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87级

如歌岁月 如影随形

2016-02-29 |

摘要:1987年9月初的一个傍晚,清华大学主楼前举行了简短的新生入学仪式,我们30名同学首次聚在一起。在随后的五年里,每个人都作为经72 班的一分子,在清华园学习成长、见证青春;在接下来的近二十年里,大家虽然天各一方,但从未觉得遥远,相互间关注鼓励,恰如同仍在校园。

  1987年9月初的一个傍晚,清华大学主楼前举行了简短的新生入学仪式,我们30名同学首次聚在一起。在随后的五年里,每个人都作为经72 班的一分子,在清华园学习成长、见证青春;在接下来的近二十年里,大家虽然天各一方,但从未觉得遥远,相互间关注鼓励,恰如同仍在校园。

  30名同学来自24个省市区,其中半数是农村和中小城镇,普通话时时夹杂着方言,他们原本相隔是那么遥远。每个寒暑假来临的时候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考完试大家总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四散,挤上回家的各趟火车,不久后又很快如候鸟般返回校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92年的最后一个暑假,我们将自己一个个送出校园或送上返乡的火车,歌声中和泪光里,主角一个个离去,送行的人越来越少,颇有些音乐之声电影的味道。

  清华以理工科著称,各大院系历史悠久,而经管学院成立才刚刚三个年头,经济系还只有我们一个班,很不起眼,连我们的学号也是很靠后的。渐渐地,我们了解到经济系的渊源,得知其最早成立于1926年,名师云集,才俊辈出,其实并不输于其它院系。再往后,得知经72班是经济系重建后正式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自豪之余,我们反而多了些诚惶诚恐的不安了。

  经72班入学恰逢高考制度恢复十周年,改革才刚从农村包围城市。记得全班只有一位独生子女,大家远未过上衣食无忧的大学生活。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内外,衣着简单,几年都是由一身绿军装、军挎包或军大衣做伴。但清苦的生活掩盖不住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92年毕业时恰逢治理整顿,留京指标格外紧张,许多同学回到原籍。出乎意料的是,很快我们就赶上小平同志南巡,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破茧而出。经72班的毕业生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出国深造、自主创业、服务乡梓,同时也参与到股市基金、入世谈判、银行上市、汇率改革等事件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力拼搏,始未觉辜负经济系的培养之恩。

  我们在校的五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改革开放初期,经济领域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上,都处于一个探索时期。经济学还需冠以西方二字,市场机制、证券金融都属于十分新鲜的词汇。现在看来,五年里也曾留下不少遗憾。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飞速发展时期,昔日的毕业生已散见在各行各业,五年的学习生活留下更多洗不去的烙印。

  首先,大家都忘不了经世济民的己任。经济学需要大师,更需要身体力行者。1994年院庆十周年,朱鎔基院长拍完合影即将离去的时候,对在场的数千名同学说,你们每个人都搞好一个企业,中国经济就有希望了。学以致用、行胜于言,是每个人都牢记的座右铭。

  其次,关注细节、重视数据成为大家普遍采用的方法。清华经济系的老师们多具有理工科背景,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重视数据、图表和模型的原因。经济分析或是经营管理,均需要针对实际,提出翔实有据、切实可行的分析解决方案。

  最后,珍惜同学情谊,没忘母校和师恩。在校五年间大家不知欢聚过多少次,毕业后成家立业辛苦奔波,同学间的关心与鼓励,永远是自强不息的动力。2007年适逢入校二十周年,我们八七级的两个班特别联合设立了“清华经管学院学生平等发展基金”,籍以感谢母校和老师的培养,并希望支持家境困难的年轻学子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梦想早日成真。

  岁月如歌。经72班的五年学习生活,就如同一只歌谣,已经唱起,还将继续。30名学子无论身处何方,仍将铭记母校和老师的嘱托,继续实践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宏愿。



相关新闻