电话的那一端,刘老师声音洪亮,谈笑风生,头脑清楚,记忆力仍是那么好。我们聊了很久。他告诉我范瑛老师去世的消息,他为范瑛打抱不平,70年代教工农兵学员时,因为有人背后说她的坏话,弄得她情绪低落,还没有等到恢复职称评定,她就提前从教学第一线退了下来,这位燕京大学外语系毕业生退休时还只是个讲师。我告诉刘老师我的缅怀北外老教授的博文系列已经告一段落。我写北外教授的事早已汇报给刘老师,他很支持,并向我提供了一些教授的轶事,比如李秉汉教授。我说,“我是缅怀先辈,您可以活到一百岁,我就不写您了。”刘老师爽朗地笑了,回答说,“我也没什么好写的,我就是个教书匠。”

 老师自称教书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不是嘛,我们身为教师,当好教书匠是本职,就很好了。我理解的教书匠是个匠人,craftsman, someone very skilled at a particular craft。一个工匠干活儿讲究精雕细刻,一个教书匠对教书也同样追求精益求精。在“大师”泛滥的今天,也许做好一个教书匠更显示其真正本领和高超技艺。不过,刘老师这样称呼自己还是过于谦逊了。他不但英语语言的掌握达到了精湛,而且实用语言学的造诣也是相当高的。据该领域的学者吴一安教授说,国际著名语言学学者坎德林(Chris Candlin)与刘承沛接触后对他的学识称赞不已。

刘老师生于1922年,江西人,出身书香门第兼官宦之家,他中文修养甚好,英语功底十分雄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他的老师皆为中国英语界的顶尖级人物,比如吴宓,钱钟书。来到北外后,刘老师成为实力派教师。他是个全才,聪明,有才气。许国璋教授很看重他,他主编的《英语》三四册主要由刘承沛、周谟智老师执笔编写。外国文学家王佐良先生也对刘承沛格外器重,请他与自己以及李赋宁、周珏良一起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这是在全国具有巨大影响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教材。这些重任,只要交给刘承沛老师,他都会圆满地完成。刘老师不仅有才华,而且有人格魅力,他上课时潇洒自如,妙语连珠,他教过的学生都把上他的课看成享受,对他敬佩不已。他为人诚恳直率,敢说真话,是非分明,是一个正直的人。

我做学生时其实没有上过刘老师的课,但他却是对我影响最大、帮助最大的老师之一,也是我唯一可以称之为忘年交的前辈。我们开始接触是在从沙洋干校回京之后,当时,我们都分在73届的高班精读组,在一起开备课会和政治学习会,而当时的会议实在是多,几乎每天下午都有政治学习。从个人发言中,我们发现观点相同。当时文革还没有结束,极“左“思潮仍然盛行,教师还顶着臭老九的帽子,动辄挨批判,是”斗、批、改“的靶子。有一次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刘老师随口说了一句,”You’re being smart.” 当时,大家一笑了之,谁知事后有人抓住这句话不放,上纲上线,说什么,“being smart”的潜台词是“平时很笨”,说一个学生笨,就等于蔑视诋毁全体工农兵学员,于是扣上一个大帽子,并让刘老师在会上作检讨。我们在一个组,大多数教员拒绝批判他,这种逻辑文革中听得多了,早已令人反感。我心说,原来还说反对林彪副主席就是反党、反毛主席呢,那他怎么机毁人亡了?在会上我们坚持说,“刘老师教书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是个好老师。”另有一次,刘老师议论江青,被“左”派告了状,又一次面临批判,多数教师对四人帮的横行霸道早已不满,与刘老师想法一致,自然不肯批判他。事后,刘老师说我们为他解了围。

在我毕业留校时,刘老师是中年教师,和其他的中年教师一起,他们形成英语系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英语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是教学第一线的中流砥柱,许多具体工作都是他们辛辛苦苦、默默无闻地承担着,但荣誉的花环往往戴在领军人物的头上,对此,刘老师心平气和,毫无怨言。他对比他年长的一辈十分敬重,配合他们的工作,兢兢业业,甘当辅助的角色。刘老师一生只求知而不慕名利。对于年轻教师,刘老师十分关心爱护,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许多年轻老师在备课以及观摩他上课的过程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可以说,刘老师这一辈人起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北外英语系之所以长久不衰,得益于一个理想的梯队,老中青顺利的衔接使得北外英语系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

