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国家中兴业 此日需人杰

2020-02-02 | 来源 《光明日报》2020-01-23 |

1月20日,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的原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这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大学?如此吸引总书记和国人的关注?

为什么80多年过去了,西南联大依然是一个常说常新、经久不衰的话题?

不能忘,那一座中华民族史上的教育丰碑

难忘1937年,日寇的铁蹄不断践踏着中华大地。

就在国家兴亡、民族危难之际,为保留文明种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师生,“辞却了五朝宫阙”,在国难中被迫南迁,先于湖南长沙合组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因战火不断扩大,又开启了去往云南昆明的“教育长征”之旅。

1938年5月4日,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正式合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滇8年,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恪守“刚毅坚卓”的校训,忧国忧民,共济时艰,结茅立舍,勠力同心,传薪播火,更有一批师生投笔从戎,为救国救民与日本侵略者拼杀而血洒疆场。

从1937年11月1日到1946年5月4日,历史不同、校风各异的北大、清华、南开合三为一,携手写就了一部永载史册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

当时办学条件之艰苦是今人所无法想象的。

时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院长、商学系教授陈序经感慨地说过:“联大之所以成为联大,除了有真正合作精神之外,又有其真能吃苦的精神。我们知道这三个大学,在北平、天津的时候,不只学校环境较好,而且教职员以至同学的生活也较为优裕,离开平津以后,而特别是到了昆明之后,因为物价的上涨,薪俸的低薄,不只比之以往的生活有天渊之别,就是比之昆明一般的车夫工人的收入,尚且不如,故其艰苦的情况,可想而知。”

天上有日军飞机炸弹的轰炸,校舍、经费、教具、生活等办学条件又极端艰苦,就是在那样国破家亡、苦不堪言的岁月里,西南联大不愧为民族的脊梁和中流砥柱。

据有关史料记载,学校实行3位常委共同领导的负责制,有70多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大家团结为上,和衷共济,同渡难关。下设有5个学院,26个系,2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300多位教职员,培养了约8000名学生。

之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毕业生中竟然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3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材,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这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当之无愧的奇迹!

北京大学校史馆的刘静老师说:“西南联大之所以成为奇迹,是因为它拥有创造奇迹的力量,那就是刚毅坚卓、团结合作的精神,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坚持科学民主的信念,强国兴邦的使命感和民族复兴的必胜决心。”

需弘扬,西南联大精神不朽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参观,详细了解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虽然西南联大的过去已成为历史,但其辉煌功勋和不朽精神始终没有被后人遗忘。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还是师生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在诸多方面,它都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实质主政西南联大、被誉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一句名言至今被教育界奉为圭臬:“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今天,更需要从西南联大精神中汲取力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一直非常支持对西南联大的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等陆续出版了许多相关研究专著。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西南联大历史遗迹保护,全力推进“西南联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弘扬工程”,西南联大旧址已经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珍贵的历史文化名片。

2018年,以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80周年为契机,云南省委宣传部推出了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受到各界一致好评。云南省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介绍,深入挖掘西南联大历史文化之源,传承弘扬好西南联大精神,寄托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盼,也是云南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的新闻,我非常高兴。”在西南联大史研究上建树颇深的北京大学教授郭建荣说,“一个学校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这一点在西南联大体现得非常突出。在国破家亡的极端艰难环境下,西南联大师生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肩负着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崇高责任感,以‘中兴业,需人杰’自激自励,行大道,求真理,成就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引发了国内外的瞩目和研究。”

在得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消息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永平激动地说:“只有短短8年历史的西南联大走出了许多科学巨匠和名家大师,其中有我比较熟悉的我国著名植物学家、昆明植物所的元老吴征镒院士,他曾经在西南联大任教。吴院士为中国植物学的创新发展和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我理解,西南联大精神的要义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使命当担。今天我们科技工作者肩负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新使命,学习和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一直研究并致力于传播西南联大精神的西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昌山教授说:“联大人的家国情怀激励着来者。联大的历史启示着我们:教育一定要同国家之命运和民族之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关新闻

  • 122017.09

    老兵夏世铎:一生服膺于“刚毅坚卓”“爱国革命”

    夏世铎,1920年生于北京,曾经在西南联大和黄埔军校——当时中国一“文”一“武”最好的两所高校就读。老人说,“刚毅坚卓”是联大精神;“爱国革命”是黄埔....

  • 162015.11

    忽惊此日仍为客——梅贻琦日记中大后方的文人雅集

    梅先生记日记,初衷并非给后人研究,但其笔下涉及的历史人物,既是西南联大,更是现代学术界的开山建屋之辈,是五四后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082019.01

    校友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至今共9位清华校友获此殊荣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合计285项(人),国....

  • 272008.10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核电技术研发中心

    10月24日,“国家核电技术研发中心”出资协议签字暨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

  • 252007.07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通过专项验收

    2007年7月18日和2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对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和创新能力建设三个专项情况进行了验收。

  • 102024.01

    朱高峰:我的选择是报效国家

    2024年1月4日,中国工程院在云南省会泽县和澜沧县的两位挂职干部来到北京,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送来捐赠证书,以感谢他捐资助学的爱心之举。时间回溯到2023年6月,朱高峰将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所得的100万奖金平分两份,分别捐赠给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的两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云南省会泽县与澜沧县,期望将这笔资金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以,在与两位挂职干部合影后,朱高...

  • 042021.11

    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清华15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清华15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

  • 272011.02
  • 272023.02

    曲申 | 立足中国环境经济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022年6月中旬起,我国的大范围热浪渐成排山倒海之势,西北、青藏、华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南的高温全部达到历史极端水平。诸如此类全球变暖的极端环境事件,除中国以外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时有发生。这些全球经济疾速发展所引发的环境、生态及气候问题,是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国计民生发展的关键问题。曲申,2005年9月—2009年6月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数理基科班),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

  • 142023.04

    时隔30年,师生相认于国家博物馆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