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82级

用心成就事业 用情平衡生活——访82级自动化系校友黄丽华

2016-03-17 | 来源 《清华人》(82级毕业20周年纪念专刊) |

她,3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次获得“863计划”项目资助及国家跨世纪人才项目和霍英东研究基金;取得6项上海市研究项目鉴定成果;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十多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咨询和信息化规划项目; 荣获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巾帼建功个人标兵、上海市女职工标兵、国家科委“863”先进个人、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荣誉称号……一连串的成就与荣誉让人不禁好奇: 这是一位怎样的女性,怎么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舞动得如此精彩?

  在一个冬日融融的午后,我们走进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教授、博导黄丽华学长的办公室。学长亲切的笑容和娓娓的讲述,让我们时时感受到这位巾帼学者的优雅、知性和智慧。

  清华园中的学生辅导员

  黄丽华于1982年考入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求学期间曾她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年级党支部书记和系团委副书记等职,毕业时还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是当时自动化系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

  本科阶段结束后,她获得了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在读研期间她担任85级的辅导员,开始以准老师的身份接触学生,关怀学生的成长。也许正是在那个时候,她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教师这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并决定将其作为一生热爱的事业。

  回忆在清华的7年半时间,黄丽华说清华提供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具体说来,她在清华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也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清华踏踏实实的工作精神,和“少说话,多做事”的处世方式让她受益无穷。更重要的是清华给了每个学生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清华人愿意并自觉地担负起更多的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有着更强的全局观念,而这种责任感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要将每一件事做好。

  “课堂是我的舞台”

  1989年毕业后, 黄丽华来到复旦的管理信息学院教书,在大学教师这一岗位上迅速地成长。她在31岁时晋升副教授,34岁破格晋升教授。从2004年开始还担任了国际信息系统学会华语分会主席,是我国大陆唯一一位在国际信息系统学会组织中担任职务的学者。同时,她还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服务的行列,先后为深圳华为、上海烟草集团、方正科技集团等十多家大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也先后为上海市经委、信息化委等提供政府决策支持服务。

  对于教师这一份职业, 她有一份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黄丽华有个很精彩的比喻,她说课堂犹如舞台,上课就像演戏,教师既是编剧、导演,又是演员和观众,她所教的学生,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特点。“我在上课之前会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揣摩不同的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接受程度来认真备课,写好剧本, 然后用激情演好每一堂课,用真诚去和学生交流。”

  “要事业,也要生活!”

  一般人往往将工作上十分出色的女性称之为“女强人”,黄丽华自己却不太认同这个说法。“诚然,事业与生活表现在时间安排上有时是矛盾的,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连的,可以互相促进。当然,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点安排生活的艺术,需要一点智慧。”

  让人颇为羡慕的是,黄教授除了事业上的成功,还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认为家庭和事业是女性的两个翅膀,缺少任何一个,人生都是不完整的。
结合自己的成长和奋斗经历,黄丽华教授对现在的年轻人有如下的建议:首先,就是要有人生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 才能有责任感;而有了责任感,才会有动力和毅力。学长中肯地说,年轻人要想做好一件事、成就一番事业,必要的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付出是必需的。其次,就是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做事,同时要为人宽容,不斤斤计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