我和我的先生朱永涛都受益于刘老师的指教。是刘老师建议朱永涛主攻美国历史,为他指明了一条专业研究的方向。刘老师对我的帮助也很多,王公编辑《美国短篇小说选》时,刘老师推荐我参加,等于把我引荐给王公,此后我才可能参加王公主持的其他项目。1983年,我得到去美国进修的机会,刘老师很高兴,把他在抗日时期结下的美国朋友Button一家介绍给我。在此前,他已经向Buttons介绍了我系的朱炳和老师。所以,一到纽约,朱炳和就带我去Button家,在他们家的岛上别墅开始了我的美国之行。刘老师还托付我,让我在他父亲生日那天,打国际长途到台北,替他祝贺老父刘太希生日快乐。当时,大陆和台湾还没有通电话,刘老师不能亲自打电话给身在台湾的父亲。刘太希老先生被台北的国立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东吴大学及淡江大学等聘为教授,被誉为国学大师,他精通诗词,著有多册诗集,他擅长书法,其书法曾被台湾评审会列为第一名。刘老先生生日那天,我打电话过去,竟然是老先生自己接的电话,我先做了一番解释,然后替他在北京的儿子遥祝他生日快乐。老人高兴极了,颇感意外。后来两岸实现通信后,他写了一幅字,放在信中,寄给刘老师送给我。刘老师笑着说,“我父亲可是台湾数一数二的书法家,他的墨宝相当值钱,人家都用美金求他写字呢。”我听了受宠若惊,将这幅字送到荣宝斋裱了,确实精美。巧的是,我告诉刘老师我的堂兄也是台湾的著名书法家。刘老师向他父亲提起,两人竟是好朋友。我的堂兄,原名王沅礼,后改名王壮为,从小跟随父亲读书写字,刻印作画,早年毕业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善书法篆刻,抗战期间参加缅甸之战,到台湾后在台北师范大学教授书法与篆刻,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不久,刘父90大寿,寄来了庆典的录像带,里面有王壮为前往祝寿的录影,刘老师还特地借给我看。2007年,刘老师给我写了封信(当时我已不住校内),信中说:“我父亲诗集中有这两首诗赠壮为先生,录寄王立礼。前辈人多能写诗,几句话就有情有景。“下面附刘老师抄录的这两首诗,刘老师本人也写一手好字:

     我和刘老师的年龄相差二十岁,但说话投机,有许多共同语言。在我们交往四十年中,有很多推心置腹的聊天机会,我们谈英语,谈教学,谈人生,谈书,谈家庭,谈系里的事和国家大事,几乎无话不谈。刘老师读到好文章好书,经常推荐给我,想得起来的有沈从文和庐隐的小说,吴宓日记,王公、许老、周公的文集等以及许多好文。

刘老师自称教书匠,我想,这起码说明他热爱教书,会教书,教得好,以教书为乐。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讲两个故事。长期以来,刘老师是北外办的《英语学习》杂志的特邀作者之一,在《英语学习》有一个问答专栏。这个专栏不太起眼,放在每一期的最后两页,但许多读者就是冲着这个问答专栏以及熊德輗老师的专栏订购《英语学习》的。熊老师的专栏都是自己写的英文短文,内容有趣,语言地道。他的写作特别有英国味,这是因为他常年生活在英国,并毕业于牛津大学。本文先不说熊老师,单说刘老师的问答栏。作者对每个问题的答案都简明扼要,三言两语把问题解释得清清爽爽,话虽不多,但很风趣,甚至witty。我曾问过刘老师,“你教了这么多年英语,处理这些问题易如反掌吧?“ 他说,”不见得,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英语学习》收到全国学习者的许多来信,问题五花八门,首先要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good questions来,即有代表性的、中国学生常遇到的、而一般在词典或语法书查不到答案的问题。接下来要用简明的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说到点子上。“确实,刘老师的问答栏凝聚了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貌似简单,其实他是费了心思的。这些答案不仅对学习者有用,对我们当教师的同样有用。一个普普通通的学习问答栏被刘老师这个”匠人“雕琢得熠熠生辉,它深受读者的喜爱,为读者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这可不是每个教书人都能做到的。不夸张的说,刘老师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的角落。后来这些英语学习的问答集中起来出版了一本册子。感兴趣的英语学习者不妨找出来读读,肯定受益匪浅。

第二个故事是刘老师自己告诉我的。一次电话聊天中,我们互问对方在做些什么,我说,我是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志愿者,义务为他们编辑英文通讯。刘老师说,他也在做义务的工作:担任花园教授。原来,爱散步的刘老师在他居住的北楼前的小花园里经常遇到外面来北外进修英语的学生,这些非英语专业生的大声朗读吸引了刘老师的注意,出于教师的本能,他一听到不正确的语音语调,就禁不住上前去纠正,日子久了,他竟然在花园里收了一批学生,成了一名义务教师。刘老师的英音纯正,纠正语音是他的强项,这些进修生正苦于上课学生多而得不到教员的个别辅导,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课堂外遇到一位语音专家,而且免费给予一对一的耐心辅导。他们中一些有心人,摸准了刘老师散步的时间,经常向他请教,一段时间下来,他们的语音竟然有了明显进步,真是喜出望外。当他们知道辅导他们的是全国外语界鼎鼎有名的大教授后更是感激加感动。这样近乎传奇的故事大概只会发生在刘老师这些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了。

大年初一的电话里,我问候刘老师的身体,他高兴地说,“越来越好,因为该生的病都生过了。”是的,中年的刘老师体弱多病,做过不止一次的手术,终身骨瘦如柴。听到老师身体健康,我十分欣慰,约定好等天气稍微转暖,我便去北外看望他。不料,仅仅十来天,传来了老师去世的消息,我感到太突然了,不敢相信,立刻打电话到刘家,接电话的是刘老师的儿子军凯,他叙述了事情的始末。2月19日刘老师因肺部感染住院,很快导致其他器官的衰竭,住院三天便于22日匆匆离去,一如他快人快语的为人与大步流星走路的风格。刘老师走了,但他并没有走远,他还在北外西院的小花园里,他永远在我们的思念中。

 

(以下是网上留言摘录)

,军凯,

我写的纪念你们父亲的博客已经有一百多人阅读,还有许多人发表了评论,我摘录了一部分放在附件里。我开博客时间很短,又不是名人,这篇博客在短时间内有如此多的人阅读,足以说明大家对刘老师的尊敬和怀念。

保重!

王立礼 

 

dolly012013-03-03 21:16:49 [举报]

读您的文,仿佛又看见刘老师。

 

 

Woodson_Joseph2013-03-03 21:21:31 [举报]

这幅字可以看出刘老师中文书法功底了得。要是用毛笔写就更好了,可以裱起来。

博主回复:2013-03-03 21:51:38

刘老师的毛笔字确实很好,他的书法和为人继承了家风。

 

 

bfsujlm2013-03-03 22:01:37 [举报]

刘老师睿智,淡泊名利,是我非常敬佩的老师!他给英语学习开专栏时刚巧我在做编辑,每期必看。专栏释义简洁明了,深入浅出,让刚做教师不久的我收获颇多。去年夏天,我代表同学邀请他参加我们年级的返校聚会,我们聊了很久,西南联大、文革...... 感谢王老师的回忆,让我知道更多刘老师的故事。

 

Josephlee2013-03-03 22:05:03 [举报]

刘老师的谦逊,表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范。现在的“专家”不少,但是当好教书匠谈何容易。从许国璋英语,美国短篇小说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足见刘老师的中英文学养。在我见过的问答栏中,刘老师讲解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受益匪浅。还有就是原英语世界许梦雄教授主持的问答栏。

 

凡音2013-03-03 22:21:36 [举报]

“老师”这个称呼,原本尊贵,如今是用得太泛,有时候太滥了。谢谢您写出了真正的老师。

 

心随-所想2013-03-03 22:30:20 [举报]

王老师,请问您在博文中提到的《英语学习》问答专栏收集出版的小册子叫什么名字呢?恳请您告诉我,谢谢!

 

北外王立礼2013-03-03 22:43:05 [举报]

回复 @心随-所想 :《英语用法问答a-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出版,网上可以查到和购买。

 

心随-所想2013-03-03 22:46:45 [举报]

回复 @北外王立礼 :谢谢您,王老师!谢谢!

 

胡同陋室2013-03-03 23:03:59 [举报]


我虽然没有机遇见到刘承沛教授,但很早就知道怹的大名。我曾在十几年前看到过一张照片,尽是中国英语界的名师,其中就有刘承沛教授。也许是老人家个子高的原因,怹站于最后一排,很清瘦。今天看到王老师发的博文,使我们对刘承沛教授更有所了解。怹是不争名誉的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匠之一,在北外英语系和中国英语界占有一席之地。通过王老师的博文,我才知道夏祖煃教授和张冠林教授业已逝世;熊德輗教授和薄冰教授正在遭受病魔的侵袭;也为范瑛老师鸣不平。

 

十班老幺2013-03-04 00:58:22 [举报]

怀念北外老师们。你们的敬业精神可钦可佩!

 

xiashangzhou2013-03-04 10:49:07 [举报]

“刘老师自称教书匠,这起码说明他热爱教书,会教书,教得好,以教书为乐。” 王老师这段话说得好!还有刘老师义务当花园教授的故事太感人!太美丽!我记忆中的刘承沛老师就是这样的!谢谢王老师的文章!说出了我们想说的。
“刘老师住院三天便匆匆离去,一如他快人快语的为人与大步流星走路的风格。刘老师走了,但他并没有走远,他还在北外西院的小花园里,他永远在我们的思念中。”

 

xiashangzhou2013-03-04 10:55:18 [举报]

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刘老师当年坐在讲台旁讲课的样子,仍然看见刘老师把胳膊肘靠在讲台边,声音洪亮,笑声开怀,指正严厉,快言快语,和蔼可亲。一切犹如昨日的清晰。刘老师,我们大家都想念您!

 

卡蒙老鼠2013-03-04 13:59:46 [举报]

刘老师在小花园义务指导进修生实习的故事让人感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需要这样淡泊名利的、实实在在的“教书匠”,但是不需要夸夸而谈却不真正用心教书的所谓大师们。

 

卡蒙老鼠2013-03-04 14:01:38 [举报]

刘老师在小花园义务指导进修生学习的故事让人感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需要这样淡泊名利的、实实在在的“教书匠”,而不需要夸夸而谈却不真正用心教书的所谓大师们。

 

xiashangzhou2013-03-05 06:39:20 [举报]

有人说,字如其人。也许真有点道理。我不会欣赏书法,过去很少看到过刘承沛老师写的中文字,但刘老师的这些钢笔字,觉得真有个性,棱角分明,几乎要把纸刺穿了。[-思考]

 

 

Cedar爸爸2013-03-05 17:25:38 [举报]

[-蜡烛]

 

月弓城2013-03-07 13:22:15 [举报]

刘老师那本问答集早都绝版多年了,也不见外研社加印,刘老师已经仙逝,不知道王老师可否建议外研社重新排版出版这本书作为对刘老师的纪念,因为我印象里好像刘老师一个人署名的著作就这一本了,您这篇回忆文章做前言再合适不过了。

博主回复:2013-03-08 11:07:58

已经将你的建议转告外研社了。

 

 

 

 

相关新闻

  • 222013.12

    一段回忆——刘军凯忆先父承沛先生

    在我写的纪念刘承沛老师的博文评论栏里看到了老师的儿子军凯的评论,其实是二段珍贵且重要的回忆,一是工作上的:回忆父亲如何参于将托福和GRE引进中国;二是....

  • 102017.07

    院士教书匠——追记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

    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因病于2017年7月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1岁。

  • 282022.02

    杨逢挺——叶企孙弟子中的教书匠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22013.12

    校友刘承沛先生逝世

    我校离休干部,原英语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刘承沛同志(41-45外文西南联大),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2月22日去世,享年90岁。

  • 222013.12

    深切悼念“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刘承沛教授

    2013年2月22日,我社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教授刘承沛老师去世,享年90岁。刘承沛老师是江西赣州人,1922年生于上海,1945年西南联大外语系....

  • 072017.12

    裘昊天:我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教书

    从学生到老师,这个身份的转变让我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只有当了老师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从小到大那些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 082023.11

    李树勤:缅怀一代名师陈仲颐先生

    百年清华,名师荟萃,陈仲颐先生当属其中佼佼者之一。在他100周年诞辰之际,理所当然地受到莘莘学子的缅怀,我便是其中的一员。古人说:得遇良师,三生有幸。在我的人生中,遇到陈仲颐先生这样大师级的良师,确实深感荣幸。

  • 252022.02

    被“许国璋英语”所遮蔽的许国璋:其实我是个哲人

    他说,“许国璋英语”大行其道 只表明英语教学界的落后

  • 302021.03

    萧庆涵:缅怀我的导师边肇祺教授

    1988年出国之前,我回清华去跟边老师告别。边老师送了一本新出版的《模式识别》给我。恩师的这本专著,我一直带在身边。见到它,我会想起边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想起我们在火车上废寝忘食地讨论课题的情景,想起毕业后去边老师家边煮面条边讨论模式识别新动向的快乐时光。

  • 11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